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素材取自国外近年来工程管理各个领域的经典教材、著作、论文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容涉及工程管理各领域当前理论及应用现状和□□进展,还包括专业英语翻译、国际论文发表以及国际会议交流等方面知识。本教材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可读性好,是学习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实用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士及其他有兴趣人员的学习参考读物。 为更好地支持相应课程的教学,我们向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提供教学课件,有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系,邮箱:jckj@cabp.com.cn,电话:(010)58337285,建工书院https://edu.cabplink.com(PC端)。
.
本套丛书根据行业标准《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标准》CJJ/T225-2016要求,系统阐述了自来水生产工、化学检验员(供水)、供水泵站运行工、水井工、水表装修工、供水调度工、供水客户服务员、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供水)、供水管道工和变配电运行工等10个供水行业重要岗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及现代专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供水行业调研成果,融汇了作者们多年实践经验的精华。我们相信,随着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必将对全国供水行业职工的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 ,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减少对人的依赖 ,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 ,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智慧建筑运维技术概述、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运维技术、给排水及生活热水系统运维技术、供配电、照明和电梯系统运维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运维技术、建筑能源系统运维技术。
《BIM设备综合实务》为BIM系列教材之一,前序教材有《BIM土建综合实务》。本书共分5个学习情境:BIM模型的创建准备、BIM 暖通空调建模、BIM给排水建模、BIM电气系统建模以及模型的深化设计。全面介绍了建立项目文件、暖通系统BIM建模、生活给排水系统BIM建模、消防给水系统BIM建模、电气系统BIM建模、碰撞检查以及管线综合的方法与步骤。本书以真实工程 本校新校区图书馆为案例,以任务为导向,将完成任务的过程按照 能力目标 任务书 工作准备 任务分析与实施 评价反馈 能力拓展 作为整体学习的主线,借助Revit软件,使学生在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时,有效掌握每个任务的步骤及要求。
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1 N 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而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配套政策也将围绕以上意见及方案陆续出台。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住建领域各级政府部门对 双碳 知识的需求量呈井喷式增长。关于住建领域碳中和碳达峰的现状是什么?实现途径有哪些?目前从政策与趋势、方法、标准、工具和系统、以及路径、模式和经验,需要站在国际视角下、立足国内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梳理,进行 理论讲解、多角度的政策解析和生动的企业实践,重点关注理论方面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工具,重点关注政策推动方面的 着力点 ,实际成效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力求为读者展现住建领域碳
本书根据《混凝土结构 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 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2G101-1、《混凝土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 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2G101-2、《混凝土结构 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 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桩基础)》22G101-3三本 图集以及现行 的标 准、规范编写而成。本书主 要内容包括:平法钢筋下料 基本知识;基本公式;楼板 钢筋下料;梁板式基础钢筋 下料;柱钢筋下料;剪力墙 钢筋下料;框架梁钢筋下料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 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 求简明、清晰地为广大学习 者提供实用、高效的方法。 本书内容系统、细致、 详尽,同时附加的相关联的 算法实例便于读者加强理解 。可供结构、管理、施工、 造价人员以及相关大中
本书以智能建造技术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场景式设计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形式,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相关技术包含:BIM技术、数字孪生模型技术、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装配式建筑、低能耗被动房建筑、建筑机器人、施工机械、智慧工地管理等,通过新技术在建筑工程场景中的导入,为学生架构起代入式的真实体验,更符合新专业转型要求和更合理的教学培养方式。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培训类教材。
《建筑概论》(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的,本书由共6章,分别是:建筑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及城市及居住区规划简介。本书的特点是着重于建筑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建筑;影响建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建筑物是如何设计、落成的;建筑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等。本书的建筑构造部分强化了构造原理的内容;弱化了构造的具体做法。 本书是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学知识的*基本的教程,无论是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还是从事建筑管理工作,都会有所裨益。
本书以清晰明了的学习线索串联丰富的案例图解,使读者能够轻松跟随本书结构,沉浸式系统学习建筑设计形式语言。 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研究与实践经验,对建筑学中经典建筑形式语言的 解构 与 重构 。本书分为形式基本元素与性质、形式组织的基本原则、形式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主要部分,带读者从设计词汇、语法、应用三个层面逐步走进形式语言的语境,开始建立抽象理解世界的思维,从此在设计中开始把握 美 的规则,不再受限于捉摸不透的 感觉 ;注重想法的形式转译,用可度量的形式表达不可度量的意义;建立设计 大局观 ,整体把控设计而不是只关注细节。 本书可作为建筑专业及相关设计专业学生、从业者系统了解与学习建筑设计形式语言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其他领域人士了解建筑学的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