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榜样 理想远大、学识渊博、精力充沛、积极勤奋; 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教训 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不知敬畏。 埃米尔 路德维希说: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 《拿破仑传》是传记大师埃米尔 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本书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更是一部语言考究的文学作品。
吕双波编*的《纳粹元凶(希特勒1889-1945)/二 战风云人物》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 模*大、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参战双方涌现出了许多 风云人物。他们或为人类自由而战,成为流芳千古的 英雄;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 希特勒,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人物一步步爬上德 国元首的宝座。他鼓吹民族主义,积*谋划对外侵略 ,妄图称霸欧洲乃至全世界。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使数千万人丧命和流离失所。他是20世纪*受人 关注的人物之一。
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西线协约国统帅的身份终结了次世界大战。 这部传记是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本书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福煦强调一种在战争之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而且力主实施法国式的进攻。之后,作者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内容。本书记述详尽,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福煦的多面性格以及战事历程,可谓次世界大战战史。此外,福煦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作者认为,福煦不仅
拿破仑 波拿巴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盟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心理刻画与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拿破仑传》自1924年初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代重要的霸主之一。他是日本*终结束乱世的奠基者,是新时代的开创者。织田信长以尾张一介小诸侯为起点,展开爆发性的扩张,打破了日本中部几代人累积的势力均衡,消灭了大批被称为名将的霸主、名门,*终亲手终结了室町幕府。跟随织田信长成长起来的大批低层武士,逐渐成为新时代日本的一国一城之诸侯,共同影响着后世直到明治前夕日本的势力分布。 本书以时间为轴,全景式讲述了织田信长的传奇一生,既有宏大的历史视角,亦有入微的细节刻画,淋漓尽致体现了 人间五十年,如梦似幻 这句信长在30岁时警示自我的哲言。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绪。传记既有钢铁般史书风格,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记描写了拿破仑由炮兵少尉至称帝法兰西直至后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 400字简介:拿破仑.波拿巴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他擅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以惊人的创造力来颠覆并创造历史,曾放言 欧洲就在我的铁蹄之下 。他一生中打赢50余场大型战役,缔造了拿破仑帝国体系 被称为"欧洲地图上一门装满火药的加农炮"。 拿破仑以艺术家的身份热爱权力,他16岁从巴黎王家军校以少尉衔毕业,23岁被授予上尉衔,30岁成为法国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
这是一部致力于 打破神话 的拿破仑小传。与市面上占主流的、将拿破仑刻画为 军事巨人 政治天才 欧洲之父 ,甚至 鸡汤式 励志人物的拿破仑圣徒传不同,这部出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约翰逊之手的拿破仑小传以怀疑和敏锐的态度,回顾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和富于多面性的一生。这部小传既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又是一部以拿破仑人生经历为线索的欧洲史,还是一部兼具历史知识和故事性的纪实文学,可供读者从多角度品读。
本书讲述了迦太基名将、军事家 汉尼拔辉煌壮丽的人生。他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 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长大后他率领大军深入罗马腹地,给予罗马沉重打击,终因远离后方,深陷敌境,*终大败而归的历史。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Array
本书为英国鱼鹰社《Albert Kesselring》的译作,以客观视角介绍了二战德国空军元帅阿尔贝特 凯塞林的生平和从军经历。凯塞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26名元帅之一,曾在德国军队长期服役,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过一战、二战,特别是在二战的波兰、苏联、北非和意大利战场,曾经策划、指挥许多重大战役,并和隆美尔等多位著名德国将领有过密切接触。1945年他作为德军西线总司令向盟军投降,见证了纳粹德国军事力量后的结局。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凯塞林的传奇经历,对二战历史进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古德里安是德国著名陆军将领,同时也是装甲兵和 闪击战 理论的创始人。他建立和训练的装甲兵,在 二战 初期不到两个月便横扫西欧,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使德国的侵略战争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大涨西特勒的嚣张气焰。侵苏战争开始后,古德里安率部长驱直入,很快挺进到莫斯科郊外,忘乎所以的德军此时将战略目标分散,加之朱可夫率部顽强抵抗,终进攻莫斯科之战失利古德里安被撤职。1943年2月,希特勒重新起用古德里安为装甲兵总监,主抓坦克生产,大大的为元气重挫的德国装甲部队补充了新生力量。1944年6月6日,英、美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同时,苏联红军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古德里安临危受命,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然而德军败局难挽。1945年,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3年后获释。从军事角度来看,古德里安过人的
在军事生涯的前23年中,布莱德雷有13年在担任教官,属于学者型的军人。因受到马歇尔的赏识成为其秘书。 二战 期间,他奉命赶赴北非和欧洲作战,参与策划和指挥过一系列重大战役,尤其在西西里岛登陆战中,布莱德雷在瞬息万变、紧张又激烈的战斗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把控着战局,为盟军攻克西西里岛,打开地中海通道,开启登陆欧洲门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布莱德雷指挥部队肃清了科唐坦半岛的德军,随后实施 眼镜蛇 计划,突破德军防线,打破登陆后一度出现的僵持局面。布莱德雷性格内向,沉稳持重,谨慎有加,同时善于驾驭全局,精于组织策划,有大将之才。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如果艾森豪威尔是战争的组织指挥者,巴顿则是战场上的英勇斗士,那布莱德雷则是美军的思想机器。本书以通俗的语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 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 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 大家 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 大家 。
2015年,美国珀修斯集团基础书局首次出版英文版。 201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版。 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是五角大楼的一个传奇。他任净评估办公室(五角大楼内部智库)主任一职逾40载,辅佐12任国防部长和8任总统,始终位居美国战略思想前沿。在兰德公司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马歇尔帮助确定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赴五角大楼任职后,他又率先提出了 净评估 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构建了分析美国与苏联之间长期军事竞争的新的理论框架。冷战结束后,马歇尔通过 净评估 成功预测了军事方面新兴的颠覆性转变,包括新军事革命和中国作为美国重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 马歇尔之前的两位部下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和巴里?沃茨(Barry Watts)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访了马歇
《与拿破仑一起战斗:拿破仑 波拿巴回忆录》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 军事巨人 ,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以亲历者的身份,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本书既是一部关于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创始人及首任局长曼斯菲尔德 卡明(Mansfield Cumming,1859 1923)爵士的传记,还是一部讲述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和英国国家安全局(军情五处)的前身英国特勤局(SSB)建立初期鲜为人知又独特神秘的历史作品。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从1939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总揽人事和后勤事务,是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二战 结束后,他历任美国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乔治-马歇尔》为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2014年版中译本。这本传记追寻马歇尔的人生轨迹,描述了他平实、复杂而又光荣的一生。传记翔实而生动的大量史料,涵盖了他在西部宾夕法尼亚州的童年岁月,在弗吉尼亚军校的受训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发挥的作用,直到1959年以78岁高龄谢世为止。传记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它较客观地评介了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赢得的胜利和遭到的失败,以及他在 冷战 初期的所作所为,其中包括他提出的影响深远的 马歇尔计划 。
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的《朱可夫传》是俄罗斯历史著作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书的出版,对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历时11年时间收集并研究外关于朱可夫的档案文件和材料,作者采用了很多新发现的史料,比如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收藏的朱可夫私人信件,向读者展示卫国战争中的主要军事行动,重现那些更鲜为人知的前线斗争,讲述了朱可夫的戎马一生。作者没有避而不谈这位的统帅在失宠那些年月所经受的磨难。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许多他曾认为是战友的人都把他当作对手、敌人。朱可夫的悲剧可谓是国家的悲剧,这个国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却不能战胜最原始的人的天性:嫉妒、恐惧。然而,朱可夫的没有黯然失色,失宠也没有将他的荣誉一笔勾销,更没有夺走人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