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分子生物学的关键性著作,作者薛定谔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薛定谔颠覆性地提出生命以 负熵 为食的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开启了 生命即信息 的认知革命。内容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和思想界,被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西蒙尼认为 是我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引人注目的哲学家 。
科学真有趣系列图书是韩国首尔多个学校的科学课老师一起撰写的科普读物。本书是用漫画的方式,通过三位小学生小智、大雄、索儿以探险的形式告诉读者小朋友们微生物的相关科普知识。从能引发身体疾病的微生物开始,到厨房中的微生物、食物保存中的微生物、垃圾处理中的微生物等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再告诉小读者们如果没有微生物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后让小读者们了解到不要认为细菌是应该被彻底消除的,要学会与细菌共存。 本书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放大到我们眼前,让小朋友们读有趣漫画,学严谨科学,知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世界。
《人体是如何运转的》 我们都知道,人要想活下去,每天须从食物中摄入适量的能量、营养以及其他人体必需的物质。可是这一切是如何完成的呢?为什么食物中的物质能转化成人体所需的东西呢?人体是由什么构成、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人为什么会出生,为什么会长大,为什么会变老,又为什么会死亡呢?为什么男生可以站着撒尿而女生不能?人为什么要长成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眼睛能够看到东西而嘴巴不能?为什么耳朵能够听到声音而头发不能?为什么鼻子可以闻到气味而手指不能?为什么人和动物可以行走而植物不能? 快戴上3D眼镜,和我们一起开始人体发现之旅吧!
《生命之秘》第二辑所有篇章均选自近四年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的 Interesting科普征文大赛活动 的优秀获奖稿件。《生命之秘》希望通过生动的科普知识和有趣的文字,向广大青少年、非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和对生命科学有兴趣的民众传递生命科学所蕴含的无限魅力,让更多的人释放对科学的热情,对生命的赞美,激发大家爱科学、学科学的主观能动性。全书共包含26篇科普文章,按照内容分为5个章节 动物 大自然的精灵 、 植物 叶绿素文明 、 微观世界的公民 、 转基因之辩 、 生物技术与健康生活 。各篇文章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故事,从虎鲸的故事到雪豹的生活,从穿山甲公寓的老板犰狳到慢慢长夜里的海洋生物,从诗经中的植物到四月雪花,从舌尖上的Wasabi到谁动了我的荚果,还有癌细胞、红细胞和蛋白质纷纷自述自己的
根据海洋中的大自然的特点,编绘了动植物四季生活的画卷,并能通过精美的画面,让幼儿了解到海洋中四个季节的特点,植物、昆虫以及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是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知识储备,也让家长能够在孩子问无数个为什么时,做出*准确的回答。
《生物演化与人类未来》是著名科学家殷鸿福院士的一部科普作品。本书主要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对不同地层发掘出的化石进行介绍,引出了生物演化的秘密,将一部波澜壮阔的生物史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地娓娓道来;后一部分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分析了生物进化的特点、总结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并提出了人类未来进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人类的DNA链中,有一个基因 为引人注目。 这个基因的功能是保护我们免遭癌症的侵害。它的名字平凡而简约——p53,它持续不断地扫描我们身体内的细胞,确保它们在生长和分裂的时候,不会发生错误。如果一个细胞在分裂阶段出现了DNA复制的错误,p53基因就会发挥功能,阻止这个细胞继续分裂,并将其修复,再继续分裂。如果该错误无法修复,这个顽劣的细胞就有失控增殖的危险(罹患癌症的机理),此时,p53基因就会启动 程序。如果p53基因自身没有受损,或其正常功能没有受到阻碍,癌症就无法发生。因此,p53成为研究癌症不可回避的基因。 《抑癌基因》一书科学而详尽地讲述了发现这个基因的故事,进而阐述了人体细胞癌变奥秘的核心。 休·阿姆斯特朗编著的《抑癌基因》不是一本毫无生气地引用基因的教科书,而是结合实例,选取真实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起源、繁盛与灭绝,见证了无数次海陆变迁,这些都记录在了我们脚下的岩石地层与化石之中。《我看见沧海桑田》通过讲述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发现与故事,管窥地质历史中稍纵即逝的若干瞬间,并以此展示地球曾经历的,较为波澜壮阔、超过时空、超过一切眼界的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