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介绍了柔性传感材料及其结构应变监测的发展概况、压阻/压电型应变传感材料研制与智能性能分析、锌基压电/压阻复合传感器材料研制与智能性能分析、静动态双模式柔性智能应变传感器组装及传感器性能分析、微带贴片天线应变传感器制作、模拟仿真及基于天线传感器结构复杂应变监测效能,系统评价基于柔性传感器件对复杂结构随形监测、多向应变感知效能、脱粘缺陷检测及应变劣化预警可行性,实现基于多模式柔性传感器件对复杂结构劣化主动预警效能。 本书可供从事智能材料研发、生产单位以及结构应变监测开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与参考用书。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书是全文强制性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材料;4、设计;5、施工及验收;6、维护及拆除。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本书是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规划教材,教材内容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建材装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相关教学标准相配套。 本书内容主要沿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展开,包括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的工艺特点、主要设备的组成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日常维护等。全书共分为7个项目:水泥生产的原料与燃料,主要讲述原料与燃料的种类、性质;原料的破碎,主要讲述破碎基本工艺和破碎机械的结构;原料的预均化,主要讲述预均化堆场的堆料及取料和预均化设备;生料制备,重点讲述立磨系统、辊压机粉磨系统;熟料煅烧,主要讲述预热器和分解炉、回转窑、第三代和第四代箅式冷却机、多风道燃烧器、煤粉制备系统及余热发电系统;水泥粉磨,重点讲述辊压机、立磨系统及高效选粉机;水泥包装与散装,介绍了水泥包装和散装工艺及主要设备。 本书既可
本书通过图解的形式,列举出了装饰装修中所用的各种材料与施工工艺,指出了装修污染的根源与防治方法,详细表述了这些材料的名称、特性、价格、污染系数与使用范围等内容,着重讲解了各种材料的选购方法与污染源识别
本书基于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从平滑均匀的平面基底上生成纳米液滴人手,进一步研究了具有较复杂微结构基底上纳米液滴的成核与生长机制,围绕纳米液滴的成核、生长机制和各特征参数,采用先进的溶剂交换实验技术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等先进科学检测设备,通过大量系统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分析、过程仿真和相关应用性研究等,获得了纳米液滴成核、生长的基本规律,找到并验证了影响纳米液滴接触角、湿润性和形状尺寸等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特点,深入探讨了表面聚合物微结构以及微纳米级液滴在光学特性、涂层防腐、快速微萃取等方面的应用性。 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供力学、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理工科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标准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配合比设计;6.结构设计计算;7.构造及构件规定;8.结构构件抗震设计;9.生产与施工;10 质量检验和验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JGJ/T 12—2019,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原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2006和《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同时废止。
想在园艺方面大施拳脚却受困于空间不足?想改造庭院环境却不知如何搭配、造景? 藤蔓植物和墙面灌木是大自然展现“垂直园艺”艺术的直接体现与馈赠。本书以藤蔓月季和蔓生月季为主,详细介绍了多种多样的藤蔓植物和墙面灌木的基本信息,还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挑选、种植和修剪造型等方面的方法,让读者充分了解“垂直园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翻开本书,找到让狭小庭院变身成令人惊叹的垂直花园的方法吧。相信本书将会是你园艺书苑中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
本书横跨建筑、森林资源管理、遥感等学科,目标是依据ICOMOS拟定的对于古木建筑的维修纲领为基础,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为实例进行大木构件的材积估算方法的模型的建立,对大面积范围内的古木建筑的大木构件的材积进行快速预测。进而,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修复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为我国古建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建筑材料检测》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现行建筑材料技术标准;材料常规检测的主要仪器、检测环境、检测步骤、检测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钢材、焊缝、混凝土、烧结普通砖的无损检测;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原始记录和报告的编写。本书根据现行新国家标准和执业标准编写,书中内容与工程联系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建筑材料检测》一书可作为土建行业从事材料检测及相关专业的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本科、高职土建类相关专业教材。
现批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为**标准,编号为GB55016-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土木工程材料:人类文明的印记》以知识性和科普性为主,以土木工程发展历程中常见材料为主线介绍,突出介绍以此材料为主形成的土木工程、建筑代表作,和对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影响,强调材料的社会特性,同时介绍材料的形成,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对于新材料,合成材料,还要结合其造价分析其可适用性。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研制》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制了系列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提高沥青成品料的生产质量和效率,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环保问题。该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结构;各系列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的特点、组成、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技术参数及设备优势;沥青旧料再生拌合设备的特点、组成、主要性能指标及主要技术参数;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前准备、故障的判断与处理及拌合站的管理。该书从实际应用出发,详细阐述了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环保型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及沥青旧料再生拌合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及应用;强调设备开发使用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突出节能与环保技术。 《间
《装配式建筑装饰材料与应用》结合装配式装修流程,按照装配式装修整体解决方案所包括的八大系统 集成卫浴系统、集成厨房系统、集成地面系统、集成墙面系统、集成吊顶系统、生态门窗系统、快装给水系统及薄法排水系统的主线,对每个系统中涉及的建筑装饰材料进行系统梳理,以节约、智能、环保、低碳和绿色装修作为高目标,为充分迎接装配式装修时代的到来做好行业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装配式建筑装饰材料与应用》计划48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训16学时,可作为职业教育高校学生的教材,同时也为装配式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较全面的参考。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书是土木工程学科砌体结构方面关于加气混凝土砌体墙抗震性能分析的研究专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不同构造措施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承重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探讨了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承重墙抗震性能的因素等问题。
FRP-混凝土-钢双层空心管柱由内层钢管、外层FRP管和二者之间填充的混凝土三部分组成,这种新型组合柱能充分发挥FRP、混凝土和钢管三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受压和耐久性能,可用于水利、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领域。 为了给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方柱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其在易腐蚀环境等恶劣条件下的工程应用,《FRP-混凝土-钢双层空心管柱受压试验及理论模型》进行了FRP-混凝土-钢双层空心管柱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FRP-混凝土-钢双层空心管柱轴心受压试验概况、轴心受压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偏心受压试验与承载力计算方法、结论与展望等。
本书介绍了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墙体材料等。
吴瑜、魏保兴主编的《建筑材料(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教学大纲编写,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胶凝材料、骨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砌筑材料、防水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每章设学习目标、情境导入以及相应的练习题,将建筑材料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符合当前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特点。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水利类、建筑类、工程管理类等专业的教材,同时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供有关施工、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混凝土工艺学实验》结合高等学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要求,着重介绍了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的实验方法。内容共分为7章,主要包括实验通用守则及数据处理、胶凝材料试验、外加剂试验、骨料试验、砂浆试验、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试验。本书配套理论教材为《混凝土工艺学》,两本书在理论和实验部分侧重点有所不同,建议读者结合使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对于建筑材料方向师生和混凝土行业的工作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详细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重点及施工工艺流程。全书共 4个模块、36个任务,模块 1是装配式主体施工,包含 15个任务,主要讲述叠合楼板安装、楼面钢筋绑扎、楼面现浇层混凝土浇筑、叠合梁施工、预制剪力墙、预制阳台施工、叠合阳台板施工、搁置式楼梯、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叠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内容;模块 2是装配式细部节点构造,包含 11个任务,主要讲述预制外墙构造缝施工、外墙缝排水管安装、后浇节点钢筋绑扎、后浇节点模板安装、后浇节点混凝土浇筑、内墙拼缝处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大层高 PC柱分段预制等内容;模块 3是支撑与围护体系,包含 8个任务,主要讲述独立式三脚架支撑与拆除、外挂架作业平台安装、外挂架作业平台提升、装配式临边防护、叠合墙模板支撑、叠合梁支撑、预制柱支撑等内容;模块 4是
本书是全文强制性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材料;4、设计;5、施工及验收;6、维护及拆除。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2年4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