在同时代的军事将领中,粟裕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级人物。他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书作者,军事题材作家关河五十州,用通俗化的笔法,还原了粟裕这位杰出军事家传奇的戎马人生,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揭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极强的代入感,让读者体验战场的紧张和残酷,领略战术高手对决的精彩。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身残志坚的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因在魏国受奸人所害,受了“膑”刑,被剔掉膝盖骨,造成了终生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
徐向前(1901年-1990年)原名象谦,字子敬.1901年11月8日生于山西五台永安村,是共和国元帅中唯一的一位北方籍元帅。作为我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徐向前一生充满传奇。 1924年4月徐向前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春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1次东征,1927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被中共中央军委派往广州.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参加广州起义,率队苦战三昼夜,撤出广州后转到海陆丰地区,坚持武装斗争。1929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派他到鄂东北,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弱小的红军挫败国民党军三次“会剿”,扩大了武装割据的地区。1930年春,乘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之机,率部转战于平汉铁路南段.连克云梦、光山、罗田等县城。1931年初11月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
《抗联名将 杨靖宇》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五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平实而严谨的笔触,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抗联名将杨靖宇。书中叙述了杨靖宇从年少志远一心只为救国到奔赴东北从事地下工作,在危难受命创建抗联武装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被困重围献身抗日疆场,体现了杨靖宇伟大的一生。作品占有资料丰富,写作严谨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很强。
金佛庄,号辉卿,浙江东阳人。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警卫团少将团长,同年秋在南京被军阀孙传芳部逮捕,同年底牺牲于雨花台。
王宝国著的《华侨英雄(李林)》展现了华侨女英雄李林的事迹。李林是南洋华侨,毕业于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从小就热爱祖国,崇拜郑成功、岳飞、秋瑾这些英雄人物,并立下救国志愿,希望能为当时积弱积贫的祖国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曾先后办起平民夜校、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等。抗战爆发后,来到晋绥根据地,并被任命为抗日游击队长,屡立战功,后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包围,光荣牺牲。本书刻画细致,并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塑造了华侨女英雄李林的人物形象,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陈继川著的《洗海忠魂俞大猷》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五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中国历目前有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