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①核心知识的再建构,②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③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④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项目化学习 的实施 》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
本书是一本辅助一线教师实施 教-学-评 的工具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实施方法与路径,并对中小学各学科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进行探讨。书中呈现了各专家学者、特级名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等,在帮助教师从 实践 层面多角度的探索更多 教学评 落地策略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可以作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参考用书。本书还呈现多个案例,每个案例都解构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同时提供一系列的工具支架,便于教师在实操中使用。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是世界通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受到非专业统计分析人员的青睐,是教育科研人员开展量化研究的工具之一。 本书分为 教育量化研究 与 SPSS分析技术应用 两部分。第一部分 教育量化研究 重点介绍教育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课题设计,教育调查问卷的编制和质量分析,并通过范例解析教育量化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第二部分 SPSS 分析技术应用 设计了 问题实例 统计方法 基本理论 统计分析 结果解读 五个栏目,系统展示了描述性统计、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的运用方法。本书内容贯穿教育科研全流程,案例典型、解析详实、操作步骤清晰,可作为研究生日常学习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各行业人员学习统计方法或SPSS软件应用的实用参考书。
为了在短时间内帮助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聚焦上海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海市建立了一项针对新教师的基于标准的规范化、浸润式培训制度,源源不断地为上海教师队伍培育高质量、规范化的新鲜血液。2021年是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启动的第十年,本书邀请了109位在2011年至2020年间参加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青年教师,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收获付诸笔端,生动呈现了见习规培对他们的浇灌和影响。
阅读教学新视野丛书( The Art of Teaching Reading)是一套全面介绍阅读教学的实操性手册,也是美国大学师范专业及培训机构的阅读教学教材,作者露西 麦考密克 卡尔金斯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长期在美国中小学校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实验。丛书介绍了阅读的内容选择,阅读的方法、策略,工作坊的组建、实施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等,对国内中小学语文、英语教师设计阅读教室、图书馆,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设计阅读课程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就像阅读困难的孩子难以掌握精通阅读所需的技能一样,有挑战行为的孩子也难以掌握应对生活中的社交、情感和行为所需的技能。打破课堂纪律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无礼、失控、想要引人注意且缺乏学习动力的,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有时却收到了无效且最具惩罚性的 帮助 。学生以及父母、老师和校园管理者都很沮丧,渴望得到答案。 格林博士走进了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世界,阐释了旧式学校纪律规范和零容忍政策失败的原因。他提供了独创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解和引导有行为问题的学生的新策略,为这群经常被误解的孩子发声,帮助教育者真正弄清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真实因素并解决这些因素,并与他们建立有益的关系。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本书以 人类是如何思考和学习的 为线索,按章节依次阐述了大脑关于学习的10项基本运作原理
特级教师刘祥系统总结自身近40年的教书育人经历和成长心得,从 成长环境与教育理想 在工作中建构快乐 站稳讲台的技巧 在 折腾 中成长 在反思中获取养分 用文字确立灵魂的高度 走向卓越,享受教育 等七个方面,分享了教师通往卓越的28项修炼。本书既有成长理念的引领,又有实用策略和可行方法的指导,使这28项修炼变为教师成长的28级阶梯,助力一线教师摆脱职业迷茫与倦怠找到成长方向,从教育庸常中实现自我突围走向卓越,有滋有味做教师,享受教育幸福。
《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 抒情诗 。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写出课堂的中国风格和西方风采,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生命的样子,活在课堂里的活泼泼生命的样子。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结晶,是展现生命价值、生命光彩的地方,教师活得精彩,课堂才能上得精彩。相信读者读了这些清新隽永的文字,既能丰润干涸的心田,又能缓解职业倦怠,笃定又幸福地活在课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