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四星上将、一代战神巴顿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他出身贵族之家,但却养成了粗鲁、野蛮的性格,甚至连潘兴元帅都将他称为“美军中的匪徒”。他是军事天才,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誉为“铁血豪胆”将军。但他暴躁的性格对自己的前程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害,险些断送他的指挥生涯。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传奇一生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亲身经历事件而编写,全景式再现其人生轨迹,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韧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的形象。
1945年,备受争议的巴顿将军在德国的一场车祸中丧生,究竟是意外还是暗杀?福克斯新闻主播O'Reilly与合著者凭借他们的历史写作找到了他们的制胜法则以“杀害”为题夺人眼球:《杀害林肯》、《杀害肯尼迪》和《杀害》。这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二战中美国著名的陆军上将巴顿将军。在将搭乘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专机回国前一天,巴顿和他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后一次去打猎,巴顿坐在右后座,另一个军士开着一辆吉普随行。一辆卡车从对面开来,离他们车不到6米时突然转弯撞过来。巴顿被惯性向前甩去,头部重重地撞在司机座后面降得很低的隔板玻璃上,前额的头皮掀起,创口在眉骨上方大约3英寸处,颈椎断裂。车祸后人们给两辆车和两位司机都拍下了照片,但唯独没有人给巴顿将军拍下照片,以致人们至今都无法对证。车祸现场清理得很迅速,撞得一塌糊
《眼底吴钩--说不尽的粟裕》是知名学者张雄文十几年来粟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主要针对时下关于粟裕生平的一些争论而写就。作者以大量史料性的著述为参考,攫取粟裕人生的精彩传奇片段,从战争岁月的铁马、谈兵论战,到和平年代的人事纠葛、含冤忍辱;分战事、人事、威望、战绩、蒙冤、战史、战友、部下八个部分,篇章独立又互相呼应,爬梳辨伪,探幽发微,回顾了粟裕大将无比辉煌的功绩,解开了战史军目前的诸多未解之谜,揭露了他跌宕起伏人生背后的历史隐情,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粟裕。
冯玉祥由一个不识不知的贫寒小子,艰苦奋斗,屡著勋劳,而成为功业煊赫、权势重大、拥数十万大兵之军事领袖,其中年为国民革命努力以完成北伐之殊功伟迹,与晚年团结戮力以达到抗战胜利之苦心孤诣,耿耿精忠,自无可非议。但也因其间及晚年与国民党中央时合时分,屡有不协之言论与行动,不免受人指摘。 作者简又文曾任冯玉祥军中政治部主任,与冯半生结患难之交,以第一手资料,站在客观的历史立场作此传记,再现冯玉祥沉浮一生。
《蔚蓝梦 萨镇冰的传奇人生/闽都文化丛书》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线索,以近现代中国几次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为背景,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手法,谱写了我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萨镇冰的传奇人生。作者饱蘸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情,引导读者进行凝重而深刻的反思,探求中国海军发展之路,憧憬蔚蓝色的大国海军梦终将实现。作品人物丰满,故事生动,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感人的艺术力量。
本丛书力求真实反映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本书传主为顾衡,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受党委派到太和组织农民武装,曾任中共太和县委书记。1933年任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1934年不幸被捕,同年12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战士》共10章,讲述了雷锋从应征入伍、初到军营到成为军中模范代表,再到身后成为影响后世的 “永生战士”的历程,近距离剖析了一个形象诞生的全过程。全书运用大量与雷锋有关的日记、诗歌、讲话、报告、书信、珍贵照片等史料,全面翔实地为读者再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形象。
《驰骋抗日疆场的中共黄埔生/黄埔军校人物传记系列丛书》以黄埔军校的中共学员在十四年抗战历史中相关的史料为基础,记述抗战烽火岁月中黄埔军校中共学员的事迹,全书分为八章,记述了赵尚志、赵一曼、林彪、陈赓、徐向前、左权、许光达、罗瑞卿、陶铸等中共著名人物的史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该书是黄埔军校人物传记系列丛书的一种,该书的出版,对黄埔军校历史、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了人类自由而奋战,成为了名流千古的英雄。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华语界常称其为 麦帅 ,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并且曾任菲律宾陆军元帅。20世纪30年代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盟军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榜样——理想远大、学识渊博、精力充沛、积极勤奋;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教训——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不知敬畏
《驰骋抗日疆场的中共黄埔生/黄埔军校人物传记系列丛书》以黄埔军校的中共学员在十四年抗战历史中相关的史料为基础,记述抗战烽火岁月中黄埔军校中共学员的事迹,全书分为八章,记述了赵尚志、赵一曼、林彪、陈赓、徐向前、左权、许光达、罗瑞卿、陶铸等中共著名人物的史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该书是黄埔军校人物传记系列丛书的一种,该书的出版,对黄埔军校历史、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蔚蓝梦 萨镇冰的传奇人生/闽都文化丛书》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线索,以近现代中国几次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为背景,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手法,谱写了我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萨镇冰的传奇人生。作者饱蘸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情,引导读者进行凝重而深刻的反思,探求中国海军发展之路,憧憬蔚蓝色的大国海军梦终将实现。作品人物丰满,故事生动,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感人的艺术力量。
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之一,传主为施滉。施滉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参与发起成立了清华学校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1924—1939年,施滉在美国、古巴、加拿大等国家的华侨中建立共产党的秘密组织。1929年,施滉受党组织派遣到莫斯科学习。1930年秋,施滉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共中央机关、香港海员工会等处工作。他还被党派往河北,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1933年冬,施滉在北平召开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随即被押 解到南京。在狱中,面对残暴的敌人,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34年初,施滉被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年仅34岁。
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之一,传主为施滉。施滉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参与发起成立了清华学校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1924—1939年,施滉在美国、古巴、加拿大等国家的华侨中建立共产党的秘密组织。1929年,施滉受党组织派遣到莫斯科学习。1930年秋,施滉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共中央机关、香港海员工会等处工作。他还被党派往河北,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1933年冬,施滉在北平召开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随即被押 解到南京。在狱中,面对残暴的敌人,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34年初,施滉被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年仅34岁。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以自述的视角,对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战的崭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