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窝那到巴黎,出生在意大利的阿梅代奥 莫迪利亚尼短暂的三十五岁人生往往被人们从三个角度解读:一个在朋友们眼中像优雅王子般的情感主义者;一个自幼都在和病魔抗争却缺乏自制力的破坏者;一个对艺术创新与纯粹抱有勇往直前决心的执着者。 这位巴黎画派领袖生前一直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在他死后,其作品价值连城。伴随而来的是关于他的种种说法不一的传奇与趣闻。褪去种种传闻,反观存世的绘画作品与雕塑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年少时接受的意大利古典艺术训练,同时吸收立体主义、原始主义、象征主义、野兽主义等不同风格,加之以超乎寻常的敏锐以及对人物真实神色的捕捉能力,使这位犹太艺术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意大利伟大的现代主义画家,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 波提切利 。 本专著由国际知名美术史学家、国际艺术史学会秘书长蒂埃里
杜尚是一位改变西方艺术进程的艺术家,他改变了全人类对“艺术”一词的理解,艺术自他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运行轨迹,艺术的边界自此也被无限扩大,而成为艺术家的修为之路也自此与以往决裂而焕然一新了。本书是了解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家的传记,它完整呈现了杜尚一生的经历、精神发展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详细而严谨地给杜尚的每一部作品做出分析,更以杜尚为核心描述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岭南艺术家史评》是作者张泽明、张莉岚多年来对岭南地区在书画界名家的访谈,对传承岭南文化、全方位展现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的积极意义。这是作者多年来对岭南地区在书画界名家的访谈,对传承岭南文化、全方位展现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的积极意义。
本书分为外国名曲、中国名曲、时代金曲、影视之声、重奏乐曲5个部分,每首曲子附以演奏小贴士,从浅入深供广大长笛爱好者选读。
杜尚是一位改变西方艺术进程的艺术家,他改变了全人类对“艺术”一词的理解,艺术自他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运行轨迹,艺术的边界自此也被无限扩大,而成为艺术家的修为之路也自此与以往决裂而焕然一新了。本书是了解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家的传记,它完整呈现了杜尚一生的经历、精神发展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详细而严谨地给杜尚的每一部作品做出分析,更以杜尚为核心描述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本书以“梦”为牵引,真实记录作曲家许镜清先生平凡而卓著的音乐人生。书中既有许镜清艰苦朴素的生活经历,又有他音乐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既还原许镜清关于《西游记》音乐创作的煎熬记载,又首次向读者展示《西游记》音乐创作手稿。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许镜清的人生经历,也深刻阐释了许镜清的音乐创作思想。
《大风堂余泽:张大千书札卅五通》收录张大千书札三十五通,收信人有谢稚柳、武侯、张目寒、徐伯郊、王汉翘、郎静山、山田喜美子和屏秋先生等。这批书信由谢定伟、任重和徐建华三位藏家收藏,系首次结集出版,对于了解、研究张大千生平和艺术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齐白石研究(第四辑)》是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2016年齐白石研究论文集。书中收录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及全国各理论家和艺术研究机构关于齐白石的新研究论文近20篇,书中对齐白石艺术的解读具有高水平的、全面的、学术的阐述。此书的出版,体现了齐白石研究的成果与新动态,具有广泛性、深度性和全球性视角,因而极具学术价值,对于推动齐白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代名家严雪亭以单档说唱《杨乃武》、《三笑》等书目蜚声书坛。在当代研究评弹艺术的文字中,论述严雪亭其人其艺的很少,这与他拥有的艺术成就是不相称的。这部长篇传记通过大量翔实生动的资料,描述了严雪亭从一个普通弹词艺人成长为“书坛”、“评弹皇帝”和“严派”艺术创始人的坎坷历程。本书在记叙严雪亭一生奋斗史的同时,也记录了一段评弹鼎盛辉煌的历史。
本书是蜚声国际的英国传奇乐队“皇后”的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的传记。弗雷迪闪耀着与生俱来的舞台王者魅力,拥有卓越的创作才华,皇后乐队众多大热金曲,如《波西米亚狂想曲》《我们是冠军》《我的挚爱》等,都出自他手。弗雷迪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了无数人,逝世数十年,他仍被世人铭记,备受推崇。2018年火爆全球的音乐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重现、证实了弗雷迪其人及其作品的不朽魔力。 这本传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彼得?弗里斯通是追随弗雷迪十二年,直至送弗雷迪体面辞世的私人助理,他也是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顾问。弗里斯通细心照顾弗雷迪的饮食起居,是弗雷迪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本书的原版副标题为“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写的私密回忆录”。弗里斯通的回忆录没有见解独到的音乐批评,所述之事看似琐碎且语言平实
杨荫浏(1899.11.10-1984.2.25)先生是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在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器乐和宗教音乐等方面成就斐然。他一生的业绩几乎囊括了中国音乐学各个领域,所涉之处均竖起座座丰碑,是20世纪中国拥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学家之一,被公认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2019年,适逢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10-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了“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此次纪念活动邀请音乐学界乃至其他共通学科的研究学者,在进行讨论并形成文字稿件。这本论文集就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记录,共分“纪念缅怀”“专题研讨”和“综述评论”三个版块。收入的文章对杨先生精彩的音乐人生进行了
杨荫浏(1899.11.10 1984.2.25)先生是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在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器乐和宗教音乐等方面成就斐然。他一生的业绩几乎囊括了中国音乐学各个领域,所涉之处均竖起座座丰碑,是20世纪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学家之一,被公认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 2019年,适逢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10 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了 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此次纪念活动邀请音乐学界乃至其他共通学科的研究学者,在进行讨论并形成文字稿件。这本论文集就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记录,共分 纪念缅怀 专题研讨 和 综述评论 三个版块。收入的文章对杨先生精彩的音乐人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缪天瑞先生(1908-2009),作为音乐学界泰斗,他的百年人生跨越了整个20世纪,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丰硕的研究成果堪称中国音乐学界的奇迹。为专注于中国音乐的基础理论建设,缪先生在75岁高龄时放弃天津的优厚待遇,毅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做一名普通的研究员,随后带领音乐研究所同事,编撰了《中国音乐词典》(正编、续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音乐百科词典》等 中国音乐界的工具辞书,可谓功德无量!他的博学、勤奋与恬淡的人生态度永远是音乐研究所后辈追寻的榜样! 本书从学术研究、纪念、访谈录、年表、缪天瑞文稿五部分对缪先生的历史贡献进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大风堂余泽:张大千书札卅五通》收录张大千书札三十五通,收信人有谢稚柳、武侯、张目寒、徐伯郊、王汉翘、郎静山、山田喜美子和屏秋先生等。这批书信由谢定伟、任重和徐建华三位藏家收藏,系首次结集出版,对于了解、研究张大千生平和艺术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于萨拉热窝,是世界上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正如他的电影:激烈、丰富、不羁,音乐无处不在。在这部回忆录中,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小孩开始讲起,回望摧毁祖国的那场战争,中间穿插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取得的成就、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以及对费里尼的仰慕之情……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