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导则紧紧围绕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提出的 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化 要求,围绕建筑设计正向流程全面展示当下较为先进的绿色设计方法,结合各专业人员阅读习惯,以文字、概念图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呈现,图文并茂,让建筑师或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快速切入各自专长领域,得到切实有效的设计指导?本导则分为上册(建筑分册)与下册(其他专业分册)两部分,本册(其他专业分册)包含10个章节,其中T[Theory]、P[Process]为2个前置章节,阐释绿色设计的基础理论及时序; S[Stucture]、W[Water]、H[HAVC]、E[Electric]、L[Landscape]、I[Intelligence]6个章节为主体内容,T[Tool]工具与应用,包含绿色性能模拟、BIM管理等内容。 [附]为辅助阅读,包含五大气候区相关绿建策略回应,以及在本导则指导框架下对绿色建筑的落实评估方法
为积极响应 双碳 目标,推动校园建筑低碳化,不断提升建筑品质,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以 阳光 零碳建筑 为主题,向全球征集作品。竞赛设置两个赛题,分别为零碳设计项目 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 和零碳提升项目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社团综合楼 。该作品集收录了参赛项目中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打造科教城绿色低碳理念的展示窗口,探索零碳建筑的建设路径。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学各分支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产业,建筑业的能效提升以及转型升级对实现零碳排放意义重大。建筑业物化能耗,是指建筑物建造过程的直接能耗与生产和提供建筑活动相关产品、服务的间接能耗的总和。本书立足建筑业物化能耗的时空异质性,基于“国家”-“省级”-“城市群”尺度,开展“需求”-“供给”双视角下建筑业物化能耗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建筑业物化能耗驱动机制与变革规律、时空分布与效率特征、区域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以及供给形态与路径演化研究。
......
本书作者作为艺术家、理论家及建筑师,对当代文化中的建筑与环境进行了深刻思考。书名《建筑原理》中“原理”(principia)一词就是为了向艾萨克·牛顿爵士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致敬,牛顿阐释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本书也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建筑、艺术、历史和实践中的基本原则。 本书将建筑历史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原则加以梳理,探索背后隐含的概念、原理和特征,并进行归类整理,便于读者深度解读和使用查阅。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的研究。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实、制图精致、文字优美,既适用于建筑学相关专业广大师生和研究者构建对建筑认知—理解—分析的完整知识框架,也适用于设计师和从业者深度理解、细细品味建筑与城市之美、人与空间的互动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