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守璋著的《道德经鹿守璋篆刻作品》为 篆刻大师鹿守璋的《道德经》篆刻作品集,包含《道德经》八十一篇中的名言佳句,共100方内容,其中包括印面图片、边款图片,以及印章的实物照片等内容。 鹿守璋下刀犀利、准确,作品往往出奇制胜、扣人心弦,印风充满个人特色,除了强调刀的作用,还在印面结构上体现了巧妙多变的智慧,本书辑录的100方印中,方方构思不同,处处体现智慧。
鹿守璋著的《道德经鹿守璋篆刻作品》为 篆刻大师鹿守璋的《道德经》篆刻作品集,包含《道德经》八十一篇中的名言佳句,共100方内容,其中包括印面图片、边款图片,以及印章的实物照片等内容。 鹿守璋下刀犀利、准确,作品往往出奇制胜、扣人心弦,印风充满个人特色,除了强调刀的作用,还在印面结构上体现了巧妙多变的智慧,本书辑录的100方印中,方方构思不同,处处体现智慧。
鹿守璋著的《道德经鹿守璋篆刻作品》为 篆刻大师鹿守璋的《道德经》篆刻作品集,包含《道德经》八十一篇中的名言佳句,共100方内容,其中包括印面图片、边款图片,以及印章的实物照片等内容。 鹿守璋下刀犀利、准确,作品往往出奇制胜、扣人心弦,印风充满个人特色,除了强调刀的作用,还在印面结构上体现了巧妙多变的智慧,本书辑录的100方印中,方方构思不同,处处体现智慧。
马承源(1928-2004),浙江镇海三北镇方马村人,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 1954年起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1985年至199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退休后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兼任 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他为上海博物馆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对青铜学有着很深的研究,还善于书法篆刻。故今将其书法篆刻作品结集出版,杨志刚主编的《马承源翰墨金石作品(精)》以表示对马承源先生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