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特色风貌资源整合》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在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课题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扬州城市特色的内涵,并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绿地系统规划相关措施将城市特色资源融入城市绿地布局中,使扬州城市绿地形成合理的结构及优良的生态环境,充分突显扬州城市绿地风貌,形成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特色风貌资源整合》基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编者近期实践课题研究,通过归纳、整理而成。首先对国内外绿地特色规划相关研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城市绿地特色的特征、绿地空间构成、绿地空间特色认知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整理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及途径;其次通过实践调查及资料收集整理,对扬州市的城市绿地的特色资源进行了分析总结
枯山水是日本园林景观造景的精髓。枯山水是日本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而建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现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场景,没有地理条件限制,这一形式使得日本园林艺术风格上自成一派,以精巧闻名于世。作者以其从业多年的学识见解精心打造此书,书中选取的配图都很精致,画面效果比较生动。书中 共分4 章。第 1 章是基础知识,介绍了设计图的种类、平面图例和外观图的相关技法。第 2 章是绘制方法,介绍了阔叶树、针叶树、灌木,松树、竹子、树,庭园路、台阶,水盆、灯笼、流水,以及平面图和透视图的绘制方法。第3章是实例,介绍了实践案例的绘制方法,如有品位的宁静庭院、热爱樱花的庭院、瀑布流水的庭院、假山石庭院、玄关正面庭院、瀑布庭院等内容。第4 章是专业术语介绍。本书将日系景观的精髓枯山水介绍得很到位,适合零基础
现代土地与城市规划界人士需要掌握土地的结构特征与相应规律。这种特征与规律并非指地质学意义的,而是多集中在人文、特别是生态方面。本书的主要内容即集中在这些领域。结合生态学、信息学等相邻学科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本书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土地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变化趋势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并*终归结至土地与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与方法。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本书的另一突出特点。作者从基本概念谈起,详细地论述了土地、景观结构中包括斑块、边界廊道乃至整体等各个方面,系统严谨而富有条理,内容偏重于抽象、概念、宏观方面,是一本经典理论著作。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著名学者,其在全美的多所名校拥有学位或名誉学位,同时在许多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这也就给本书的翻译与学习增添了特别的意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恰逢建院八十周年之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决定编纂建院八十周年系列丛书,将北洋建筑匠人近年工作成果向母校、社会做一个整体的汇报及展示。该书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的教学科研论文集,《天津大学环境设计系教师教学科研论文集》,由董雅主编,收录了环境设计系教师近年的代表性教学与科研论文。论文类型包含基础设计教育、建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无障碍设计等内容,通过运用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整理诠释、教学研究、案例调研、观点提炼等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环境设计领域的理论深度和研究水准,反映了环境设计系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景园匠心:风景旅游规划设计案例精选》从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师承担完成的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作品中精选出40个风景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分风景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设计、旅游景观设计三大篇章归纳编辑,供读者鉴赏。本案例精选是 风景园林 旅游规划设计 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之集成,融理论性、实操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特色鲜明。既可供旅游规划、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所用,也能为风景旅游规划设计工作者参考借鉴。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这本书通过简炼的文字和大量插图以及初学者易接受的基本术语介绍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要素和材料,更详细地说,旨在论述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语汇、意义、共性、潜在价值、以及设计导则。全书分为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水和设计程序这几个独立章节,包含了400余幅精美插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徒手线条图。靠前章主要讨论地形﹑地貌以及规划设计起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植物素材和建筑要素,这两点与地形一起构成了大多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结构与空间组成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及用以装饰和美化室外空间,弥补地形﹑植物及建筑不足之处的铺装材料和构筑物。第六章论述在许多景观中作为装饰和点缀形式的水体。本书很后一章把设计程序概括为一个将所有物质设计要素统一为
本期杂志将以 公园城市 为专题,讨论并汇集了公园城市景观的实践案例,文章内容专业、精炼;图片精美、大气。相信本期的 公园城市 专题,会带给您全新的设计理念!
从公园到住区,从街区到城市,城市景观反映出 经济、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由于消费文化的 性与移植性,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市景观易呈现出多元与片断的图景。大 众、媒介 、视觉刺激着消费文化的扩张和繁荣,城市景观表现 出活力与短暂、开放与多元的特征。但 消费文化具有 两面性与局限性。伴随着文化模式的转变,城市景观 的发展呈现出平面化、 同质化 和局部破碎化的趋 势,这些影响虽然潜隐与间接,但如缺乏有效控制与 约束,则会在意义、认同、审 美方面掩盖并加剧人们 的精神危机。本书在对现有城市景观发展趋势进行反 思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价 值认知、异质性、连续性设 计原则,对消费文化下的城市景观进行再构建。
SketchUp是直接面向设计过程的三维软件,一直享有“草图大师”的美誉。本书通过208个精选案例,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SketchUp2016的基本用法,以及在室内、建筑、园林、景观以及规划领域的应用技巧。使读者迅速积累实战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从新手成长为设计高手。 全书共14章,分为基础、建模、材质与灯光、综合案例4大篇。第1~3章为基础篇,全面介绍了SketchUp的界面构成、基本工具以及高级功能的使用,使SketchUp新手能够快速熟悉SketchUp软件,掌握其基本操作,以达到快速入门的目的;第4~8章为建模篇,通过一些经典的室内、室外、园林景观构件模型创建练习,使读者快速掌握各类模型的创建方法和技巧;第9~10章为灯光与材质篇,主要讲解了SketchUp经典外挂渲染插件V-Ray渲染器的参数、灯光以及材质的应用;第11~14章为综合案例篇,以室内、园林景观
这是一本关于环境艺术手绘入门与提升的教材,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丰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空间手绘技法表现中的入门基础准备训练、不同材质的手绘表现技法、室内空间手绘表现、景观与建筑手绘表现、考研快题设计案例和技巧几大部分,能够帮助手绘设计初学者和为考研准备的学子在系统的教学辅助下快速的提升自己的手绘设计能力。适合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为考研准备的人士、设计师使用。 什么是手绘?我们这里说的手绘是指手工绘画,是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手绘可选用的介质、材料、表现形式都非常广泛,设计师可以通过手绘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受任何限制。在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手绘正在因为其独具艺术性及个性的特点渐渐成为一种当今流 行的绘画形式。手绘是美术、园林、环艺、建筑、摄影、视
本书以国家新标准和规范为标准,以怎样阅读和绘制景观设计工程图为重点,从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传统绘制方法,参照实际工程案例,分项、分步骤地详细阐述了在景观工程实际工作中读、绘施工图的方法与技巧。读者通过本书学习,完全可以逐步掌握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快速绘制出规范、具有较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工程图。 本次修订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全书内容、实例重新进行大量调整和修改,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全书除了语言精练、图文并茂之外,还重点突出实际操作、实践步骤并提供详尽实用的技术资料,附有成套的全新工程设计图纸,力求丰富、实用,可操作性更强。 本书既可作为广大从事景观工程设计人员的良好自
灰晕编*的《SketchUp景观设计实战/秋凌景观设计书系》针对的是景观设计行业,讲解的内容先是根据各类景观风格所用的材料特点对SketchUp材质进行了分类,之后由浅入深从比较重要的参数设置、 AutoCAD图纸整理并导入SketchUp封面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解,继而对建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草坡入水、配景楼的建模等:主要的内容是讲解SketchUp中景观方案设计的推敲与深化的思路,并将结构、施工方面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以及后期对SketchUp效果图进行数码手绘的制作方法,即灰晕风格SketchUp效果图。整体的思路就是工作过程中一个项目从开始建模到推敲设计*后出效果图表达设计的流程。 本书并无过多的建模方法及技巧的讲解,主要的读者对象是有一定SketchUp建模技能的景观设计师。 但也正是没有过多建模方法的讲解,所以它也应该是一本能够让建
环境设计手绘是什么?如何理解设计思维的使命?设计思维表达的内容有哪些?手绘表达方法的多元与效率能否兼得?如何培养起自己独立的探索思考能力?带着这些问题,请读者与作者一道在这本书中完成一段探索与思考的过程,或许可以获得一套行之有效的属于读者自己的答案。
什么是手绘?我们这里说的手绘是指手工绘画,是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手绘可选用的介质、材料、表现形式都很好广泛,设计师可以通过手绘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受任何。在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手绘正在因为其独具艺术性及个性的特点渐渐成为一种当今流行的绘画形式。手绘是美术、园林、环艺、建筑、摄影、视觉传达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手绘效果图的学习过程中,临摹与写生是很好重要的内容与环节。它是衡量大学生手绘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手绘是应用于各个行业手工绘制图案的技术手法。设计类手绘,主要是前期构思设计方案的研究型手绘和设计成果部分的表现型手绘,前期部分被称为草图,成果部分被称为表现图或者效果图。手绘内容很广,所以通过言语无法完整表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我以为这乃是此书的*特点。 该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本书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及《续街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