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 0.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未察觉的世界:一座城市的自然志
    •   ( 858 条评论 )
    • [美]纳撒尼尔·约翰逊 著 , 新经典 出品 /2021-06-01/ 新星出版社
    • 一只游隼、一只松鼠、一只蚂蚁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路边银杏都 看 到了些什么?如果你懂鸽子的语言,你每天早上会学到什么? 在我们眼前,有一个未被察觉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起先只是与蹒跚学步的女儿一同完成的小小游戏,ZUI后竟发展为一本充满自然之趣和观察智慧的记录手册。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视角。我们观察得越仔细,世界就向我们展现越多的奥秘。带上这本书,从城市一隅的偶然发现,一步步亲近被我们疏远已久的自然。 一部现代自然写作的经典之作,也是一个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感人故事。 美联社

    • ¥44.25 ¥59 折扣:7.5折
    • 它们的性(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牛津博士王大可研究100种动物性行为,反思人类该如何爱、如何活?)
    •   ( 12584 条评论 )
    • 王大可 著 ,新经典 出品 /2022-07-18/ 新星出版社
    • 这是一本姿势搞笑、观点硬核的动物性科普。 梦想变性的鱼、热衷性爱外交的倭黑猩猩、浪漫且持久的刺舌蝇、容易被不爱的母鸭卡住的公鸭。牛津博士王大可用幽默笔调呈现105种动物千奇百怪的性与爱,反思人类该如何爱、如何活! 你会看到,在动物世界里忠贞可能很少见,出轨和偷情才是常态;宏观规则并不正义,弱势动物们就进化出种种见机行事的行为策略;动物并非 无性不欢 ,不渴望交配的大多数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强迫性行为很常见,可雌性也进化出了N种反抗性骚扰的方式 这些故事,通篇不谈人,却通篇皆是人。 为什么 正义 的规则背后遍是漏洞?为什么雌性在人类叙述中长期屈居弱势?当20%的雄性垄断80%的资源时,弱者该如何逆袭? 王大可藉由动物故事,让我们在大笑和恍然大悟间,以另一种视角思考了人类社会。 别忘了,人也是一种动物

    • ¥44.25 ¥59 折扣:7.5折
    • 生命是什么(附《我的世界观》)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科学元典
    •   ( 15689 条评论 )
    • (奥地利)薛定谔 /2018-06-3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薛定谔,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在当时的德语世界脍炙人口。同时他也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 薛定谔的猫 已经成为量子物理学中著名的问题,可以说家喻户晓。他所著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引导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直接导致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可读性。《生命是什么》另附薛定谔于晚年完成的《我的世界观》,是他一生的哲思精粹,中文版这一次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

    • ¥46.7 ¥58 折扣:8.1折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   ( 13699 条评论 )
    • 马丁·布莱泽 /2016-09-05/ 湖南科技出版社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 现代疾病 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 罪魁祸首 ?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 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 微生物朋友 ,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 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丁 布莱泽提

    • ¥36 ¥48 折扣:7.5折
    • 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自然文库)
    •   ( 323 条评论 )
    • Samantha Weinberg /2023-10-02/ 商务印书馆
    • 空棘鱼又被称为 长了腿的活化石鱼 ,一度被认为早在6500万年以前就和恐龙一起灭绝了。但直到1938年,一条空棘鱼在南非被无意捕捞上岸,世人才知道它们依然生活在地球上。这一物种的 起死回生 ,被看作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之一。科学界普遍认为,空棘鱼很可能是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重要过渡物种。本书以空棘鱼的发现、研究和保护为主线,介绍了这类 活化石生物 独到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它们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作者走访多国,深入调研空棘鱼发现始末以及后续影响,以小说般的文字描写,生动讲述了这场轰动一时的科学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波澜。当中有勤奋而勇敢、致力于寻找空棘鱼的科学工作者,有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不顾职业道德的媒体记者,有将空棘鱼看作国家私有财产的政界人士,有为了高额悬赏而蜂拥而上的海岛渔民

    • ¥49 ¥58 折扣:8.4折
    • 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自然文库)
    •   ( 7761 条评论 )
    • [美]艾米·斯图尔特 著,刘夙 译 /2017-01-01/ 商务印书馆
    •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 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 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 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 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受欢迎的嘉宾。

    • ¥46.9 ¥65 折扣:7.2折
    • 生命八卦:进化的代价(中读文丛)
    •   ( 141 条评论 )
    • 袁越 /2024-01-0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何时才有万能流感疫苗? 为什么胖子更容易得癌症? 商朝人的脑袋居然比我们的大? 男人的下半身也能思考? 恐龙是温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飞快的时代,病毒不停地进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对自身和其他生物的了解也不断增加。很多广为人知的知识与观念发生了反转,科学家研究得越深入,就发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不足。袁越利用自身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背景,将最前沿的科学新知以生动有趣的面貌传递给读者,启发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借鉴科学家的研究思路,辨别伪科学谣言,用科学的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

    • ¥40.1 ¥49 折扣:8.2折
    • 细菌世界历险记(国际儿童文学大奖优秀作品)
    •   ( 791 条评论 )
    • 高士其 著,酷威文化 出品 /2024-01-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细菌世界历险记》是一本充满奇趣与科学知识的文学作品。 本书分为 科学童话 科学小品 科学趣谈 三部分内容。主人公 菌儿 是万千细菌世界中的一员,作者用拟人化的口吻、风趣幽默的语言,以DI一视角为读者介绍了细菌家族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点,带领读者进入神奇的细菌世界,全面了解关于细菌的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浅显易懂且乐趣横生。

    • ¥31.04 ¥39.8 折扣:7.8折
    • 万物灵长(登顶亚马孙科学类图书!)
    •   ( 585 条评论 )
    • (英)亚当·卢瑟福 著 ,新经典 出品 /2023-07-11/ 南海出版公司
    • 《我们人类的基因》作者蕞新力作。 ********************** 一直以来人类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但我们真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们真的与其他动物不同吗? 《万物灵长》是一趟重新认识地球生命的旅途,将刷新我们对自我与自然的认识。在这里,不止我们人类能生火造物、使用工具。在这里,蟾蜍会打坐,老鼠会后悔,蘑菇会求偶。 《万物灵长》也讲述了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揭示了进化如何使我们复杂、矛盾而独特。

    • ¥36.75 ¥49 折扣:7.5折
    • 脆弱的物种 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 刘易斯·托马斯 作品 经典新译 尹烨译作 医学科普读物 中信出版社
    •   ( 140 条评论 )
    • 刘易斯·托马斯 /2024-01-15/ 中信出版社
    • 《脆弱的物种》是刘易斯 托马斯的最后一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收录了他创作于1984 1992年的演讲稿和未发表的文章,是他作为一代医者的毕生思索。 第一部分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反思医学的教育和发展,呼吁人们正视医学中的无知,重视基础研究,这也是他一生的两个关切。 第二部分涉及更普遍的问题 疾病、药物滥用与老龄化,主张现代社会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改善卫生条件,扩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 第三部分从专业以外的视角谈自然、心智与未来。 第四部分可以被称为托马斯的告别寄语,由一个大胆的设想作为主线:地球有思想吗? 通过对 合作 、 沟通 和 联系 三个主题的讨论,托马斯得出了颇为幽默的结论:生命在于合作,万物皆有联系,未来亦当如此;如果地球真的有思想,其注意力很可能会投射到多样性远超人类的甲虫身上。 刘

    • ¥43.5 ¥58 折扣:7.5折
    • 给青少年讲脑科学
    •   ( 231 条评论 )
    • 闫天翼 /2022-12-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给青少年讲脑科学》整理和借鉴了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北京理工大学闫天翼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主要介绍了大脑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脑的基础知识,以及脑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兼顾趣味性和科学性,《给青少年讲脑科学》使用了类比手法,将大脑的知识变成了大家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既可以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 ¥41.2 ¥55 折扣:7.5折
    • 生命是什么 (外一种:心灵与物质)(世界科普名著译丛)
    •   ( 777 条评论 )
    • 薛定谔 /2021-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包括薛定谔的两篇著名演讲,是20世纪有影响的科学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生命是什么?》用物理学的观念探讨了生物体遗传现象的本质,对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心灵与物质》结合东西方的古代哲学思想,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的位置,以及心灵在道德中的角色。

    • ¥38.8 ¥46 折扣:8.4折
    • 给青少年讲生命科学
    •   ( 292 条评论 )
    • 刘锐 /2022-1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生命起源于一锅汤? 恐龙究竟是如何灭绝的? 什么控制着人类寿命的长短? 如何给基因动手术? 我们真的能战胜病毒吗? 《给青少年讲生命科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从生命起源、进化论到细胞学说、DNA螺旋结构等生命科学发展史上重大科学发现,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生物学前沿知识。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展示了生命科学之美,精彩的科学家故事传递着人文和科学精神。 通过这本书,我们探索了生命,理解生命是一部多么复杂、精妙和高效的机器。你会赞叹造物主的神奇,也会重新认识生命。 读者定位中小学生,全书知识是中学生物学科的重点板块,可以作为中学生物的入门预学读物和课外拓展阅读。 强烈推荐给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8-120岁的 少年 。

    • ¥41.2 ¥55 折扣:7.5折
    • 剥开鸟蛋的秘密(自然文库)
    •   ( 1182 条评论 )
    • Tim Birkhead /2020-06-01/ 商务印书馆
    • 这是一本由外向内、从形状到颜色、从博物学到微生物学,深入探索鸟蛋秘境的 旅行指南 。鸟蛋的形成始于一颗卵子,随后是受精卵的产生和发育,接下来鸟蛋成形、产出,直到雏鸟出壳,鸟蛋这一生命阶段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书以历史上收藏家对崖海鸦蛋的痴迷与狂热作为开篇,以生动的笔触回顾了鸟蛋与人类生活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数百年来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当排除了种种猜测与假说之后,人们发现鸟蛋的神奇绝不仅仅体现于它们的精巧外形而已。基于数十年的野外观察,鸟类学家伯克黑德将缤纷各异的鸟蛋呈现于我们面前。通过图解严谨的科学实验,伯克黑德阐释了它们独特的外形和构造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小小一枚鸟蛋,实际上是在多种自然选择的压力之下形成的完美产物。

    • ¥43.3 ¥60 折扣:7.2折
    • 新知文库154·树懒是节能,不是懒! 出人意料的动物真相
    •   ( 635 条评论 )
    • [英] 露西· 库克 著,黄悦 译 /2022-11-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从古至今,神奇的动物故事一再被传诵,人们相信亚里士多德以及迪士尼笔下的动物叙述,即使其中有不少谬误。比如,鳗是从沙地里生长出来的,燕子在水底冬眠,等等。动物学家、本书的作者露西 库克走遍全球寻找奇珍动物,发现被误解的动物及其故事总是掩盖了令人感到意外的真相。而探寻过程也不乏令人捧腹大笑的时刻:她往往是在追逐土狼、偷窥企鹅或是跟踪喝醉的驼鹿之际,才挖掘出了这些神奇真相。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树獭如何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便便,蝙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加入同盟国。你还将发现,无论多冷僻的理论都有其真实的成分。常人认为偷懒、愚钝的树獭,其实是节能生活的典范,露西对树獭的爱促使她成立了树獭观赏学会,她们提出的口号就是 快速被远远高估了 。

    • ¥45.3 ¥59 折扣:7.7折
    • 寄生之谜
    •   ( 222 条评论 )
    • 日本目黑寄生虫馆 编 [日]大谷智通 文 [日]佐藤大介 图 /2023-08-01/ 新星出版社
    • 说到寄生虫,你会想到什么?是小时候吃过的打虫yao、某个令你毛骨悚然的新闻,又或是脸上让你苦恼的螨虫? 不妨暂且摘下有色眼镜,以客观的角度深入了解这群神秘的生物,以及它们与宿主间的 爱恨情仇 : 绿带彩蚴吸虫会钻进蜗牛的触角里,伪装成鲜艳的毛毛虫,等鸟儿把蜗牛吞到肚子里以后,便可以跟着鸟儿一起遨游四方; 鲸虱不会游泳,但可以牢牢地扒在鲸鱼背上,和鲸鱼一起完成上万公里的洄游,在大海里乘风破浪; 弓形虫会影响老鼠的神经,让老鼠反而被猫尿的气味吸引,上演一出 老鼠爱上猫 的好戏 50种寄生物上演生存大戏,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微观世界。寄生,是为了活出精彩!

    • ¥37.35 ¥49.8 折扣:7.5折
    • 倾听大自然:植物世界的智慧与幽默
    •   ( 240 条评论 )
    • 刘勇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土绿化的主要材料,也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植物、爱护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本书以幽默对话并配漫画的方式,讲述了植物生长发育和栽培的知识,介绍了林业特点,宣传了环保理念。

    • ¥43.5 ¥58 折扣:7.5折
    • 心血运动论 科学元典
    •   ( 252 条评论 )
    • (英)哈维 /2020-12-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国医生哈维(1578-1657)在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 》,他在书中总结了自己的研究,用大量的实验材料论证了血液循环的理论。尽管现代我们都知道血液通过动脉和静脉在全身进行循环,但这种认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哈维之前,多数人相信古罗马盖伦的观点,认为食物被人体吸收后在肝脏中转化成血液,通过动脉和静脉血管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被人体吸收。哈维通过解剖和实验证实了血液循环的理论。血液循环理论的确立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 ¥38.6 ¥48 折扣:8折
    • 神奇的花园(自然文库)
    •   ( 484 条评论 )
    • Ruth Kassinger /2020-08-01/ 商务印书馆
    • 一位堪称 植物杀手 的园丁,因为内心不安而开始学习植物科学。在这段旅程中,作者回溯了关于植物种种神奇之处的发现史:从富有传奇色彩的 植物羊羔 ,到古希腊博物学者的争端,再到17、18世纪欧洲科学家们如何排除迷信和无知,奠定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基础;她拜访了追求*和新奇的园艺师与科学家,目睹种种奇观:1吨重的南瓜、完全黑色的矮牵牛、四米多高的用作生物燃料的草,以及*通过光合作用存活的动物 海蛞蝓。借助这段丰富多彩的旅程,作者展示了植物生长机制的方方面面。*终,她将对植物的理解带到自己的花园中,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株什锦树,并学会修剪树枝以促进其萌芽。

    • ¥49.1 ¥68 折扣:7.2折
    • 恐惧的本质:野生动物的生存法则(科学新视角丛书)
    •   ( 81 条评论 )
    • 【美】丹尼尔·T.布卢姆斯坦Daniel T. Blumstein) /2023-03-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恐惧,历经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生存和繁衍。当面对恐惧时,人类与其他物种常常有着相似的行为。例如在听到一阵雷鸣或烟花声后,狗或猫会明显地颤抖或躲藏起来,而这种行为也会发生在儿童身上。然而,恐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应对恐惧,是否可以从动物身上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本书作者30多年来曾多次前往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冲浪场、季风前蒸笼般的印度森林、科罗拉多、黄石国家公园等地,深入研究跨物种生物恐惧的进化起源和生态背景,并向由大学学者、政策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更好地了解人类在面对风险时如何制定新的策略而不再产生恐惧。完全没有风险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意识到为什么恐惧成就了我们人类,以及如何通过克服恐惧,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我

    • ¥48.3 ¥59 折扣:8.2折
    • 昆虫记
    •   ( 678 条评论 )
    • (法)法布尔 /2019-10-01/ 哈尔滨出版社
    • 本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以无比的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它是一部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学巨著,是世界公认的青少年科普经典,更是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昆虫,而是站在昆虫的角度反观人类社会,表达出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他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他 法布尔拥有 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

    • ¥49.8 ¥49.8 折扣:10折
    • 刺猬、狐狸与博士的印痕:弥合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裂隙(自然文库)
    •   ( 1048 条评论 )
    • Stephen Jay Gould /2020-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探讨了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用狐狸与刺猬形象的比较提出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关系的核心意向:和而不同、紧密联系。本书从对比康拉德 格斯纳《动物志》中的狐狸和刺猬形象开始,讨论伊拉斯谟对阿尔奇洛克斯箴言的引用: 狐狸有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从而引出对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关系的看法。科学的诞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它与人文领域*初的冲突,早期博物学家尼希米 格鲁和约翰 雷也曾对以格斯纳和阿尔德罗万迪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传统提出严正的批评,但是,正如牛顿的名言 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并非相互对立的,海克尔、纳博科夫、塞耶、艾伦 坡的实例恰恰证明了学科融合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 ¥46.9 ¥65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