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位于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非常珍贵的收藏资料,包括文件、各种设计成品、研究手绘以及建筑模型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精美地编排,本书从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后期发展生动并成体系地介绍了包豪斯运动对艺术和建筑深刻的影响力,并对整个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马塞尔 布劳耶、康定斯基和保罗 克利等都做了全面的诠释。 在魏玛建校距今已近100年了,包豪斯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作为艺术设计的开创者,它所倡导的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 包豪斯风格 的纯粹的简约主义。包豪斯的教师蜚声世界,囊括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例如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奥尼 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保罗 克利(Paul Klee)和奥斯卡 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由约翰 伊顿(Johannes Itten)、约瑟夫 阿尔博斯(Josef A
《零基础轻松读懂建筑施工图》 本书共7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第er章为建筑总平面图识读,第三章为建筑平面图识读,第四章为建筑立面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剖面图识读,第六章为建筑详图识读。第er章到第六章从建筑施工图识图的组成部分着手,逐个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每节zui后还增加了 识图小知识 模块,供读者阅读参考。zui后一章是建筑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几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展示了整体效果,有助于读者加强识图综合训练、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零基础轻松读懂建筑结构施工图》 本书共五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的识图内容与步骤,第er章为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三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第四章为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结构施工
本书围绕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口袋公园这一话题,首先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与更新策略、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需求与方向,以及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和后期维护;然后精选了近年来我国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口袋公园的实践项目,对每个案例的基本情况、设计理念与总体方案、详细设计与措施、建成效果都进行了分析和展示,对于有特色的空间节点还借助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图纸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读者从整体到细部地了解这类项目的建设过程。本书适合建筑、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行业的设计师和建设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阅读使用。
201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赖特诞辰纪念展,本书是同期的出版物。这本书是展览的延伸和深化,汇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评述性文字,在多学科视阈下对赖特进行研究,超越了建筑本身,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赖特与其建筑,为赖特研究注入了新观点、开辟了新视角。 本书共有五个专题,从 自然 文化 建造 城市规划 以及 赖特档案 五个方面对赖特的建筑理念、建造方式以及民主理想进行解读,涉及众多赖特的知名项目,包括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未建成的规划,如小农市场、广亩城市等。许多图纸还是初次公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建筑布局从实用性出发进行阐述,结合图例分析规范的执行、工作流程的设计、感控工作的重点。 章概论 阐述医院布局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性疾病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布局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平疫结合方面做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示意图及实例布局图为读者提供借鉴。同时,围绕布局及防控的常见问题做解答。 第三章感控重点部门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对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手术室、产房、内镜、新生儿室、ICU、口腔科、微生物实验室、移植病房等布局要点及感控要求等做介绍,同时,提供图例做布局分析,并设常见问题解答。 第四章 其他部门建筑布局与感控 包括医疗废物暂存地、给水排水、空调及通风设备、洗衣房等布局及感控要求。
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hai)于1933年1月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一家重要的事务所,其建成作品的品质数量、分布地域,事务所的运营机制及业界影响在民国时期都极具代表性。本书共分为九个章节。一到六章以时间为轴展开历史,由三个合伙人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经历切入,插入事务所成立的社会大环境,再聚焦于事务所成立的机遇与挑战,追踪事务所运行机制及其变化,探索这些变化在如何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然后按照建筑类型集中描写抗日战争爆发前事务所的繁荣景象,后利用材料,尽可能勾勒出抗战后至事务所解散前的完整形象。第七章将集中呈现华盖未实施的建筑。第八章叙述事务所合伙人的其它几面,第九章试图提炼出华盖建筑事务所的理论观点和设计特征。本书试图从纵深方向构建一个较为饱满的民国建筑事务所的形
本书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和工匠精神为引领,深入挖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规划设计及其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要点与举措。通过实践界和理论界共同参与的 扎根式 案例研究,全书 全景式 呈现大兴机场的规划设计及管理过程,对大兴机场选址、决策研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工程设计的技术、组织和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凝练出 一个目标、二元治理、三级组织、四型机场、五项理念、六项机制 的大兴机场规划设计管理模式。本书可以为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机场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可以从复杂工程管理理论的角度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本书可供从事大型复杂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等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工程管理案例课程参考资料使用
本书是新形态教材,以案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各个阶段草图表达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包括16个完整案例、120余张手绘图纸、18个设计过程动态视频。在理论部分,本书以手绘草图所涵盖的三个工作阶段进行讲解,包括规划设计分析、规划设计表达、与规划设计创新,并结合计算机绘图及 大数据 分析背景介绍了当前规划草图的表达重点及表达创新。本书还结合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四大规划阶段,即设计前期阶段、初步构思阶段、方案完善阶段与方案表达阶段,详细介绍了手绘构思的过程即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更好的规划设计创新。本书重点对居住区、商业区、度假区、大学校园、历史文化保护区、滨水区等实践案例的阶段性草图进行了分析,通过图纸和动态视频,向读者阐述各个阶段表达的重点与方法,帮助初学者及规划设计师在计算机及 大数
隈研吾,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当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 竹屋、瑜舍、三里屯 SOHO等。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年出生于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著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屹立着建于民国初年中西合璧老建筑群,这些楼宇的设计权由英国建筑设计师荣杜易通过国际竞标而获得。现存12栋老建筑中的8栋被国务院核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书通过展示老建筑的设计图、手稿、落成后的照片以及现在的照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华西坝上的老建筑及其文化历史。
本书包含三十余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通过作者重新绘制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图纸,把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重新呈现出来。每个案例都包括分析图、实景图以及作者对该案例的理解。本册 江湖再见篇 以建筑设计过程中关键的设计思路为主题,包括荷兰SHL建筑事务所、美国TheeAe建筑事务所、英国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等大型事务所的作品。本书对建筑案例的拆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建筑专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做设计的问题。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当代民宿的著作,我们由它的前身 中国民居谈起,分析了民宿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精神内动力、多样性,以及影响民宿的相关政策和经济因素等等,以期令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民宿的新风向。用尽3年时间,这本《中国当代民宿:艺术与设计》力求成为当代中国美民间旅行住居的写真集。它们,散落在中国11省2市的大地上,小而精美,浪漫诗意;它们,是2018-2020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新建成的潮流民宿;它们,为海内外背包客、旅行发烧友以及一众文艺、摄影和建筑爱好者们,提供一种新的 探索 方式, 旅居 中国感受文化的方式。
本书包含三十余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通过作者重新绘制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图纸,把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重新呈现出来。每个案例都包括分析图、实景图以及作者对该案例的理解。本册 见招拆招篇 以通过创意的方法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主题,包括丹麦EFFEKT建筑事务所、西班牙EPArquitectos建筑事务所、丹麦cobe建筑事务所等大型事务所的作品。本书对建筑案例的拆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建筑专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做设计的问题。
本书聚焦中小型支线机场航站楼,分为七大章节:第1章 概论 提出了国内机场体系的分类、支线机场的定义、支线机场航站楼的类型;第2章 规划篇 总结了机场总体布局的构成,以及飞行区和航站区的基础知识;第3章 建筑功能篇 重点研究总结了航站楼构成要素、旅客流程以及航站楼各区域的设计要点;第4章 空间构成篇 从剖面形态入手,重点研究了一层半式航站楼的空间组合类型、空间尺度;第5章 创新篇 阐述了国内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并从近200个国内外机场航站楼的案例中筛选出31个优秀案例加以研究,从外部造型、内部体验、细部营造三个方面总结出了航站楼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第6章 趋势篇 根据国内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将其划分为四个 代际 功能时代、造型时代、文化时代与体验时代,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