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   ( 354 条评论 )
    • 童之侠 编著 /2022-03-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精心选择了90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通过简明、活泼的文字,带我们走近这些科学家,循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倾听他们的事迹,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欢乐、挫折与痛苦,了解他们高尚的品德,勤奋好学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家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既能学习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又能萌发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本书成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 ¥51.4 ¥59.8 折扣:8.6折
    •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
    •   ( 1410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费曼 /2019-05-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 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2004年,这封信和其他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歇尔手中。米歇尔说: 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 米歇尔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 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后一句话是: 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

    • ¥63.5 ¥88 折扣:7.2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轮轨丹心沈志云传
    •   ( 76 条评论 )
    • 田永秀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第五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沈志云是我国机车车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83年发表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 沈氏理论 ,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在轮轨动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和*响应等方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研制成功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轮缘磨损的程度,为中国数十万辆货车更新换代开辟了新途径。1988年以来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能模拟400km/h高速列车运行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 本书向读者系统呈现了沈志云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思想脉络。

    • ¥55.9 ¥65 折扣:8.6折
    • 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斯坦利·胡克传
    •   ( 1495 条评论 )
    • 斯坦利·乔治·胡克Stanley Hooke) 著,王岭 陈娇 译 /2018-03-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斯坦利 .胡克先生的这本自传,用带有英式幽默的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生命中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种种故事。以他从一个数学专业学生,成长为世界知名航空发动机公司工程掌门人的成功职业生涯为主线,详细描绘了其亲身经历的一系列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过程和诸多细节,其中有着丰富的、真实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讨论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些内容涵盖了影响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企业运营,甚至国家战略的各个方面,是在大学课本和一般技术文献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是今天的航空发动机行业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经验。同时,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清晰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演进历程,让普通读者也能够建立起航空发动机的完整认识。从事制造业、尤其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志于成为优秀工程师

    • ¥78 ¥78 折扣:10折
    • 携火奔月——我的月球之旅
    •   ( 27 条评论 )
    • /2024-07-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作者迈克尔 柯林斯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宇航员,他与尼尔 阿姆斯特朗和巴兹 奥尔德林一起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伟大壮举。他在本书中生动、详实地记述了他当美国空军试飞员、宇航员,以及执行 双子星座 10号太空飞行任务和 阿波罗 11号登月飞行任务的整个过程。本书语言风趣幽默,故事恢宏壮美,是一部深受美欧读者喜爱的登月纪实。

    • ¥78 ¥78 折扣:10折
    • 潘家铮传
    •   ( 53 条评论 )
    • 鲁顺民 /2016-08-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潘家铮院士是我国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的著名的专家,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和管理工作,我国水电事业尤其是三峡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都与潘院士的贡献有直接关系。他以其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解决过无数水电重大技术难题,提出过许多重大建议,做出过关键性的决策。他在我国科技界尤其是水电界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潘院士也因此获得过我国科技界奖项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和 光华工程科技奖 等等。此外,潘院士还是一位科幻小说作家,一位诗人,平生著作等身。本书为潘家铮院士的传记,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收集了潘总的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用平实的手法和笔触,回顾了潘总的不同寻常一生。

    • ¥82.6 ¥96 折扣:8.6折
    • 博物传奇:马丁·李斯特和他杰出的女儿
    •   ( 16 条评论 )
    • ( 英) 安娜·玛丽·鲁斯著 ; 郑雅丽译 /2024-04-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马丁 李斯特曾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他不仅是英国安妮女王的御医,也是一位研究和著述颇丰的博物学家,他开创了贝类学,在1685年出版了《贝类学史》。为了给他的著作添加插图,以形象地说明文字内容,马丁 李斯特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苏珊娜 李斯特和安娜 李斯特,她们被教导要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事物,并完成了个别软体动物的第一批正模标本的绘图工作。 苏珊娜 李斯特和安娜 李斯特精致的绘笔,不仅让这些美丽的贝类被展现在世人面前,还让它们成为博物史中受到关注的物种。我们从这些插图和版画本身的美妙与细致,可以了解到早期制作科学著作插图的技术,以及这些在科学革命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女性角色。 本书介绍了马丁 李斯特和他女儿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博物研究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本集科学、历史与艺术于一身的可读性较强的作品

    • ¥58.5 ¥68 折扣:8.6折
    • 陆元九院士传记
    •   ( 51 条评论 )
    • 刘茂胜 /2016-08-01/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本书生动翔实地记述了我国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院士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了陆元九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航天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64.6 ¥68 折扣:9.5折
    • 冯端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   ( 2 条评论 )
    • 冯步云 /2017-01-01/ 科学出版社
    • 冯端院士为 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8 当选为 科学院学 委员(院士),1933年当选为第三世 科学院院士,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 席 。其科学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 等奖。其科学工作,跨越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两大学科,开 了功能材料的人工微结构化这 有重大科学与技术意义的领域;其科学 ,建立了新的学科体系,引导着 代学子的成长;其科学实践,对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派奠定了基础;对 科学发展做出了 越贡献,是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 ,以金属物理、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 闻名于世。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对冯端院士的成长、学术贡献以及研

    • ¥69.5 ¥88 折扣:7.9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绚丽多彩的光谱人生 黄本立传
    •   ( 46 条评论 )
    • 杨聪凤 /2017-01-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本立先生是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学科领域的首位院士,为新中国光谱学科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以科学史专业研究的视角和严谨态度,通过大量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实物采集和史学考证,比较完整地描绘出黄本立的学术成长经历,真实地展现黄本立紧跟学科前沿,始终髙擎光谱大旗,为发展新中国光谱分析事业辛勤耕耘六十多年而又家庭和美温馨、业余爱好兴趣无穷的诗意人生历程。

    • ¥60.2 ¥70 折扣:8.6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齿生无悔 王翰章传
    •   ( 41 条评论 )
    • 吴桦 张宏辉 王允保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此书为第五批采集丛书之一。王翰章为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与整形外科学创建人之一,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前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华西口腔医院院长。擅长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设计,在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外科学、颌骨血供动力学、皮肤组织血供、人工骨生物学基础、口腔医学信息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客观、系统地展示王翰章的精彩人生。

    • ¥73.1 ¥85 折扣:8.6折
    • 孙敬良院士传记
    •   ( 18 条评论 )
    • 曹海钧 /2016-08-01/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本书生动翔实地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载火箭总体和卫星工程专家孙敬良院士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了孙敬良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航天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74.1 ¥78 折扣:9.5折
    • 陈定昌院士传记
    •   ( 20 条评论 )
    • 孙捷 张吉利 侯鲜利 程国海 /2016-09-01/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了陈定昌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航天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55.1 ¥58 折扣:9.5折
    • 高士其自传
    •   ( 32 条评论 )
    • 高士其 /2018-05-01/ 科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特殊的回忆录,是由高老晚年在住院期间亲笔撰写的。《BR》 高老用平淡而朴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他极其传奇的一生和内心的独白。在这本回忆录中,既能看到他一些鲜为人知的童年趣事和求学经历,又能看到他走上科普创作之路中的艰辛和坚韧,还能看到他与*、邓小平、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从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老的一生是苦难而悲壮的,但他却以无比幽默乐观的心态走完了这看似苦难悲壮的外在生活历程。

    • ¥74.1 ¥78 折扣:9.5折
    • 晨曦集(精)
    •   ( 9 条评论 )
    • 编者:杨振宁//翁帆 /2018-03-01/ 商务印书馆
    • 《晨曦集》收录了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近期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还有近期科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充分表露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故园的拳拳之心。书中也收录了亲人、同事、友人、媒体人和学生所撰回忆文章,对杨振宁先生的生平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评述。

    • ¥41.6 ¥59 折扣:7.1折
    • 刘东生传
    •   ( 104 条评论 )
    • 潘云唐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院士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第四纪科学家、黄土科学家、环境科学家、科学探险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1987年连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11届和第12届副主席,1991年当选为INQUA第13届主席。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2007年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刘东生为我国第四纪科学于黄土科学事业奋斗了大半个世纪,取得多项重大成就。包括:确立了从粉尘的搬运、沉积过程到后生演化的一套完整的新风成理论;建立了第四纪古环境的“多旋回理论”;他从事的对整个黄土剖面的系统研究,使之成为迄今全球**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建立了全球变化的国际对比标准;提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研究方向,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研究结合起来

    • ¥49.1 ¥68 折扣:7.2折
    • 科学人文总相宜 : 杨叔子传
    •   ( 34 条评论 )
    • 许锋华等著 /2021-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本传记以朴实的笔触,力求准确、完整、清晰地描绘杨叔子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全面展现他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期为年轻一代树立一个现实的光辉典范。

    • ¥110.1 ¥128 折扣:8.6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草原之子 李博传
    •   ( 36 条评论 )
    • 吴燕 陈志辉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李博是我国著名草原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华北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3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1954年起任李继侗教授的研究助教。有人评价李博说“他几乎到过内蒙古的每一个地方,走过许多没有人烟的地带,他是用双脚丈量过内蒙古土地的人。”本书向读者系统呈现了李博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思想脉络,希望对我国生态问题,尤其是草原生态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有所借鉴。

    • ¥60.2 ¥70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