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 寸草有致,片石生情 ,虽 半亩方塘 ,却追求 天光云影 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在本书中,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结合不同地方的园林,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等,本书既可说是园林理论著述,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因此,本书可说是中国园林*的导游。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通用术语;3风景名胜区;4城市绿地系统;5风景园林史;6风景园林设计;7园林工程;8管理。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1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同时废止。
本教材基于本科阶段的 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 雨水花园生态实验 遥感与空间分析技术应用 的教学积累而编写。这些课程是以 生态景观 为教学核心,围绕生态理化实验和3S技术实验,详细地讲述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 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生态实验基础为主,讲述土壤结构实验、植物抗性实验和3S技术实验。下篇以设计课程应用为主,通过两个课程案例的分析,讲述生态实验如何支持设计课程的教学。 教材面向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及其相关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配有实验视频,可以通过在线途径进行直观的学习。
《园林绿化工操作技能》(第二版)以园林绿化工作的具体单项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写,包括园林绿化技术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技术,园林树木植树工程技术,园林树木繁育技术,园林建筑施工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园林机械使用与维护技术等内容。另外,在编写中还增加了一些理论知识、新的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以利于读者的知识拓展和提高。 本书可供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技术工人阅读,也可作为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使用,还可供园林绿化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作为专业实践指导书使用。本书内容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内容丰富全面,技术简单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利于提高一线技术工人自身的操作技能,丰富技术基础知识,特别适合工人的自学和培训。
本书是一位洞察敏锐的观察者在游历中所得的人生经验的集成。虽然每一件轶事都由简短的几页组成,但都富含深意,让人回味无穷,难以释怀。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园林、环境规划领域的教育家、作家和设计大师。他从许许多多的有关建筑、规划及风景园林的讲稿中精心挑选出了这些大放异彩的小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他保护地球的哲学思想。本书编译者与西蒙兹有着很深的友谊,对他非常了解,除了原滋原味地将西蒙兹的这部作品奉献给读者以外,还把与西蒙兹及其思想有关的资料尽可能全面地收录进来,以肆读者。读者们可以在书中跟随大师畅游世界园林风光。在欣赏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悟到园林设计的精髓和哲理。
、 本教材共由14章组成。第1章至第3章回顾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的类型构成、演变脉络和现状概况;第4章对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包括规划演变脉络、规划特征、规划层次与内容、规划程序与方法、与其他规划的协调等;第5章 资源评价 阐述国家公园价值构成、价值评价方法、以价值完整性保护为基础的国家公园范围划定等,是后面的目标体系、战略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第6章 目标与战略的确定 ;第7章分区规划是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统筹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第8章至第13章是专题规划,包括环境教育、访客管理、社区协调、区域协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第14章是规划实施体制保障,阐述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的多方面保障。
本书精选著名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先生脍炙人口的美文,从“说园”“游园”“园景”“园趣”四个维度,概述中国园林艺术,解析传统造园工艺,品鉴园林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造型美、文化美和意境美。全书配以全彩插图及陈从周书画作品,既有深厚学养,又有诗情画意。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营造法式》是成书于宋代的建筑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古代很为完备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样本。它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已经达到很好状态。 《营造法式》全书36卷(现存34卷),共357篇,3555条,是对宋代以及宋以前建筑设计、施工的经验总结和完善。李诫根据自己多年各类工程管理的经验,并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制度,编撰成书,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成为当时的官方建筑规范文本。 书中附录的千余幅建筑、构件设计详图及装饰图样,既有助于对全书内容的理解,也便于今人建造仿古建筑时借鉴。
有些商品能够长期销售,其包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品包装在销售周期内会经历多次演变,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本书分为饮料、食品、调料和日用品4个部分,精选了25款不同的商品,讲述了其包装的延续和变化。本书并未将着眼点停留在包装设计本身,而是从商品的定位、市场、宣传、销售出发,分析商品包装演变的奥秘。 本书适合平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包装设计师阅读,同时可供策划人员、市场人员参考。
《福州古厝》于2002年初版,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作序。全书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各类古建筑,包括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等,深入探究古建筑所蕴涵的人文信息,阐发其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生动展现了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珍视名城传统风貌与个性,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创新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对这座千年古城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福州市多年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示和经验总结。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教学作为设计类基础课程如何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是作者着重探索的新课题。作者总结多年来执教高校美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思考和研究设计素描教学的新途径,力求创新并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俞丰著的《二维形式基础(设计素描)》,内容包括:认识建立、审美分析、空间思维和体块创造等部分,课题新颖、图例丰富,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素描教程。
全书内容包括绪论;民末清初前苏州园林历史概况及民末清初园林大众化的社会成因;士大夫园林景观;商人园林景观;平民园林景观。士大夫传统园林文化与商人及平民新兴园林文化之比较等。全书内容包括绪论;民末清初前苏州园林历史概况及民末清初园林大众化的社会成因;士大夫园林景观;商人园林景观;平民园林景观。士大夫传统园林文化与商人及平民新兴园林文化之比较等。
娄娟、娄飞主编的《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训指导(应用型本科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共分三个模块、十项实训,涵盖应用型本科风景园林专业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认知实习、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实习的指导性方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项实训的目的和目标、实训内容、时间安排及考核方法。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风景园林专业和园林专业教材,也可供园林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以风景区社区多重价值识别为导向,探讨兼顾社区价值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途径。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以及目前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文献。随后,全面考查风景区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将社区置于更宏观的国家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分析推动社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现状分析包括社区自身和社区规划两方面,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风景区社区复杂现状,后者则主要分析社区规划政策现状。第三,从多重价值的视角审视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政策。本书尝试构建风景区社区价值分析体系,并借此论述当前社区规划政策忽视社区价值的问题及后果,随后通过资源配置和治理途径分析发现当前社区政策缺乏实施有效性,继而提出社区自组织的改善思路。*后,基于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和自组织治理条件,提出风景区社区规划在规划目
本书包括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职业风景园林师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风景园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从东西方自然观差异看风景园林发展趋势、国家公园及其影响、职业风景园林师的实践范围、如何创办成功的风景园林企业九讲内容。适用于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
本书为 建设工程识图与预算快速入门丛书 之一。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景观工程识图基础、园林景观工程图识读、园林景观工程预算基础、园林景观工程定额、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图预算、园林景观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园林景观工程工程量计算。 本书可供广大园林景观工程预算、造价及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各层次院校的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