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 老虎团 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己仅伤亡
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大体上以50岁为界,正好可以分前后两个50年。 前50年,他因为与蒋介石的家世渊源,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与兄长陈果夫一起成为老牌国民党的掌门人,在政界呼风唤雨,权势熏天。历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作为政治人物的陈立夫,其具体的功过是非,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后50年,陈立夫脱离政界,定居美国19年,自谋生计,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潜心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闸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有几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他对中华文化十分挚爱,殷切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第二、陈立夫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1年,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
黄兴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本书作者饶怀民教授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多年来关于黄兴研究的学术成果写成这本黄兴传记,全书共分为10章50多节,长达70多万字。对黄兴的一生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其历史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澄清了过去史家对他的一些误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迄今为止有关研究黄兴为翔实的一部传记,也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励志读本。本书为《湘籍辛亥风云人物传记丛书》之一,2021年向中宣部提交重大选题备案申请材料,2022年获得通过批复同意出版。
张治中: 我于一九四九年冬开始写回忆录,是想把过去六十年一本大账清理一下,作为自我检查,好为进入新社会为人做事的体验参证。这篇回忆录是个人自述性质,只是把我亲自接触的事实写下来,其他非我亲自接触的事情,虽偶尔顺带一笔,亦极简略。 我写这篇东西,严格地要求真实。不夸张,不掩饰,更不愿稍犯自我吹嘘之嫌。我生平自律,绝不说假话;且过去已有六十年岁月在混乱、苦闷、黑暗环境中度过,错误丛生,遍体创伤,何有自我吹嘘的余地。 为求真切地表达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对每一问题的叙述,是就当时的立场和观点写的。当然,我在解放前根本说不上以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只是有一事,就写这一事,至于对这一事的写法在我思想认识上是否正确,也未计及。
本书以历史图片和传记文字并重的开有式,设前言、上下编,分阶10章,附生平年表和后记。前言依据新华社发的生平,概要地介绍习仲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上编记述新中国成立羊革命和战争年代的习仲勋,设1-5章。下编,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习仲勋,设6-10章。习仲勋生平年表反映他一生经历的事件。后记主要交待编撰情况、鸣谢有关单位。
......
孔繁森入选了改革开放100名杰出贡献人物,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提到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日记全本共约50万字,主要记叙了从1975-1994年间的工作感悟、会议记录、少数民族工作政策、诗歌等内容。孔繁森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面旗帜,是我们党所倡导和发扬的共产主义精神在新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孔繁森同志关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对当代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