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何以收获幸福?”“教师缘何要担负道德义务?”“教师如何践行学术道德?”……这些高校师德热点无不给大学教师带来了困扰。鉴于大学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本书结合现实案例及古今中外教育名人的师德典范故事,从教师的职业幸福、道德义务、教学责任的践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敦促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中,通过不断研习教师伦理去自觉修炼、提升专业伦理,变他律为自律,为自己的教育人生自我立法。
本书尝试在分别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礼仪的同时,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容涵盖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礼仪概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的教学道德、教师的交往道德、教师的评价道德、教师的内在形象礼仪、教师的外在形象礼仪、教师工作环境礼仪、教师社交环境礼仪等9章的内容。
该书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任务及实践需要,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知识学习、专业实践研修等培训项目主题,开发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自我诊断量表,分层分类设计培训专题课程,是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设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小学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和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的指南。
本书主要是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教师所需要的具备的相关知识与素养,首先从互联网的起源谈起,再对讲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万物智联的概念、特征、要点;然后针对教师日常的自我学习、备课、授课、管理学生等场景,有针对性地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