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概论 中华传统读书法》是徐健顺老师多年吟诵研究的实践经验总结之大成,阐述了吟诵由现象到内在理论的追溯过程。全书分七章:一、二章主要是吟诵的现象研究,阐述吟诵的概念及方法;第三至五章专门探讨吟诵背后的道理,分别从语言学、文学、音乐三个方面切入;第六章探讨了吟诵与教育的关系;第七章提供了一些研究吟诵的材料,如历史、现状、学术史、吟诵采录等,供大家研究所用。
本套丛书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是以优秀影视为媒介,围绕学生习惯与品德养成,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和普遍性问题开展的集观影、交流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课,旨在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整个课程意在引导学生在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文化的对话中厘清困惑,内化责任意识,增强 四个自信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小学德育影视系列课程在影片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层级性与阶梯性。这种层级性有其内在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主要理据有两个:一个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一个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册 适应环境 崇尚美好 对应小学低段,第二册 控制情绪 学会交往 对应小学中段,第三
《给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基础书目与导读》 推荐了数十本适合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美学与审美、哲学与历史、原典五类。这些书都符合三个标准:系统性与基础性、实践性、可读性。作者从每本书里选取了精彩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为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提供有价值的切入点和背景资料,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 《返璞归真教语文:文本的艺术分析》 对于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不能只分析其思想内涵,还要关注作家高明的写作技法,对文本的写作技法进行分析使文学阅读成为一个欣赏的过程,这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本书聚焦文本的艺术分析,即对文本的形式进行分析。文本的艺术分析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知其然 文本表现了怎样的美;二是知其所以然 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美,基于此,本书分为两辑:
《科学课程如何设计套装》包含《跨学科课程如何设计》和《STEM课程如何设计》,帮助一线理科教师面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提出的跨学科实践和学科融合的挑战,介绍了两种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20多个主题丰富的课例及能辅助教师备课的模板,让教师建立学科融合新思维。这套书还讲述了理科教师在课堂上融入工程学内容的真实故事,分享了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可以传播的经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对于教学也提出了开展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建议,这套书为教师关注的这些教学要点提供了实际案例和方法指导。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套装上中下册)》在结合广元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编撰而成,目的在于指导中小学校有计划地、系统地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中小学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示范,进一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全面育人功能发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套装上中下册)》遵循 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具体活动引导个性开放 编写原则,分为上、中、下三册,涵盖了生存体验、农事体验、食育课程、艺术美育、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七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旨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
本书是专门为一线教师而写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著作,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0-18岁儿童和青少年在发展的基础、认知、情感、社会性和整体性方面的特点及教育方法,并通过丰富的现实课例,帮助教师将心理学知识与儿童发展阶段相结合来开展教学。例如,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如何进行个体及班级的整体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这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本书都有涉及,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心理依据与翔实的案例。
本书向广大读者呈现一条以 课 为本的教师研修新路径:不分年龄、教龄、职称和职级,把新手教师、普通教师和专家 混搭 ;用 自荐+推荐+抽签 的方式,促进全员高质量参与。 这是斯苗儿带领团队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不断变革听评课方式,逐步形成的 现场改课 教研范式。已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应邀在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作现场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教研的独特魅力。 书中的32个案例真实地记录了 现场改课 是如何助力 好课 形成与 好教师 成长的,值得广大教研员、教研组长和一线教师借鉴、推广。
一线教师是STEM课程的实施者,也是灵活运用STEM理论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的具体实践者。的分科教学体制、跨学科背景教师的缺泛及通常45分钟一节课的时长,包括STEM理论及方法的理解不足,都让一线教师在开发和实施STEM教学中充满了困惑。本书尝试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非常简洁明了的依据和直接可以使用的工具,来帮助他们遵循STEM课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本书终的目标。书中包含了从小学贯穿到高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征的近20个中国本土原创STEM项目。每个课例都是一个从真实世界出发、与未来职业关联的、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的学习过程。每一个项目都真实还原从版开始到终版的修改过程,真实反映了教师成长为STEM课例设计者的成长历程,并伴随理论和实践的成长进阶解析,为中小学教师如何从学科和身边的一个好案例、好思想生发出一个STEM课例
日本新锐插画家樋口裕子(Higuchi Yuko)的作品常以拟人化的动物与人像为主题,猫咪和少女是她钟爱也擅长描绘的题材。作者的画风乍看甜美华丽,像是身着欧洲18世纪奢华礼服的贵妇猫咪,或是头顶昂贵礼帽的绅士猫咪,却也常加上不可思议又有些诡异的细节,像是莫名长出鳄鱼尾巴以及章鱼腕足的长发少女,又或是长出双腿、成群结队奔跑的蘑菇家族,这种奇妙的冲突感与充满幻想的画风,体现在其每一幅作品中。 本书收录了樋口裕子迄今多数重要的绘画作品,根据她擅长的几个题材,涵盖猫咪、蘑菇、女孩、动物、幻想世界等类别,更收录其与资生堂、等知名日系品牌跨界合作的商品。书中也展示了樋口裕子的作画过程,还对其工作室进行了揭秘。对于喜爱樋口裕子独特风格的读者和年轻插画家来说,本书颇具收藏价值。
《共融·共生——基于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是上海市闸北田家炳小学的教学研究论文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基于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下编为“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生活实践”,共计88篇文章,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学设计与案例,充分展示了融合教育的经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