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佛教,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很主要的三个精神传统,共同关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身心的文化取向,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佛教在其中的形成、绵延和影响。净土开出的莲花,根源于古老的印度文化,延展出中国、东亚和世界的繁茂枝叶,开放出多姿多彩的信仰与艺术之花,结出了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硕果。陈引驰、苏畅著的《莲花净土(佛教的彼岸)》便是介绍佛教的一本书,它介绍中国佛教的源流、特征、仪式、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老虎滩、棒棰岛、星海、老鳖湾、旅顺口、大黑山,大连的民间传说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书分为风物传说、海的传说、民俗传说、人物传说四个部分,故事生动有趣,富有浓郁的辽南地方特色。 “品读大连”是以“记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风物”为主旨,融历史性、资料性、知识性、文学性、故事性等为一体的大连城市文化系列图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检测》是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整本书阅读单元指定阅读 图书《乡土中国》的配套教辅产品,旨在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准确领会经 典作品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本书立足学生实际,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为出发点,以激发阅读兴趣、实现深度理解 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需求,精心设计方法指导、拓展延伸、批注质疑、 合作探究、文化参与、报告展评等环节,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本经典著作的意义。 全书既包括《乡土中国》这本学术经典著作的内容,又有对作者生平、学术写作 背景的详细介绍,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同时,精选相关群文阅读 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附有的高考题目,把著作内容和高考考查点紧密结合,学以 致用。 总而言之,本书以学生的视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马一浮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精研儒佛道、打通文史哲,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一位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本书着重介绍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学术活动及个人生平,将其儒学思想定位在 “六艺论统摄下的现代‘新经学’”,系人物传记与个人学案的融汇和升华,既能全面理解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又能纵览其全幅生命。
《亳文化 江淮沃土繁衍的生命奇葩》基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对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即历史风流人物、地域民俗风情、民间神话传说、地方戏曲艺术、文化旅游展拓、城市精神建构,全面叙述了亳州文化的方方面面,详尽展示了亳州文化的革新、改造、转换、发展,呈现了亳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弘萃通远、亘古隽永、温雅畅融。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以期对亳州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有所启迪、剖析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