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营造、园林营建为体,涉及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造石、掇山、借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 全书以作者的营造经验为依托,详细论述了宅园和与
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 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 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陈从周是“三 诗书画”的文化大家,因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文史积累,陈从周先生能从中国文学、美学、昆曲等多方面研究中国园林,为中国园林研究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林建造和审美理论。 本书从《陈从周全集》十三册中精选出所有关于园林品赏的经典篇目,以飨读者。《品园》一书,是从园林理论与园林史入手品园的 读本,是园林文化爱好者的 经典。陈从周文笔隽雅,功底深厚,文章通俗易懂,自称“文章写给外行看”“落花水面皆文章”。
日本设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日本设计师一直与什么战斗至今? 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日本设计彰显了怎样的精神? 日本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它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本书作者内田繁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日本设计近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他在众多的设计师的作品中, 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奋斗, 看到了遥远的战后设计史的残像与断片, 看到了他们与所处时代正面交锋的气慨, 看到了他们改变世界的决心和成果。 他告诉我们,设计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商业,但不应该全都做成生意, 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人类生活的真正幸福。
宋词与园林,都体现着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趣味,它们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昆山一角和邓林一枝。相比于唐人开放、豪迈的审美追求,宋代士人处在历史文化的特殊阶段, 追求雅致、纤巧的美。翻开宋词,苏舜钦的沧浪亭、辛弃疾的带湖新居……已凝人岁月,成为宋人园林的代名词。本书即在宋词园林文献考述的基础上,讨论宋代园林与宋词在文化层面、生成层面、审美层面的异质同构与互动关系,并以园林为中心观照宋词中“石”“苔”“窗”“声”“香”等涉园意象的深层内涵,研究宋代词人生活与园林的关系,探索园林对词作内涵、词人心态的影响,探析园林幽居生活对宋代士大夫人格的塑型作用等。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从 初利用自然山川,到叠石理水人工造景,运用“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巧于因借”诸多手法, 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将自然“天工”与“人巧”营造相融合达到的 意境。本书收录了罗哲文先生多年研究中国园林领域的成果,从文献记载与现存园林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故宫内四大花园、北海、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为例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辅以百余幅四季园林实景图片、手绘复原图、平面图、鸟瞰图等,形象直观地展现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是系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范读物。
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结合理论进行讲解,实际工程项目融入书中,着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运用案例教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主要目的是启发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景观小品设计的理解能力,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案例、红色文化和在地文化的 案例,注重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符合环境设计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每章的结尾都复习题,对本章重点内容做了提问,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布置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分别为绪论、 章门景设计、第二章停车场设计、第三章导视系统设计、第四章景墙
造园,是一项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工作,需要依托大量的知识积淀,并博采众长。可以说,造园是一场让从业者需终其一生自我完善的修行。 对于造园风格,其实无所谓“谁比谁 优越”,只有“谁比谁 适合”。在经历大浪淘沙的众多方式中,“新中式庭院”逐渐被人们所推崇,这是大多数园主的选择。因为,中式庭院所呈现的魅力,与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生活价值观是较为契合的。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新中式庭院景观特点、景观营造技巧、植物搭配和造园分享,既含具体的技法分析,也有实景的项目展现,希望能给造园爱好者或正待修建庭院的园主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体例上采用以史为主、史论结合的写法,力图多角度、多侧面将近代上海公园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形象展示给大家。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公园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近代上海公园的往昔,了解近代上海公园的功能与这座城市的互动关系,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你是否了解中国热带雨林的美丽?不妨跟随我们的脚步,从世界走向中国,探访我国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优选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海南热带雨林。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热带雨林”类型的国家公园。 海南热带雨林这个“宝库”生动展现了多种热带特有、中国特有、海南特有的自然奇观、明星动植物和民族文化。如此珍贵的“绿色宝藏”,随着国家公园的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修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人与雨林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让我们翻开读本,一起领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神奇魅力!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概览”,简单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八大要素、园林分类、发展历程、选园特色和造园手法等;第二章到第五章“园林山石景观营造”“园林水体景观营造”“园林建筑景观营造”“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分别从山石景观、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和植物景观的角度入手,讲解了各章景观的营造艺术和营造技法,并提供了若干园林案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集中了书法、绘画、诗词、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本书除了介绍园林知识,还介绍了大量人文艺术相关内容,尽可能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做到轻松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书中介绍的古典园林知识点,尽可能融全面性与代表性于一体,包罗万象、重点突出。本书希望能为读者剖析中国园林要素的营造技艺,供读者品鉴世界园林
全书以图解的形式介绍了诸多名品盆景的鉴赏与盆景素材的改造,内容分为了解盆景,包括盆景基础知识、盆景的种类、盆景的基本树形等;开始制作盆景,包括购买盆景、制作盆景的工具、盆景专用种植土、盆景使用的盆器、盆景制作的基本操作、盆景的日常管理、盆景的摆饰等;以及松柏盆景,杂木盆景,花卉盆景,果树盆景,选取了34个有代表性的盆景树种,逐一介绍它的基本制作与管理方法,每一树种的种植位置、上盆及养护要点,最后完成的作品,以及日常关键管理问答等。
本书讲解庭院中的花境绿化有关内容,共四章,首章为绿化的基础知识,介绍庭院中绿化植物的主要品类和选 择方法;次章为种植和养护知识,主要介绍不同种类、不同造景形式的植物的种植养护方式;第三章为花境绿化的 配植方法,如配植原则、配植方式、不同建筑小品和绿化的组合等等;第四章为绿化构造设计施工,介绍各种树篱、 围栏、花坛、花箱、树池、地被、菜地、景墙等花境绿化设施的设计施工方法 ,还有六个案例解析,为庭院设计师与施工员提供参考。
本书集中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国际竹藤等实践成果的转化。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既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组织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又重点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理论根基就是我国古人的智慧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遵循,重在体现人民宗旨、人民福祉、人民创造和生态优先、人民至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全球贡献。
砾石花园为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的花园设计提供了一份充满生态学意义的解决方案。花园打造完成之后,就不需要太多的养护,是一种低维护花园。而且花园充满多样性:严肃或自由,单色或彩色,符合当地风格或充满异国情调。本书介绍了砾石花园这种不需要过多浇灌和维护的低成本花园。从砾石花园的发展特点、趋势,砾石花园的设计、建造和维护,适合栽种的植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城市文化景观倡导以整体性方法论,协调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在其框架下,针对我国城市特色与历史风貌普遍流失的现状,以鄂西北历史名城襄阳为例,解读鄂西北历史名城文化景观意象的自然、人工及人文元素构成,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理念和空间意象的解析,归纳总结鄂西北历史名城文化景观意象的多元内涵,并探寻其景观意象内涵产生的自然、社会及历史因素,确立古城景观意象元素的感知强度和感知序列,有效地保存和强化文化景观的场所感与独特性,以实现“人”的集体记忆传承与“城”的宜居空间塑造。
在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中,根茎特别肥大,成块状或球状,可储存养分供发芽开花者称为“球根花卉”。依肥大的形态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鳞茎(如百合、朱顶红、水仙、火球花)、球茎(如唐菖蒲、番红花、大花小苍兰)、块茎(如大岩桐、彩叶芋、长筒花)、块根(如大丽花、嘉兰)、根茎(如美人蕉、红姜花)等。凡植物的茎、叶肥厚多汁而耐干燥者称“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原产地,大多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株体的叶片逐渐退化或呈肥厚多水状态,因此极耐干燥,在栽培时必须保持干旱状态,不宜经常浇水。本书详尽介绍390种常见球根花卉和多肉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生长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木本花卉泛指在木本植物中,开花或果实美丽,以观花、观果为主的木本植物, 其中包括灌木类、乔木类,有常绿性或落叶性两种。 灌木通常指低矮的树木,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处分枝成多个枝干,树冠不定型, 近似丛生,如小虾花、夹竹桃、杜鹃花、雪茄花、木槿、朱槿类植物等。乔木通常指主干单一明显的树木,主干生长离地至高处(约胸际)开始分枝,而树冠具有一定的形态,如缅栀(鸡蛋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美人树、木棉、凤凰木、大花紫薇、玉兰花等。 木本花卉在景观用途上极为广泛,灌木花卉类可作庭园或道路美化、绿篱、花坛布置或盆栽;乔木花卉类可作庭园绿荫树、行道树。花开时节,繁花满树,姹紫嫣红, 美不胜收,为重要的造园景观树木。
木本花卉泛指在木本植物中,开花或果实美丽,以观花、观果为主的木本植物, 其中包括灌木类、乔木类,有常绿性或落叶性两种。 灌木通常指低矮的树木,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处分枝成多个枝干,树冠不定型, 近似丛生,如小虾花、夹竹桃、杜鹃花、雪茄花、木槿、朱槿类植物等。乔木通常指主干单一明显的树木,主干生长离地至高处(约胸际)开始分枝,而树冠具有一定的形态,如缅栀(鸡蛋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美人树、木棉、凤凰木、大花紫薇、玉兰花等。 木本花卉在景观用途上极为广泛,灌木花卉类可作庭园或道路美化、绿篱、花坛布置或盆栽;乔木花卉类可作庭园绿荫树、行道树。花开时节,繁花满树,姹紫嫣红, 美不胜收,为重要的造园景观树木。 本书详尽介绍282种常见植物的学名、俗称、商业名称、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