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跌宕起伏一生,大致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美国时期。台湾时期和美国时期,可称为她的 后半生 。从时间来看,后两个时期在她的历史中占的比重还应该大于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历史,强调 盖棺定论 的传统,更应有所关注。 本书在全球背景下,以宋美龄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生活为主线,探讨她在 外交 工作、社会事业、妇女工作等方面的作为,梳理其与家族其他成员的关系,分析其晚年隐居生活的幕后工作,勾勒她与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风云人物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以图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其人、其事与其作用。我们认为,惟有如此方能在重重迷雾中找到那个真实的宋美龄,进而才可以更容易为宋美龄在历史上定位。
《陪都岁月:重庆时期的宋美龄研究》选取宋美龄研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度,立足于详实而丰富的新史料,讲述宋美龄在重庆时期的政治生活。全书共分五章,包括初入四川:宋美龄视野中的重庆;举国大内迁: 蒋夫人再莅重庆 ;战争与中国女性:蒋夫人的 宣传战 ;废墟上的 救赎 :大轰炸时期的宋美龄;陪都岁月:精神重于物质。本书通过系统梳理重庆时期宋美龄参与抗战建国事业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视角解读宋美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和历史作用。
宋美龄做为 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 的地位受到肯定,她擅长于演讲和鼓动,并在 新生活运动 、中国空军组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43年访美争取外援活动、坚持 一个中国 立场等事件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她的政治生涯一直在为她所归属的政治系统的某些政治目的而奔走游说,充分体现了她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素养。虽然宋美龄不是政治领袖或政治理论家,但是在其一生的政治活动中,的确不乏真知灼见,虽然明显不能形成系统或体系,不能担当创立某种政治思想或政治演说的大任,但是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政治思想,仍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避免了对宋美龄思想地位拔高脱离实际的弊端,重在从政治视角来研究其一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二姐宋庆龄眼中单纯的小妹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教会学校、留美、蒋
《李鸿章传》是“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之一。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对近代社会的影响。本书记述李鸿章的一生:早年落拓,后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但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梁启超全方位地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了描写和评价,解读了李鸿章在晚清内外交困的大变局下,对军事、洋务、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指出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一部传记。梁启超还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
四面楚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大溃败历史真相! 蒋氏父子家书、国民党高层往来绝密函电公开! 蒋介石再三重用屡受挫折的蒋经国的心思 蒋经国初涉政坛煞费苦心的政治表演 蒋经国与政敌复兴社、CC派的斗争 国民党政府垮台前夕的“金圆券”闹剧 蒋经国“上海打老虎”致家族风暴的内幕 故宫国宝与黄金迁往台湾的历史细节 杜月笙至死不肯去台湾的真实原因 本书以纪实笔法,通过剖析蒋介石父子的家书、国民党高层往来函电等鲜为人知的史料,再现1945~1949年解放战争中,蒋氏父子四面楚歌,并于1949年败退台湾的历史真相。 20世纪30年代末,蒋介石从苏联接回蒋经国,费尽心思安排蒋经国当接班人。蒋经国从在赣南实验“小苏联”,到“上海打老虎”引发家族风暴,初涉政坛频频受挫。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