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英国历史中,温斯顿 丘吉尔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1965年他90岁去世时,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安德鲁 罗伯茨的这本传记采用了40多种全新的资料来源,包括国王乔治六世的私人日记,之前较为重要的丘吉尔传记均未使用过这一资料。这让他对丘吉尔的描述比起以前的作者更加亲切,也更具说服力。本书并没有竭力遮盖丘吉尔的缺点,并且它也为读者提供了完整地欣赏丘吉尔的美德与个性的机会:他在工作(和饮酒)上的无限能量、他着眼于大处的格局、他勇于冒险和坚持出现在现场的决心、他在哪怕是*绝望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幽默感、他的友谊的广博与深厚,还有他那有些时候会出人意料地感动落泪或伤心落泪的特殊习性。更重要的是,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个性从何而来 他一生都渴望取悦自己的父亲(甚至是在父亲去世多年以后)
本书关于毛泽东知行合一研究的权威理论著作,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生平为脉络,从 行 (实践)与 知 (理论)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毛泽东为建立新中国而艰苦奋斗的经历。在 行 的方面,注重客观叙述毛泽东走出韶山,再到参加革命、走上领导岗位并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程;在 知 的方面,注重描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过,尤其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解决中国革命中一系列问题的过程。全书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深化对百年大党历史的认识。 该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研究毛泽东思想领域权威学者蒋建农教授著述,全面系统地梳理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历史进程,生动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与革命精神,具有较
《拿破仑大帝(全2册)》,拿破仑 波拿巴度过了较之所有世人的不同寻常的一生。从1795年10月时扫荡巴黎街头造反者的年轻炮兵军官,到1815年6月由于严重的指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之败,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成功改造了法国和欧洲。 作者以自身的走访、对多国档案的查询、其他作者出版的关于拿破仑或赞或贬的书籍,以及重要的拿破仑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拿破仑33000封信件等诸多材料为依据,以拿破仑一生的轨迹特别是60场战役为主线展开论述,驳斥了许多围绕在拿破仑身边的 黑色传奇 、不实传说以及许多对拿破仑其人其事进行诋毁的荒谬之词,如拿破仑对待士兵不人道、炮轰埃及金字塔及斯芬克斯雕像、贬低拿破仑及约瑟芬对法国艺术的贡献、拿破仑是嗜血的独裁者等等,认为他不是一位极权独裁者。尽管他行使非常庞大的权力,但他也没有变得暴虐
约翰 菲茨杰拉德 肯尼迪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小立志投身政治,他的爱尔兰裔家族通过奋斗跻身波士顿地区最富有的望族之列,而他则迅速崛起为史上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之一,由此铸就了其作为美国神秘人物的历史地位。自他英年早逝以来,弹指数十年,世间充斥着关于他个人魅力的描述、他多次婚外情的报告、对他政治遗产的争议,但过往的所有记述均未能神形兼备地塑造出完整而真实的肯尼迪。正是这种历史认知上的分裂促使弗雷德里克 罗格瓦尔采用最新解密档案,创作了一部篇幅浩大的两卷本传记,恰到好处地将肯尼迪置于激荡的 美国世纪 中。第一卷跨越肯尼迪出生到决定参选总统的前39年,记录了他早年的人际交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长经历,他的想法、文字作品及政治抱负。罗格瓦尔仔细审视了肯尼迪入主白宫前的岁月,展现了一个
《传》 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来自英国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迪克 威尔逊先生以严谨的学者态度从事研究,在本书的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以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他在其他领域中活动,同时穿插其个人生活的写法。这种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的全方位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再现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使本书具有可读性。 《周恩来传》 迪克 威尔逊先生自1960年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搜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邓小平传》 理查德 伊
郑闯琦先生编著的《蒋介石全纪录》(上下卷)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公正、客观、形象、完整地评述了蒋介石的一生,35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这个历史关头的风云人物。其中大部分照片为首次披露。
在 第二提琴手 之外,恩格斯还是睿智多谋的 将军 。通过刻苦自学和深入工人群体,恩格斯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亲密的战友和合作者,在自然辩证法、军事科学和史前社会理论等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建树,为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无儿无女,乐善好施,赢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尊重和爱戴。他死后未留任何私人遗产,魂归大海,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他完善了科学系统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 《恩格斯传》在广泛吸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为支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密切结合历史和时代背景,力图全方位展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恩格斯波澜壮阔的一生、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卓越的理论贡献、非凡的
100多箱私人文件,全球111个档案馆的材料,8000余种、合计近40000页的资料 在基辛格的委托下,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研究了海量此前从未公开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了1969年以前的基辛格 美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外交政策理论家。基辛格的思想资本有两个基础:历史研究和理想主义哲学研究。 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传记,但又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分子的传记,因为在基辛格的思想演变过程中,研究和经验极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这是一部成长小说 既有哲理又带感情的教育故事。 基辛格所受的教育分为五个阶段:一,他经历德国暴政,领略美国民主,后来以美国士兵身份回到德国;二,他在哈佛初步接触哲学上的理想主义和历史知识,并成为核战略领域的公共知识分子;第三阶段的他成为纳尔逊 洛克菲勒和肯尼迪总统的顾问,从华盛顿特区
美国出版商协会2018年PROSE图书奖传记与自传类荣誉提名 《卫报》2015年最佳图书;《印度快报》2015年年度杰出图书;《爱尔兰时报》2015年年度读者图书;《国民在线评论》2015年最佳图书名录;《观察者报》2015年年度图书 埃德蒙 伯克(Edmund Burke, 1730-1797)生活在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时期之一。他努力应对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危机,积极争取与美洲殖民地的和解,并在三场欧洲战争中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家政策。他还主张改革英国议会,推动爱尔兰的宪法改革,并成为法国革命论争中的核心人物。 本书鼓励我们重新思考埃德蒙 伯克的遗产和他发挥关键作用的那个动荡时代,将伯克还原到他最初的政治和智识背景中,剥去了对其思想长期积累的失真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本书颠覆了伯克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的固有形象,反对将伯克定义为一个落后的民权反对者。相反,作
司徒雷登一生经历丰富且独特,从作为传教士之子于西湖边传教、任教南京金陵神学院,到执掌并建设燕京大学,再至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最终无奈地离开中国,他经历的恰是中国近代史那段时势变幻的年代。一个人物,关联起文化交流史、近现代教育史、中美外交史等多个重要方面,理解他的经历极具意义。《无奈的结局 司徒雷登与中国(第三版)》试图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帮助读者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第三版较前面两版参证了更多的司徒雷登日记、手稿、信件等一手文献,修订中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引用材料;并插入了司徒雷登外交护照、手稿照片等影印资料,可读与可观性更强。
温斯顿 伦纳德 斯宾塞 丘吉尔,他的身影几乎覆盖了20世纪2/3的时间,有人说他是维多利亚时代*后一位政治家,但他为了一千英镑的演讲收入放弃了向女王宣誓效忠的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永远在历史上占有一页,但无人可及的超长政治生涯里,他的主战场是威斯敏斯特、是下议院;竞选、开会、演说、写作、度假,抛开这些丘吉尔的人生就所剩无几了,而这无损于他的伟大。 丘吉尔是著作等身的领导人,关于他的传记、回忆录、历史作品也是汗牛充栋。写作丘吉尔传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罗伊 詹金斯成为*年逾八旬的应战者。他利用丘吉尔相关的著作、回忆里、书信、演讲集、议会记录,为读者提供了丘吉尔传记中的权威之作。这部传记精密仔细地剖析丘吉尔,条理清晰、令人信服地记述了他的思想、抱负、不容忽视的优点和同样不容
甘地出生在印度偏远小镇,虔奉宗教,丘吉尔诞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两人只有一面之交,却终生都在为本民族的利益与对方博弈。他们之间的斗争与妥协塑造了20世纪的历史。作者以非凡的笔力精彩呈现了他们交织在一起的生活、事业和殊死较量。他们领导各自的民族承受了种种痛苦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他们之间意志力的比拼,终决定了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两位巨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时遭到惨痛的失败。《甘地与丘吉尔》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独特新颖的比较传记。
约翰 菲茨杰拉德 肯尼迪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小立志投身政治,他的爱尔兰裔家族通过奋斗跻身波士顿地区最富有的望族之列,而他则迅速崛起为史上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之一,由此铸就了其作为美国神秘人物的历史地位。自他英年早逝以来,弹指数十年,世间充斥着关于他个人魅力的描述、他多次婚外情的报告、对他政治遗产的争议,但过往的所有记述均未能神形兼备地塑造出完整而真实的肯尼迪。 正是这种历史认知上的分裂促使弗雷德里克 罗格瓦尔采用最新解密档案,创作了一部篇幅浩大的两卷本传记,恰到好处地将肯尼迪置于激荡的 美国世纪 中。第一卷跨越肯尼迪出生到决定参选总统的前39年,记录了他早年的人际交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长经历,他的想法、文字作品及政治抱负。罗格瓦尔仔细审视了肯尼迪入主白宫前的岁月,展现了一个
张太雷,1898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 ,是我们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身亡,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2009年9月10日,张太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太雷画传》系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中心主持的为纪念张太雷诞辰120周年而编辑的一本文献画册,将用400张图片、5万字的篇幅展示张太雷革命的光辉一生。
沈家本(1840 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
本书精选了*的老师、同学、战友、身边工作人员、亲属以及外国领导人、驻华大使等273人的回忆,全面、客观、翔实地记录了*的一生。 本书对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详细深刻的记录,从历史背景、内中原委、事实真相,以及当事人的亲身感受等方面作了客观生动的写照,细节回忆,寓意深远。 本卷为第1卷,由周恩来、李立三、蔡和森、陈潭秋、萧三、毛宇居、杨昌济、李维汉、罗章龙等人讲述1893 1927年*求学、参军、创办新民学会、在 五四 激流中、参与建党、领导工人运动、在国民党中任职、研究农民运动、经历大革命失败等事件。
翔实生动地记录了蒋介石从出生到病逝的整个人生历程。再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 *家庭 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其晚辈目前各自的境遇等。在中国现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受到各界长期关注的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引起两极评价的人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观其一生演绎出了多少成败荣辱、多少人生感叹!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充分和深入研究的伟大人物之一。《孙中山图文全传》以孙中山的思想和生平活动为主线,吸收*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反映了孙中山这位历史巨人毕生主要言行的方方面面,对读者了解并学习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帮助。同时,考虑到孙中山一生所留下的珍贵影像图录、题词遗墨和各种文物都是重要的历史载体,本书编排了631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照片、题词遗墨等,与正文相互对照,以求严谨而不失生动地反映孙中山的活动和社会交往,真实而形象,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成为了图文兼备的一部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