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 诺丁斯关怀教育的经典之作。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 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 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
在畅销书《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的基础上,作者保罗 A.基尔施纳、卡尔 亨德里克和吉姆 希尔一起探讨了有效教学是如何发生的。本书仔细考察了是什么使得教学富有成效,以及哪些教育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 本书介绍了30项教育心理学、学习的科学和教学效能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每一章都涉及与教师教学工作有关的重要主题,并清楚简明地说明了研究的意义以及教师如何在日常实践中予以使用。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 教师效能、发展与成长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知识 课堂 评估 本书由三位教育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为广大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培训师与学员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展示了在实践中有效教学是什么样的,以及一线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本书是 2010年出版的《让学生爱上作业》的第二版。*版自出版以来,因其实用性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好评,并带动许多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新和再实践,让更多师生从被动应付作业中解脱出来。 八年来,作者对作业的布置、查收、批改等又有了新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各地也涌现出许多致力于作业改革的教师。为此,作者对*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删除已成为常态做法的相关章节,并补充自己以及多地不同学科一线教师共计 40余篇新的作业案例,使得本书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十余年来,作者全力做着一件 小事 ,即研究作业、创新作业,以自己教室的 微革命 推动 作业的革命 。由此,让学生爱上作业!让作业成为师生的一件快乐事儿!
《特殊学校教师教育技能》所介绍的内容都是特殊学校工作中的关键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尽力反映当前特殊学校教师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做法; 同时尽可能反映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体现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仅强调专业性,同时还非常重视可读性。 全书共七章,一章阐述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观和学生观;第二章详尽介绍了特殊学校教师 听课、备课、说课、上课和教学反思,以及教态与着装等要求和技巧,为读者获得特殊教育的教学技能提供了实践方案;第三章详细说明了特殊学校常用的几类教具学具以及制作方法;第四章介绍了特殊学校常见课堂问题行为、发生原因及课堂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并提供了实践样例;第五章比较了特殊学校个训与个案工作的不同,介绍了个案工作与特殊学校教师教育技能个训的具体内容,为读
马卡连柯是世界著名教育家,被誉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他列为隆重纪念的伟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多彩的事例,反映了他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探索,生动地体现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他创作的《父母***》被认为是用文艺形式描写家庭教育中成功和失败的故事,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原理的典范。本书共刻画了几十个生动的人物,借这些人物的言行和思想,作者阐述了自己对家庭教育的基本看法,如对待独生子女问题、家长的威信建立等,同时作者在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力求引导父母们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本书在对父母的心理描述、相关事件的氛围营造、教育观念的理性陈述上,言辞精彩,引人入胜,故事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本书既
于漪老师年在90岁高龄亲自编订,从教60余年教育思想、方法和实践的精粹。全书分为四篇:“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收入谈教育理念文章12篇;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收入探讨语文学科性质、教育理念的代表性文章10篇;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收入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录9篇;师道修为的觉醒与坚守,收入谈教师自我成长文章9篇。作者还新撰写了《开篇絮语》和4篇《初心浅述》,真情讲述编订本书的宗旨,以及自己在各历史时期不忘教育初心、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育人规律、不断修为的历程。“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师道修为和“既教文,又教人” 的坚守,是作者孜孜趷趷,不忘初心、探求教书育人规律的见证。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改善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机遇的不二之选,是我们完善学校教育有力的杠杆,而专业知识是实现有效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核心任务上持续展现出的卓越表现,它与资格、职称甚至经验无关。 如何系统地发展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型教师?作者围绕专业教学,提出了提升教学的关键系列活动,包含六个核心要素:理解、观摩、尝试、坚持、匹配、拥有。这六大关键要素构成了有效专业发展的核心,结合教学的核心任务,共同构筑了教师专业培养框架的基础。 本书旁征博引,融合不同领域的证据,创建了一个连贯且实用的教学框架,系统地实现课堂上的专业教学。本书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航者和追求进步的教师群体。
爱的教育图画书 是一套献给6~14岁小读者的名人传记图画书。全套书将从不同视角展现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家的人生故事,启发小读者汲取他们的人格力量,以他们为榜样,开启自己的成长之路。《编舟人 叶圣陶的故事》为本套书中的*册。全书以清丽简约的文学语言和灵动传神的艺术画面,展现叶圣陶先生为儿童、为教育、为出版的人生故事。
一部所有教育人的***书,一本给广大教师的职业成长指南! 本书是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十多年来帮助教师成长方面所做探索的经验总结。朱永新老师以信件交流的形式,就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职业成长、专业发展、职业成就等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全书分《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四辑,详细论述了如何寻找教师职业的魅力、如何享受教育生活、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成长为名师、普通教师如何做教育科研、如何写论文、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如何开展新教育的各项活动等问题,以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得到专业发展。 《致教师》是一本实用的教师成长指导书,它既为年轻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又为中年教师提供了远离职业倦怠的方法,为广大教
一本关于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的方法论专著,打破了教科书式的写作技法论述框架,将教师的研究、写作与专业发展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研究与写作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理解和提升科研写作能力的新图式。第二版吸收了近年来有关教师实践研究的*理论成果,更换了大量写作实例。 《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版问世后广受好评,被《中国教育报》评为 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入选*《2012年中小学图书馆(室)》。 这本富有原创性的著作,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写作在科研和自身成长中的意义,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教师的个性化写作的反思与共鸣。 (《中国教育报 读书周刊》)
《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课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两句话说不清,但分解成十八个子课题来研究分析就可以说以说得比较清楚。我们本着一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的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众志成城,众智成书,为众人揭开课题研究高端、神秘的面纱。 《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案例篇)》本书立足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从2014年、2018年两届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29项河南课题研究成果,荣获2016年、2018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壹等奖的84项成果中,精挑细选,精益求精,按照课题研究的六个主要环节摘选*案例,并援法析例。本书共分六章,每章首先呈现本环节研究要点的思维导图;*节概述方法篇相关内容,方便读者了解做好本环节工作的正确方法;第二节对至少三个优秀案例从不同角度
《近处无教育:一位中学教师的教育情怀》呈现了在新高考的要求下,新的高中德育如何实施、如何与高中阶段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整理了作者从教以来的经典案例,特别反映了 一带一路 、 国际视野 思辨教学 等高中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这本书是用教师的眼光去探讨教育的现实命题,是用负责的态度去表达改革的真实思想,是用纪实的笔法去记录课堂的重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