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第3版)》从影像、声音、剪辑三个角度研究和分析视听语言,从“单个镜头”到“镜头与镜头的组合”,条分缕析地呈现视听语言从元素到篇章的过程,并以经典影片《公民凯恩》《辛德勒的名单》《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断背山》等个案为例,详细讲解视听语言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视听语言”是传媒院校的专业必修课,《视听语言(第3版)》既可作为高校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影视传媒艺术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视听语言(第3版)》自2007年10月版出版以来,反响良好,被近百所高校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作者团队于2013年进行首次修订,2018年进行第二次修订。第3版即第二次修订的成果。本次修订,在重点章节后增加了学生作业范例与点评。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提供每个章节的PPT课件。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
《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共分为五章,包括影视广告品牌,影视广告创意与文案,影视广告拍摄,影视广告剪辑,影视广告摄制流程、综合利用与管理等内容。《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全方位系统地总结了影视广告制作的各个环节,采用了大量的影视广告案例作为理论的解释和注解,通过丰富的案例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了教材的生动性和可学性;案例层次多元化,既有高端案例又有一般性案例,便于初学者进行理解和模仿制作。 《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可作为高等院校广告学、新闻传播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影视广告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收录了十位日本导演、编剧关于剧本创作的du家秘笈。这部创作指南书涵括了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重点讲述怎样设计影视剧情节。本书十位作者都是日本影视界教父级别的创作家,个个都屡获殊荣,他们选取了自己经典的代表作,进行个例分析,指导有志于从事剧本创作的人士从零开始,一步步匠心独运地打造好情节,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张莹著的《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研究》以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改革题材三个载体为例,系统地阐释了主旋律电影的题材类别在叙事表达、影像呈现与文化想象上的艺术特征与成就,借此发掘主旋律电影的生产运作与发展规律。运用文献研究、身体理论、空间理论等,结合具体的创作实践,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主旋律电影文化研究的价值、创新方式,探索其演化的新思路与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