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后广受好评,它率先提出 读者至上、注重实用 的编纂原则,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开山之作。自2010年始,初版主创人员借助现代化词典编纂平台开始了为时五载的词典修订工作。经过全面修订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版)秉承初版特色,新增条目近万条,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与时俱进,全新奉献。 *规模宏大,收词齐全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 *释义规范,译文精当 *突出实用,注重搭配 *与时俱进,语言鲜活 *标注词类,拼音准确 *编排清晰,查阅方便
《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有影响、*权威的一部现代汉语字典,1953年首版后历经数次修订,一直畅销不衰,至今累计发行6亿余册,是中国小学生入学后几乎人手一册的学习汉语常用工具书。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读者了解、学习汉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新华字典》这本权威规范的汉语字典就成为汉语与国际上众多语种的沟通基础。 商务印书馆征询英美等国出版社、词典专家、国际读者的意见建议后,经过试翻译、试审订,组建了十余人的翻译团队和外籍审订专家团队,在保留《新华字典》汉语原文的同时,提供英文对译。翻译原则是:在准确传达汉语词典原文的释义、例证含义的基础上,尽量以汉英双语间时态、语态、词性的对应表达来协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汉语,同时尽可能以便于国际读者理解的英语体现《新华字典》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问世即广受赞誉,被称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后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更作为国礼走出国门。第三版承袭 读者为先、注重实用 的编纂理念,紧扣时代脉搏,捕捉当代语言风貌,融入更多精巧设计,力求实现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词典规模恢宏,收录条目近16万条,例证近17万个,堪称汉英语料的浩瀚宝库。
《新世纪汉英词典》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 国家语言词典系列推出的头一部。本词典收词超过6万,配例逾13万,规模在同类词典中位居前列。词目以常用语文词汇为主,兼顾百科词语,同时紧跟时代变迁,增收新词新义,反映社会语言发展的新变化。尤其注意收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熟语、术语等,帮助读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条目下例证丰富,标注详尽,注重搭配和用法,构建语言应用的真实场景。本词典参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经多次专项研究与审订,力求内容严谨规范,强调实用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全方位体现 用户至上 的原则。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1版由著名英语专家吴景荣、程镇球主持编写。第2版由知名学者潘绍中主持修订,40多位英语、汉语和科技专家参加修订,历时六年完成。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尤其是汉英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 篇幅大、收词全、内容新 收词约15万,大量收录新词、新义、新例,着力反映语言的时代面貌。 ?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吸收汉语成果,标注词类;改进释义、 例证,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语言。 ? 知识面广、百科性强 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常用术语、专名。
该辞典项目是一部融文、理、工、农、医、经、法、商等学科于一体,兼有普通汉英词典和科技汉英词典双重功能的综合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对外展示中华语言文化的汉语学习工具书,还是推进汉语走向世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本词典是大型汉英成语工具书,对包含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的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进行整理、挖掘、阐释、翻译,是截至目前 为系统、规模 的汉语成语整理及翻译项目,也是对成语双语语料库建设的 尝试。本词典收编成语词目5万余条,总篇幅约700万字。按照以下体例进行编纂:词条,汉语拼音,语体信息,英语释文,汉英对照的词源(不是所有词条都有词源信息,有则给出)和例句。作为迄今为止 出版 规模的汉英成语词典,本词典将成为汉英翻译者、外国汉语爱好者、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者、典籍英译与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实用参考书,也是助推中华 传统文化“走出去” 重要的基础性参考书。 \\\"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本)是汉英词典的标杆产品,初版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孔子学院师生,适用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编排清晰,收词全面,方便携带入考场。 广博性——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例证丰富详尽 时代性——新增及修订词条8万余条,彰显时代特色 实用性——突出搭配和惯用法,呈现单词背后的整个表达网络 科学性——依托国外真实语料,每一条翻译都是地道的英语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本)秉承初版“读者至上、注重实用”和“语文为主、兼顾百科”的编纂理念,紧跟时代脉搏,新增条目近万条。 增补的条目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经济发展类,例如:精准定位,精准营销,大众创业; 2)社会活动类,例如:接地气,暴堵,房奴,路怒,秒杀; 3)文化政治类,例如:大
《新世纪汉英词典》主要特色如下:1.收录全面,标注丰富。本词典收录条目超过6万,配例逾13万,规模在同类词典中位于前列。词目以常用语文词为主,兼顾百科词,涵盖汉语常用词和汉外常用词两大类。除惯常
中国特色英语是指在中国环境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英语中出现了大量与中国特色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原语中本来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英语在中国也有了新的发展。本系列词典关注的对象即为此类词汇,分为《中国风土民俗汉英词典》《中国社会生活汉英词典》《中国文史艺术汉英词典》《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四部,每部收词约1万条。
《汉英词通》收录33万余条英语实用词语,是中国外文局资深翻译家周贻程先生集毕生翻译成果所著,以其独特的非常规性词语编纂,深厚的文字底蕴与可读性,全书不用查一个 生字 ,助人学英文,快速高效学得高水平英文,不失为一部实实在在的实用性词语大作。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问世即广受赞誉,被称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后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更作为国礼走出国门。第三版承袭“读者第一、注重实用”的编纂理念,紧随时代脉
该辞典项目是一部融文、理、工、农、医、经、法、商等学科于一体,兼有普通汉英词典和科技汉英词典双重功能的综合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对外展示中华语言文化的汉语学习工具书,还是推进汉语走向世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本词典是大型汉英成语工具书,对包含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的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进行整理、挖掘、阐释、翻译,是截至目前 为系统、规模 的汉语成语整理及翻译项目,也是对成语双语语料库建设的 尝试。本词典收编成语词目5万余条,总篇幅约700万字。按照以下体例进行编纂:词条,汉语拼音,语体信息,英语释文,汉英对照的词源(不是所有词条都有词源信息,有则给出)和例句。作为迄今为止 出版 规模的汉英成语词典,本词典将成为汉英翻译者、外国汉语爱好者、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者、典籍英译与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实用参考书,也是助推中华 传统文化“走出去” 重要的基础性参考书。 \\\"
《新世纪汉英词典》主要特色如下:1.收录全面,标注丰富。本词典收录条目超过6万,配例逾13万,规模在同类词典中位于前列。词目以常用语文词为主,兼顾百科词,涵盖汉语常用词和汉外常用词两大类。除惯常
荣列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 吴光华教授领衔倾力20余年打造 总字数约3500万 共列80余万条目,其中单字条目4万多,多字条目76万多 新词新语2万多条, 名言3万多条, 成语、习语3万多条 社会科学词汇36万多条,自然科学词汇40万多条。 涉及自然科学200余门,社会科学100余门 附录3个: 汉语拼音方案 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问世即广受赞誉,被称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后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更作为国礼走出国门。第三版承袭“读者第一、注重实用”的编纂理念,紧随时代脉
中国特色英语是指在中国环境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英语中出现了大量与中国特色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原语中本来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英语在中国也有了新的发展。本系列词典关注的对象即为此类词汇,分为《中国风土民俗汉英词典》《中国社会生活汉英词典》《中国文史艺术汉英词典》《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四部,每部收词约1万条。
。。。
\\\"本词典是大型汉英成语工具书,对包含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的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进行整理、挖掘、阐释、翻译,是截至目前 为系统、规模 的汉语成语整理及翻译项目,也是对成语双语语料库建设的 尝试。本词典收编成语词目5万余条,总篇幅约700万字。按照以下体例进行编纂:词条,汉语拼音,语体信息,英语释文,汉英对照的词源(不是所有词条都有词源信息,有则给出)和例句。作为迄今为止 出版 规模的汉英成语词典,本词典将成为汉英翻译者、外国汉语爱好者、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者、典籍英译与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实用参考书,也是助推中华 传统文化“走出去” 重要的基础性参考书。 \\\"
荣列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 吴光华教授领衔倾力20余年打造 总字数约3500万 共列80余万条目,其中单字条目4万多,多字条目76万多 新词新语2万多条, 名言3万多条, 成语、习语3万多条 社会科学词汇36万多条,自然科学词汇40万多条。 涉及自然科学200余门,社会科学100余门 附录3个:“汉语拼音方案”“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荣列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 吴光华教授领衔倾力20余年打造 总字数约3500万 共列80余万条目,其中单字条目4万多,多字条目76万多 新词新语2万多条, 名言3万多条, 成语、习语3万多条 社会科学词汇36万多条,自然科学词汇40万多条。 涉及自然科学200余门,社会科学100余门 附录3个:“汉语拼音方案”“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中国历史年代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