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考试大纲 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按现行有效的规范内容和历年考试真题进行编写。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篇为实战训练试题,每套实战训练试题的题量、分值、各科比例与考试真题的题型一致,有50%的实战训练试题是根据历年考试真题进行改编完成;实战训练试题内容的考点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并具有典型性;实战训练试题内容包括了新规范,如《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第二篇为实战训练试题解答与评析,对每道试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给出了计算依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评析部分给出解答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解题方法与技巧,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要领。 本书与《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技巧与题解》(第九版)互为补充,可供参加二级
本书从“压弯”和“剪切”两条主线分别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分析模型和本构关系。在“压弯”部分,重点讨论了“集中塑性铰”和“分布塑性铰”、“宏观截面模型”和“纤维截面模型”、“基于位移的单元”和“基于力的单元”,并就“受压约束效应”和“受拉刚化效应”展开讨论。在“剪切”部分,重点讨论了“共轴”和“非共轴”、“转动裂缝”和“固定裂缝”,并就“拉压耦合效应”和“拉剪耦合效应”展开讨论。本书适合从事结构工程研究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正式建设的城市深隧项目——武汉大东湖深隧工程施工技术与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工程主隧竖井、区间盾构、区间二衬、工艺结构施工及验收过程中采用的核心工艺、特制材料、定制装备、技术与管理创新,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方案对比、系统试验等。本书可为后续城市深隧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也可供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隧道建设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参考。
结构工程师法兹勒·汗(1929-1982年)用他开创性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为世界许多城市勾勒出漂亮的天际线。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通过在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建筑师布鲁斯·J·格雷厄姆(Bruce J.Graham)及其他合伙人的密切协作,法兹勒开发出了当今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体系:框筒、多束筒、巨型框架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所有这些新型体系都首先出现在由他本人负责的建筑项目中。法兹勒将技术创新与美学融为一体,通过结构逻辑确保建筑设计的完整性。他所负责的芝加哥约翰·汉考克中心和西尔斯大厦(如今依然是美国 的建筑物)是建筑造型和结构体系 融合的典范:优雅而富有极强表达形式的汉考克中心是以大胆且 效率的结构体系为基础而建造的;西尔斯大厦在塑造建筑空间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则得益于法兹勒为大体量建筑结构所提出的多束筒概念。
根据2020年11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CO?,占全国 碳排放的比重为51.3%。《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建筑领域低碳转型”,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未来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是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本书阐述了外的研究背景及基础,分析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构成及因子库的构建,详细论述了对建筑各阶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并对建筑装饰装修及装配式建筑碳排放计算进行了专题介绍;结合软件类型、软件设计等知识的介绍,论述了BIM、区块链在碳排放计算中的应用;整合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及软件设计,对东禾建筑碳排放软件及案例应用进行了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