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根据国内外的科学家评选榜单,并根据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的建议,遴选了古今中外100位著名的科学家,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以及数学等学科,以出生年份进行了排序,并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了各位科学家的生平、重大发现、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每一位科学家均配以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创作的肖像画。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各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科学家的风采。
本书多角度、深层次地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钱学森带领中国航天人闯出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作者用准确、生动的笔触,描述了钱学森负笈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和导弹、火箭工程实践,冲破阻力回归祖国,引领中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为 两弹一星 横空出世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真实地还原了钱学森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流金岁月。 本书作者采访了一百多位与钱学森有直接接触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调阅了一百多万字的文献资料,在书中披露了许多尘封已久的档案和弥足珍贵的图片。这是一本史料详实、内容丰富、感人至深的钱学森传记,将指引新时代的人们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革故鼎新、开创未来。
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之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上天、人地、下海”,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大国重器……一项项“国内首个”打破国外封锁、夯实自主创新之基,一个个“国际首次”突破科技前沿、彰显中国创新贡献。如今,这些成果有的仍在开枝散叶,有的早巳尘封于世,但那些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创新故事,那些矢志不渝、科技报国的科学家们,以及他们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留下的闪光足迹,必将永远镌刻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部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因为科学对于爱因斯坦来说, 是他的生活,他的事业,他的避风港,他特立独行的源泉,为了认识这位伟人,我们必须追溯他的科学思想和成就 。从统计物理学到狭义相对论,再到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详尽地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工作,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另外,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有着很高天赋和独到风格的德语作家,一个音乐爱好者,一位哲学研究者,一位深切地关心人类处境的和平主义者;本书作者特地为科学工作外的爱因斯坦安排了一些独立的章节,以便一般的读者可以轻松地浏览本书。
《盛彤笙资料长编》较全面、客观地记录传主一生完整的生平、思想与活动。本书取材资料丰富、全面。有许多是从尘封已久的旧报刊、旧档案中辑录出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盛彤笙是我国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1946年创建了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及西北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西北兽医学院院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和西北畜牧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创始人之一,研究员。长期从事兽医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畜牧兽医高级人才,译著了具有重要学术
本书主要收录了中国杰出的核物理先驱、伟大的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的生平、历史照片与代表作,整理并收录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讲话、报告致辞与主题报告,以此缅怀他对科学进步、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所做的卓越贡献,学习和弘扬他刚毅坚卓、科教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激励我们一代代年轻的科学人为科教强国勇攀科学高峰,奋斗拼搏,矢志不渝。
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一册,主要介绍物质结构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平衡篇》和《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应用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最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物质、能量和测量、第2章原子、分子和离子、第3章化学反应和反应计量学、第4章水溶液反应、第5章热化学、第6章原子的电子结构、第7章元素的周期性、第8章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第9章分子构型与成键理论,共9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学、水溶液反应、热化学、原子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构型与成键理论等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
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二册,主要介绍化学平衡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物质结构篇》和《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应用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最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0章气体、第11章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第12章固体与现代材料、第13章溶液的性质、第14章化学动力学、第15章化学平衡、第16章酸碱平衡、第17章其他溶液平衡,共8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气体、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固体与现代材料、化学平衡、酸碱平衡等的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校化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首先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李国桥则是临床验证青蒿素疗效的首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李国桥团队在青蒿素防治疟疾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为旱日实现全球消灭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半个世纪的坚守与辉煌:李国桥青蒿抗疟队光影记忆》除有效抢救与发掘宝贵的科技史料外,对李国桥青蒿抗疟团队的发展历程和世界贡献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科学评价,以彰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在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