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大体上以50岁为界,正好可以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因为与蒋介石的家世渊源,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与兄长陈果夫一起成为老牌国民党的舵主,在政界呼风唤雨,权势熏天。历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作为政治人物的陈立夫,其具体的功过是非,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后50年,陈立夫脱离政界,定居美国19年,自谋生计,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潜心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闸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有几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靠前、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他对中华文化十分挚爱,殷切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第二、陈立夫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1年,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传
黄旭初是桂系文武兼备重要将领,他在回忆录中以亲历者视角记述了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的恩怨离合。黄旭初的回忆录,资料主要取自他的日记,从1931年至1975年四十余年间,他都写有日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黄旭初的日记和信札,是珍贵的国家二级文物。黄旭初回忆的事件,都有具体的时间和路线,所记述的战役也极为详细。这是黄旭初回忆录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珍贵之处,对于民国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书生动、客观地刻画粟裕从山村少年投身革命、井冈红旗转战万里,中原逐鹿捷报频传,到祸从天降的南阳事件、战略分歧无端蒙冤,刚平反昭雪又蒙新冤的辉煌、曲折、痛苦的一生,表现了粟裕虚怀若谷、对党忠心耿耿的胸怀。
本书生动、客观地刻画粟裕从山村少年投身革命、井冈红旗转战万里,中原逐鹿捷报频传,到祸从天降的南阳事件、战略分歧无端蒙冤,刚平反昭雪又蒙新冤的辉煌、曲折、痛苦的一生,表现了粟裕虚怀若谷、对党忠心耿耿的胸怀。
这是一部描写贺龙元帅一生丰功伟绩的文学史传。作者通过对贺龙早年寻求真理、追随共产党、献身中国革命、直致迫害致死的经历描述,真实生动地塑造了贺龙元帅的光辉形象,也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纷繁变幻的风云。作者刘秉荣先生于1980年6月到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作工作。为撰写贺龙元帅伟绩,他茹苦艰辛,足踏千山万水,实地考察,收集资料,采访知情者,查阅档案,可以说这部书凝聚了作者36年心血,是一部下了十足功夫的传记。这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贺龙元帅的坦荡胸怀、正直无私、豪爽刚烈、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描述了贺龙元帅在建立革命武装过程中几起几落的磨难和建国后的贡献以及坎坷经历。还同时描述了周逸群、段德昌、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一大批中共领袖人物和事件。作者治学严谨、文笔流畅。此前已出版了
本书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侧面反映了那段巨变的近代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溥仪从自己的家族背景写起,回顾了他入宫做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满清皇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伪满洲国皇帝、逃亡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经历。全书真实地呈现了浦仪在狱中接受改造的精神面貌,对了解溥仪的思想转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是一部前半生的回忆录,更是一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定历史条件下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本书讲述了全国有名劳动模范张国忠同志的一生经历。张国忠任小杨屯村支部书记七十三年中,以“吃亏”律己,以实干兴业,以和谐立村,始终坚持“本色不变,经济不沾,党风不偏”, 在红土涝洼地里闯出了一条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路子,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中科院的专家、学者等多次到小杨官屯村考察,认为他创造了“平原农业开发的新模式”。小杨屯村被称为“鲁西北的一颗明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张国忠同志被誉“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
郑洞国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33年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成为最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先后身经保定战役、漳河战役、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大小百十战。特别是1943年,身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和副总指挥的郑洞国将军,与盟军将领史迪威、索尔登等一起,率部反攻缅甸,横刀国门,大振国威。十四年抗战,郑洞国金戈铁马,纵横驰骋,以赫赫战功跻身为一代中国抗日名将。 郑洞国将军是一位具有朴素爱国思想的正直军人。大革命失败后,由于思想局限,他在痛苦和彷徨中,与曾在东征、北伐战场上并肩战斗过的共产党人分道扬镳;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他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这次重要抉择
本书完整记述了刘公武先生爱国爱民、追求光明的一生。 1903年,刘公武出生于华容县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在复旦大学时成为学运先锋,因参与被退学回乡,随即身体力行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遭反动当局通缉后,他远走南洋谋生,后为探索德意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恢复重建的奥秘,赴德国留学。 九一八事变后,刘公武从海外毅然回国,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上校秘书,辗转塞北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竭尽心力培养抗日军政人才;任武冈县县长,颁布新政,贴近民生,开化民风。 抗战胜利后,刘公武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省民政厅长等职,协助程潜、唐生智、仇鳌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公武先后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