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向伦敦城南面的纽因顿小镇,在那里,一个婴儿刚刚呱呱坠地。我们将跟随他的人生轨迹,阅读他的心路历程,体验他生命中*重要的lO个年份,见证他改变世界的丰功伟绩。正是他的伟大发现,给伦敦乃至全世界带来光明,使全人类受益至今。他*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者,“交流电之父”——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
黄旭华同志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2019年9月29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并在颁授仪式上发言,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为了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技工作战线上的党员干部更全面地了解黄旭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黄旭华个人奉献精神和人生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自主创新对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价值,特地约请曾经深入采访过黄旭华同志的新华社记者完颜文豪编写本书。同时精选黄旭华同志各时期照片,收录于本书中,以画传形式展示黄旭华同志的人生经历,列入人民出版社人民英模丛书中。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 弃医学工报国志;第二章 隐姓埋名三十年;第三章 “潜”心永恒铸重器。
......
爱因斯坦,本世纪的科学家,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发表,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的科学体系。对近代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从小生长在乡下,天生好奇,经常产生荒诞怪异的想法,而他对荒诞想法进一步追究、思考,终于使他成为的科学家,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科学、了解他。
本书主要讲述了数学家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的传奇的一生。他成功地证明了一般五次方程不可能用根式求解—这个困扰数学界二百多年的难题,开创了研究近世代数方程论的道路。作者以精练、成熟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命运坎坷的阿贝尔那超出常人的才智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及最终以其短暂的生命为数学史留下的灿烂光辉的成就。
好的旅行手帐是如何做出来的?靠前步:旅行前,在手帐本上搜集目的地,规划路线→构建对旅行的憧憬;第二步:旅途中,认真搜集旅行资料,如果条件允许,每样纸品拿两份→储备丰富的手帐素材;第三步:旅途中,卡片式途中备忘录使用起来很方便→记录下“客观事实”与“主观声音”;第四步:归来后,记录即时版手帐,剪贴素材要有章法→及时保留“旅行感”很重要;第五步:很后,解决问题、补充信息,得到充满回忆的接近版手帐→将旅行的喜悦永远定格在手帐上!美好的旅行是“用脚走路,用手记录”,不是拍到此一游照,而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是让“体验过的事”和“即将体验的事”变成一生的礼物!不是只有花大钱出国才算旅行,只要从家里出发,以观光者的角度到处走走,记录当下才有的心情,你就能一页一页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旅行
傅德岷、卢晋主编的《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科技名人传记系列》记录的是: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被誉为“进化论的始祖”。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是由低级到 、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种起源》的问世, 次把生物学建立在 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
本书主要讲述数学奇人陈景润的故事。他忍受病痛的折磨,面对穷困和坎坷,毫不动摇。他给了世界一个奇迹:在6平方米小屋里,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陈景润遥领先。邓小平曾这样说道:“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本书以生平为主线,讲述了其活着就为了数学研究的传奇一生,给读者展现一个立体、真实的陈景润。
在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镌刻着一个熠熠闪光的名字――竺可桢。这位早年留美的气象学博士,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为避免浙大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以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带领浙大四次西迁。因忙于勘察第三次迁校新址,他无暇照顾患病的妻儿,后来妻儿相继去世,令他悲痛不已。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坚忍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踏遍全国山河,为中国的气象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以严谨的学风,阅尽浩瀚的历史文献,刻苦攻关,著书立说,为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奉献了一生。
樊新荣、辛宝编著的《养生须补肺(中医补肺养生白皮书)》秉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理念,详细介绍了与肺部健康,肺病检测、预防、治疗相关的知识,其中,重点介绍了养肺的诀窍、肺病初起的微弱征兆、对肺脏损害特别巨大的因素,以专业的角度、通俗的语言,教会大家如何照顾好肺这个“娇脏”,从此远离肺部疾病,畅快呼吸,拥抱健康。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精选科技史研究领域权威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分析总结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就和影响,兼具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本书是“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第三辑之一种,分别介绍了8位国外在信息科学方面具有重大建树的著名科学家——沃康松、巴贝奇、乔治·布尔、维纳、阿兰·图林、杰克·基尔比、西蒙·克雷、马文·明斯基,简要阐述了他们的家学渊源、人生履历及在人形自动机、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基础、控制论、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傅德岷、卢晋主编的《伽利略(自然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他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诺贝尔(悲情的和平主义者)/科技名人传记系列》由傅德岷、卢晋主编。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于意大利圣雷莫。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诺贝尔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尽管作为一个 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 的世界主义者,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文明财富,还为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不慕功利、不图虚名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