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里头纯净、优美的东西。那些动人的清词丽句,可能从你童年的时候起,就一直在你耳边回响,直到今天。中国的古诗词,也是现代中国人需要的东西,因为它能够解除你深度的焦虑,抚慰你躁动的心灵。你可能会说,古诗词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已经是过去时了,但我要告诉你,古诗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古诗词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所蕴含的真挚体验,与你的心、你的世界,息息相通。读古诗词,对你而言,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古往今来,诗词中包含的某些情感的确未曾从我们的内心褪去。假如你成功过,大概不难体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份喜悦;假如你孤独过,当然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背后的苍凉感同身受。忙忙碌碌的你,有时免不了会有“长恨此身非我有,
《回家》是有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在《姑苏晚报》上开设十年的随笔专栏的精选结集,分“书香家园”“杏坛信笔”“文心之旅”三辑,每篇文章写的都是苏州的人与事。作者二十岁到苏州上大学,之后整整三十年都在这里度过。作者在序言中说:“作为苏州的管理者和服务生,我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见证着她如何从中国文化的宁静后院走向经济发展的前台,见证着她怎样从乡镇企业的创业到对外开发的领跑的全过程。”苏州是作者的精神家园,苏州的书画家、作家、教师、学子、运动员,有许多都是作者的朋友,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本书是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苏州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对自己精神家园的深情回望。
《李贺歌诗笺注》,原题《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撰,宋吴正子笺注,宋刘辰翁评点,刘朝飞点校,是现在可知最早的《李贺集》注评本。吴注与刘评本各自单行,后经元人合并刊行。吴注以简古著称,但保留宋以前《李贺集》异文甚多,足见李贺集旧本之貌。至刘辰翁评点,四库馆臣谓“惟评贺诗,其宗派见解,乃颇相近,故所得较多”。此书旧无善本,今整理者刘朝飞以常见的明天启本为底本,广收存世元、明、清及日本各钞本、刻本凡八种,及罕见的台湾地区图书馆藏元刻袖珍本、中国科学院藏明万历澄棻堂刻本等,并且参考存世《李贺集》宋蒙明清重要古本五种,对此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校订工作。如《马诗》“大漠沙如雪”此注评旧本多讹作“大漠山如雪”,今据注评本中之日藏室町时期钞本,及五种古本正之。又如《
本书是著名学者王力先生的代表作,是一本了解诗词格律的入门书,畅销多年。全书分为四章,依次为: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诗律、词律、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分别叙述了韵、四声、平仄、对仗等基本概念,以及律诗、古体诗、词的韵、平仄、对仗等,最后阐述诗词的节奏与语法特点,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大量以唐诗宋词、诗词为例讲述诗词的格律问题。此次出版增加了作者的另外三篇论述诗词格律的文章:诗律馀论、诗韵举要、词谱举要。一书,读懂古诗词的艺术之美、格律之美。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明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暂无内容简介。。。。。。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目前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杰出词人。他以杀敌报国、恢复失地为主题,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盼望统一和民族强盛的愿望,表达了高昂激越的战斗精神,以鲜明的特色成为豪放词的一代宗主。 辛弃疾一生写了六百多首词作,是两宋词人中数量较多的,同时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获得了时人与后人的赞赏、喜爱与模仿。辛词擅长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善于运用诗的比兴手法、句法格式。辛词尤其长于用典,活用诗词文中的成语,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使之不着痕迹地接近融合在词作中,不仅不显堆叠突兀,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使得辛词成为南北两宋歌词艺术之集大成者。辛弃疾对词体也进行了大量多样化、规范化的革新尝试,创建出独具一格的稼轩体词。 本书虽然只选了七十多首词,并不能接近反映稼轩词的面貌,但已
本书是在李敬一主编《休闲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基础上的改编。作者以“人情物趣”为主题,精心从唐诗的百花园中采撷了具有代表性的诗作80余首,时间上广泛涵盖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作者则既有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名家大家,也有捧剑仆、太上隐者等无名氏。总之,唐诗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以奇妙的诗作来描写人情物趣,抒发内心的独到体验,大多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通过作者的细致品读,带领读者在诗国中畅游,充分感受唐人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