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本书针对初入钢结构工程施工从业者的特点,从识图的基本知识和钢结构施工图中的符号出发,结合钢结构的特点,将内容分为3章:结合国家标准先从钢结构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和常用专业符号讲起,让初学者对施工图的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入门;第二章结合标准图集从钢结构较为常见的结构类型出发,结合实例一一详解;第三章提供了较为常见并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设计施工图实例,实例本着简单、全面、实用的原则,力求使读者学以致用。 本书通俗易懂,实践性强,适合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钢结构从业者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人员。
杨维菊编*的《建筑构造设计》一书共22章,分 上、下两册阐述。上册讲述了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 本原理、构造方法与使用材料,共10章,即建筑构造 设计概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层、地坪及阳台 雨篷,楼梯、坡道及电梯、自动扶梯,门窗构造,屋 预构造,变形缝的设计与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建筑 防震设计。下册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民用建筑构造的 一些特殊问题,共12章,即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 建筑声学构造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构造设计,太阳能 的利用,高层建筑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建筑幕墙构 造,大跨建筑及其构造,天窗的设计与构造,建筑工 业化,轻型结构构造,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构造。 以上内容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并插 入了大量工程构造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可作为高校建筑学、
李国强、黄宏伟、吴迅、刘沈如、孙飞飞*的《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第4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是根据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的,此次修订是在第三版基础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结构领域新规范、新标准及实际教学改革要求完成的。 荷载是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也是着手工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概率可靠度方法已成为各类工程结构(房屋、桥梁、地下建筑、道路等)设计的理论基础。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工程结构各类荷载的基本概念及其确定方法以及结构可靠度的设计原理。全书分3篇13章,**、2篇主要内容有:荷载类型、重力、侧压力、风荷载、地震作用、荷载的统计分析、结构抗力的统计分析、结构可靠度分析、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法等;第3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入门/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共11部分,278个小单元,每页都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独立成章,并搭配易于理解又轻松诙谐的插图。书中讲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相关知识。首先从建筑物的总体样貌的话题开始,接着讲述了钢筋及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述了结构骨架、地基、基础、钢筋、浇筑混凝土、防水、门窗、内外装修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入门/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不论是整体结构的介绍,还是细节上的构造说明,都有详尽的图文描述,内容丰富,概念清楚,且通俗易懂。对于初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读者尤有参考价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入门/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可供土木工程人员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和施工现场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进行教学参考之用。
本文依托于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规范和标准,从隔震概念、原理、以及隔震设计、施工、检测、维护等多角度出发,选择隔震常见及热点问题,对该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特色一:本文采用一问一答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快速帮助做过以及没做过实际隔震项目的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项技术。 特色二:本文针对每一个隔震问题均利用实例或规范进行了扩充解答,使其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特色三:本文从隔震原理、设计、施工、检测、维护全方面出发,较为全面的对隔震技术进行了梳理。
本书共5章6个附录。第1章简单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第2章为隔震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第3、4章主要介绍了隔震设计实际操作内容一级用 YJK软件如何进行设计,并介绍了一个实际的工程案例,第5张介绍隔震设计 需着重注意的问题,附录中列出了做隔震设计的一些常用资料,便于大家 查阅。 本书可作为隔震设计人员的入门参考书。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习题集及题解/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教学参考书。全书分为四部分,*部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包括10章内容;第二部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包括4章内容;第三部分为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第四部分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书中试题类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所有题目均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适合自学。6套模拟考试题涉及了比较经典的考试题型,常见考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为便于考研学生的需要,《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习题集及题解/普通高等教育“
《城市隧道管理与养护手册》以《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为基础,结合城市隧道管养实践经验总结,细化完善形成手册。对管养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由公司自行承担的工作,做到工作内容清楚(有哪些工作要做)、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开展的程序)、管理有章可循、技术有案可鉴、问题有径可诉、结果有据可查,使管养单位做到管养内容明了、验收内容清楚、验收方法明确、结果处理要求具体。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多年结构设计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以工程实例分析讲解为满足建筑功能、造型要求时,结构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影响建筑功能、破坏建筑效果的阶段上,而应该提高一步,通过研究结构细节设计,比选各种应对策略,优化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并成就建筑之美。本书分共分5章:追求精细的结构设计、地下车库连续停车概念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装配式建筑作为动建筑业向绿色化、节能化、标准化、工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党中央、国务院和住建部也明确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推进路线,由此大大推动和加快了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中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本书即在此背景下编写而成。本书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着手,主要围绕钢结构制作和施工的特点,并参照相关现行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标准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实践,对装配式钢结构的基本概念、专业基本知识、制作与施工进行了详细讲解。全书共分八章二十五节,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可供钢结构制作和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钢结构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使用
庄伟、谢俊、邬亮编*的《轻型门式刚架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按GB51022-2015编写)/新概念建筑结构设计丛书》为《新概念建筑结构设计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与CECS 102: 2012比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摘录;轻型门式刚架房屋厂房设计(8t 5t-F3t);轻型门式刚架房屋厂房设计(不带吊车);轻型门式刚架房屋厂房优化设计;门式刚架常见问题问答。本书将结构设计理论、规范、软件应用和施工图绘制实际工程联系起来,使软件初学者尽快入门和提高。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年轻结构工程师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自2014 年起,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在中国快速发展,获得批复的处置规模占到了全国25% 以上,但水泥窑处置的废物类别中,一般都不包含医疗废物(HW01)。 2020 年,发生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病毒疫情,产生了大量的疫情医疗废物,原有的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厂不足以满足需要,很多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水泥窑作为政府的备选设施,随时待命,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医疗废物提上了日程。 水泥窑协同处置医疗废物,具有环保排放优、处置量大、可以随时启用等优点,可作为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应急备选设施。但大多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缺乏相应的医疗废物(HW01)相关知识和处置经验,不敢轻易涉足医疗废物(HW01)处置。 《水泥窑协同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关键要点40问》以医疗废物(HW01)的特性为出发点,通过对医疗废物(HW01)特性、处置要
对科技部 十二五 课题 村镇低碳型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崔家春、安亚东汇编形成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集成技术设计图集》。本图集在总说明中详细给出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主要鉴定与加固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展示,分别给出鉴定、加固验算过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构造详图等。希望本图集的出版能为我国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本书围绕钢-混组合梁桥界面非连续变形的关键问题,对考虑非连续变形的组合结构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采用粘聚区域模型模拟钢与混凝土之间界面的滑移与张开脱离,建立了组合结构的推出试验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界面间剪切滑移及沿界面法向张开位移分布进行分析,并推导了剪力连接件抗剪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基于强化有限元的无厚度CZM单元,分析了拔出过程连续-非连续变形的破坏形态及拔出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然后建立了考虑界面间粘聚力和摩擦力的影响组合结构桥梁受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剪力钉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后采用物理区域与单元网格相独立的策略,建立考虑界面滑移组合梁的三维强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实际工程组合梁桥结构的计算分析。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损伤诊断技术》一书以塔式起重机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塔机钢结构在线损伤诊断为目的,系统研究了塔机钢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分析研究了正常状态、正常空载状态以及塔身钢结构损伤状态下塔机塔身*倾角特征模型,建立了空载状态下塔身钢结构损伤方位判断的倾角特征模型和塔机钢结构完好状态识别的时序刚度距模型;系统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位移变化率的塔机钢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将位移变化率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量,进行训练和分类检验,对塔机的塔身钢结构损伤进行诊断,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开发了塔机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数据管理功能,结果可视,界面友好。
《建筑形态构成》全面细致地探讨了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以及实践应用等问题。内容注重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并列举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全书分为概念和阅读两个部分。其中,概念部分包含五章内容:第1章介绍了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第2章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脉络,第3、4章论述了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与审美原理,第5章着重分析了建筑形态的构成法则。阅读部分是对概念部分的深入论述和实例举证,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建筑形态构成》可作为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实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测量;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涂装工程;安全防护共8章。提供了2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版自问世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收到了许多关于教材内容的反馈意见。另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予2009年7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也已出版发行,并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为使读者系统地了解新规范的内容,便于学习和进行工程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淘汰了235MPa级低强钢筋,增加500MPa级高强钢筋;提出钢筋延性的要求。 2.修改和补充了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的标志和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的组合方法等内容。 3.对结构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