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2013),结合电气消防设计与施工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编写的。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消防基础知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案例,本书包含了很多前沿的设备,如视频火灾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本书以海湾系列产品编写了十四个实践项目,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可掌握电气消防系统的基本设计与施工能力。结合本书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自学考试、成人教育、中职学校、职业岗位培训的教材,还是消防工程技术人员的一本较好的参考
《世界桥梁趣谈》一书是国内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桥梁研究专家、桥梁美学家、2008年 茅以生桥梁大奖 得主唐寰澄先生关于世界桥梁小史、桥梁美学的小书,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桥梁科技 奇花异草 ,亚、欧、美、澳的桥风人情,另有百余幅图片呈现了各个时代世界桥梁的风貌,笔法苍劲幽默,读来引人入胜.本书曾于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是使用普及率*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旨在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本书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图示、表格等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条文内容通俗易懂。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章目与条文顺序编排,逐条展开详细图解,方便读者直观、全面地理解专业内容。本书是学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力求满足规划设计、规划管理、规划教学等多种需求。 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人员阅读,可供建筑管理与设计的技术人员、房地产开发从业者参考,也可作为城乡规划、建筑类、房地产类大专院校学生的常备学习资料。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指南》中对本课程的要求编写。其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溶液理论、化学平衡与相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电化学、胶体与表面现象。在满足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提供了物理化学简史及相关研究的最新内容作为扩展阅读材料。 本书可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务工程、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保护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为便于教学,作者特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如有需求,可发邮件(标注书名、作者名)至jckj@cabp.com.cn索取,或到http://edu.cabplink.com下载,电话:(010)58337285。
本书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200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 50328 2014)对竣工文件编制的要求,将质量验收标准及质量验收应具备的资料作为理论指导;同时,结合编者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以施工设计图纸为依据编制案例工程。全书在给排水管道工程实践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融会贯通。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市政工程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市政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及实习实训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市政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建设行业主管培训机构资料员上岗证培训教材以及市政工程资料员的工具书。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自2010年开始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改革,本书是配合行动教学的引导课文,是学生学习用书。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以市政一线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选取了路基、路面、基层、地基、桥梁、管道等施工过程中检测频率高、仪器设备先进、检测方法科学的13个实验检测任务,将基本概念、实验原理、数据处理、评定规则等融合在检测任务中。实验原理、基本概念等内容主要采用了引导问题的方式,以利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体的实验步骤,仍然沿用了传统教材方式给予详细列出,以规范学生的操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快速路、地下管廊、隧道等随处可见。交通运输量的大幅增长和城市隧道使用年限的增加使得隧道结构的一些病害逐渐显现,开展城市隧道结构的养护与维修能有效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隧道检查,土建结构养护维修,机电系统日常养护维修,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安全、文明养护和消防、环境管理及综合治理措施等。本书可供从事市政工程、隧道养护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校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导用书。
1)目前,国内外许多厂区、居住区和商业区的道路和地面,以及城市道路在竖向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是道路和广场不平顺,局部坡度太陡--不安全,尤其是积水现象较严重,这有施工和监理方面的问题。但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1)业主和设计师不重视道路和地面竖向设计,例如,上海马拉松比赛的终点处,其路边积水。2)作为工程的龙头,设计师对道路和地面的竖向设计原理及方法不了解,例如,在平坦地区,有的设计师将道路交叉口故意定的*,这违反城市道路竖向设计基本规定。 2)此外,《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对锯齿形边沟的规定也存在问题,《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将一些错误的做法当作范例。 3)上海迪斯尼,业主很重视道路和场地的排水,但设计师为了排水,将
本书编委会汇集了大阪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清水建设、三菱地所设计等众多专家教授、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以问答、图解的形式介绍空调、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知识,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本科低年级学生、初入行业的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编委会汇集了大阪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清水建设、三菱地所设计等众多专家教授、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以问答、图解的形式介绍空调、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知识,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本科低年级学生、初入行业的技术人员使用。
近几年来,建筑防水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传统教材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建筑防水教学与职业培训的需要。本教材依据建筑防水新变化需求,将建筑防水设计与建筑防水施工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建筑防水知识体系,并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融入到教材当中。按照建筑防水设计与建筑防水施工两个学习情境、十五个教学项目、五十四个教学任务开展教材内容的编写。具体的教学项目如下: *篇 建筑防水设计 项目一、建筑防水设计综述 项目二、屋面防水设计 项目三、外墙防水设计 项目四、室内防水设计 项目五、地下室防水设计 第二篇 建筑防水施工 项目六、防水主体特征及环境条件 项目七、建筑防水材料与施工准备 项目八、防水卷材施工 项目九、涂膜防水材料施工 项目十、刚性防水材料施工 项目十一、金属防水施工 项目十二、密封材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北方的热水管网、空调冷水管网和市政蒸汽管网体量巨大,是涉能大户,因为发展历史短,国内关于热网技术的著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影响,热网从业人员可参考的技术资料基本处于碎片化状态。已建成的热网水力失调、热力失调、热效率低下,与国家引导的双碳方针极不协调。在保障热网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管网热效率,提高热网效益,是作者期望达到的目的。本书系统介绍了与热力管网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热网介质、热网管道材料、热网管道的保温材料、防护材料,热网理论,热网设计计算方法,包括热网热力计算、热网水力计算和热网强度计算以及在线热网的检测和评定方法。最后辅以工程案例分析。
张俊新编*的《手把手教你给水排水设计》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 2014等现行标准规范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建筑饮水供应系统设计,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建筑污废水提升、处理和中水系统设计,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等。 本书适用于初涉机电设计岗位的人员以及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等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基本概念和专业知识,对相关制图标准和建筑给水排水的基本知识做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阅读方法、要领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讲解,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给水排水施工图图例和工程实图,并结合这些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以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给水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施工作业人员阅读,对相应专业院校的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首先反思了诸多现代城市空间同质化,记号化,全球化的问题,充分解析了地域识别性(包含可视性,场所感,空间生存性)和可持续性(含环境,社会,经济三层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崭新缜密的分析结构基础(第1章),然后客观比较了瑞士和日本两国城市更新的实例(第2,3章),并加入了瑞日城市规划各立场人员的采访,深入剖析了实例的开发过程中地域识别性与可持续性的关系(第4章),*后通过作者缜密而系统的总结梳理(第5章),论证了利用国家及地域的特性进行城市更新,进而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城市规划恢复人的主体性,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统合时间和场所的,感受到在可持续发展性城市空间中的幸福感。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章, 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概述,从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基本要求、框架等内容进行研究;第二章,第2章 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理论和方法,介绍了城镇人居生态环境、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从评价原则、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从国土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保护、城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内容包括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国土区域生态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与设计等;第六章,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营建材料与技术,内容包括园林植物具体应用、现代育种、栽培
全书正文共分为十二个章节:1.人类塑造的世界中鸟类的益处;2.变化世界中的鸟类;3.保护我们周围的鸟类:波兰等城市是如何培育不太可能出现的鸟类和猫爱好者联盟;4.回家:鼓舞人心的工作-从伦敦到匹兹堡为迁徙雨燕腾出空间;5.取代消失栖息地:凤凰城穴居猫头鹰的故事和城市搬迁的努力;6.垂直鸟城:新加坡,犀鸟和其他地方;7.赏鸟:改变人们对城市鸟类的看法;8.安全通道设计:旧金山等城市以鸟类安全建筑和设计引领潮流;9.峡谷城市中的鸟类:多伦多建立意识和设计栖息地城市的开创性工作;10.黑凤头鹦鹉的崛起:拯救拟建高速公路上的鸟类和灌木的斗争 11.鸟类: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对鸟类非常友好的城市,我们如何衡量它?12.培育爱鸟市民。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5章。其中,*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放样的基本知识、施工放样的基本任务,以及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二章为路基路面施工放样,主要介绍了路基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放样方法,同时介绍了路面工程的施工放样方法及道桥工程中其他构造物的放样方法;第三章为桥梁施工放样,重点介绍了桥梁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及控制测量,同时介绍了桥涵施工放样具体方法;第四章为全站仪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第五章为GNSS 系统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GNSS 系统的基本原理,同时介绍了两个品牌的GNSS 的操作和应用,分别是南方S86 仪器的操作应用和中海达H32 的操作应用。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教育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使用,在测量学和道路桥梁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全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