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 世界名人名传 系列丛书的一本。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在英国,艾伦 图灵被视为国家英雄。 二战 时期,他协助军方破解德军密码,帮助盟军取得了*后的胜利。 因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20世纪100个*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外人眼中,艾伦 图灵是一个不合群的、老套的教授。但事实上他不是教授, 教授 只是他的绰号,是跟他一起在布莱切利公园破译密码的朋友开玩笑时取的。通过走访图灵的亲友、同事,搜集逐步公开的战时资料,艾伦 图灵的侄子德莫特 图灵,渐渐走近了他这位神秘的叔叔,并向人们展示了他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童年经历对他的性格有怎样的影响?什么启发了他极富创造性的理论?除了破解恩尼格码,战时他还参与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这些工作的保密度更高?他真的孤僻、不合群吗?被判严重猥亵罪的真相是什么?他究竟是不是自杀?2013年皇家赦
这是尼古拉 特斯拉本人撰写的一部自传,作者追溯自己的童年时代,展示了从小表现出想象力方面的天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让特斯拉具备了科学发明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特斯拉在书中重点记录了自己的一些发明,他的发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遭遇各方的非议与同行的打压,也曾陷入资金断裂的困境。但特斯拉以无惧无畏的科学精神直面一切,始终怀着造福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最终成为被世人铭记的伟大发明家。 发明是一种信仰,一位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超人。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中学时代是在中国台湾度过的。1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是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大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敬重。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位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的人华裔科学家。过去,人们对丁肇中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冯蓓佳、冯成奇编著的《丁肇中》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在现了丁肇中传奇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
人类向往光明,就像久居黑暗的人向往白天一样。人类在不知道电磁为何物的时候,对它像惧怕洪水猛兽一般。法拉第发现了电磁转动。他是人类历史上第yi个利用电做功的人。从此,电与磁像一对孪生兄弟,肝胆相照,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为人类服务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法拉第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法拉第传记,真实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伟大科学家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钱学森的故事》由著名作家叶永烈根据青少年人生成长需要与阅读兴趣特点,精选钱学森精彩人生片段,倾情讲述钱学森:一位昂扬自信的多面手学霸,与美特工斗智斗勇的爱国勇士、归国拓荒的 火箭大王 、光辉熠熠的科技巨星 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的传奇人生故事;生动展现钱学森卓越的人生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与非凡的科学成就,为广大青少年爱国家爱科学,素描了一位可亲、可敬、可学的超级偶像。读《钱学森的故事》,做新时代有为青少年。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 华人十大科学家 系列丛书之一。 《钱学森》记述了钱学森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这是一套足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 东方居里夫人 之称。在 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 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 1944 年参加了 曼哈顿计划 ,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 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5 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科学荣誉 国家科学勋章。 《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 华人十大科学家 系列丛书之一。 《吴健雄》记述了吴健雄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杨振宁传》
爱迪生被誉为 世界发明大王 ,是人类历史上zui伟大的发明家,直流电的发明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1000多项专利。爱迪生8岁上学,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 低能儿 而撵出校门。母亲引导他对读书的兴趣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就是他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精力和毅力。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 天才 时,他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书中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怎样成为一个超级发明家的。
本书收集1999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各类报刊公开报道过的一线人员的事迹,忠实记录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深深足迹。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出精神的光芒。透过一个个先进模范攻坚克难的真实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航天科工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还能感受到一线人员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能体会那股 不服输、敢创新,顾大局、讲协同,重实干、比贡献 的精神禀赋。
莱特兄弟是美国发明家,是世界上第yi架飞机的制造者。兄弟俩从小接受了父母及学校良好的教育,但没有获得文凭。兄弟俩从小就热爱发明,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制作风筝、自行车、报纸折叠机等,为兄弟俩以后发现飞机打下了基础,证明了兴趣是好的老师。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 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 华人十大科学家 系列丛书之一。 《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杨振宁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政道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吴健雄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丁肇中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远哲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
杨振宁 ,物理学家、科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诺,主要成就: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杨-Mills规范场论等。本书介绍了杨振宁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个人经历和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国争光的正确导向。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杨振宁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政道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吴健雄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丁肇中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远哲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钱学森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华罗庚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竺可桢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四光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茅以升传》
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呼号,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时间,一直在为此目标而努力。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误解和白眼,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中兴、华为被美国封锁以来,中国逐渐意识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开始重点关注,并将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这本书主要书写的是倪光南院士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半生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常春藤传记馆丛书之一,由温儒敏先生担任丛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传主覆盖范围广,和课程教学有呼应,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内容安排上特别注重励志及健全的人格心理引导培养。 詹天佑作为中国*批选派出洋肄业的留学生,12岁即在美国生活学习,在耶鲁大学土木工系学习铁路专业。学成归国后,他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条完全由中国人出资,完全由中国工程师主持的近代铁路。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年轻的铁路工程师,坚持统一中国铁路路轨标准,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推崇现代而又汲取传统的思想理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该书为《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之一,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预备役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我国著名船舶设计专家许学彦一生的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他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金士宣,*名铁路运输专家,铁路教育家,中国 铁路运输学科的**者和奠基人,他构建了我国运输 管理学科的完整体系。曾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交 通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承仁义编*的《金士宣》 记录了金士宣辉煌的一生,书写了从求学,到留学, 学成归国,以及为铁路事业、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一 生的事迹。在今天我国进入 知识经济人才强国 的 新时期,不仅对于交通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和未来铁路 的建设者们具有引导与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追求 茁 壮成长、健康成才和闪亮成功 的奋斗者们来说,金 士宣的人生经历,无疑具有 教科书 般的作用。
这是一套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科学家传记丛书,用科学家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点燃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引ling他们走进科学之门。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介绍了李四光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个人经历和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国争光的正确导向。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杨振宁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政道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吴健雄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丁肇中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远哲传》 《十
《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为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民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5册书分别以宋文骢、张炳炎、朱光亚、许学彦、钱学森这五位我国国防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为人物对象,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其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本书讲述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的科研事迹和国防贡献。
王守觉(1925-),江苏省苏州市人,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学家、信息科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来,为我国半导体电子学、人工智能及信息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传记以时间为脉络,将传主的生平分十章记叙,即家世与家风、曲折求学路、初展创新才华、服务国防科技、开拓集成电路领域、研制多元逻辑电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创建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研究生培养与学会工作、科学合作。*至第五章的内容,基于已有的传记和报道,同时使用了同济大学档案馆、上海档案馆、中科院档案馆的的档案资料,以及大量访谈资料,这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传主求学和科研工作前期的学术成长经历和研究特点。第六、七、八章,首次详细梳理了传主近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 华人十大科学家 系列丛书之一。 《钱学森》记述了钱学森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这是一套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