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在勘察选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16章,包括:工程建设概述、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管理、多台地土方开挖及支护技术、结构工程关键技术、钢结构工程关键技术、建筑隔震关键技术、室内装饰工程关键技术、外幕墙装饰工程关键技术、金属屋面施工关键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关键技术、智能建筑应用关键技术、多台地园林景观工程关键技术、数字建造关键技术、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以及工程建设大事记。本书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次修订系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于2022年1月11日印发的《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业务归口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管修订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由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深圳市防水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对《深圳市建设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JG19进行了再次修订。 本次修订,新增章节和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完善了建设工程各类型或部位防水设计工作年限;2.完善了建设工程按其防水功能重要程度分为甲类、乙类、丙类,按其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增加第8章蓄水类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 0章城市桥梁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 2章运行维护;4.完善和修正了防水层设计方案选用表;明确提出建筑工程屋面、室内、地下室、市政工程应按照其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以及设防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水
为了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件管理,统一施工文件和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编内容及归档要求,同时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PPP、BOT、EPC 工程总承包等模式的工程资料管理可参照本规程执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件与竣工资料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五一年,是一家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控股并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以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为主,注册资本金3亿元,年施工能力逾50亿元。
为贯彻落实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等精神和要求,应对新时期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的新发展、新挑战,本书共分五篇,分别从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家与行业标准、地方与团体标准、标准应用与案例、借鉴与标准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外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展示了近两年我国可持续建筑和生态城区标准化发展的全景,以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建设、评价及运行维护,在城乡建设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理念,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发展方式。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以大事记的方式展示了近两年相关的重大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通用项目;4地基基础工程;5脚手架与作业平台工程;6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7地下暗挖与顶管工程;8起重吊装工程;9检查评定。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1月1日实施。
为贯彻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分类与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提高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规范厨余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制定本导则。 标准定额研究所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技术管理单位,在长期标准化研究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实践,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人员,通过严谨的研究与编制程序,陆续推出各专业领域的系列《导则》,作为指导广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建设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推进建设科技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促进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准确实施,引导建设技术发展方向,拓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外衍成果。《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导则》是该系列《导则》之一,编号RISN-TG049-2023。本导则内容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收集与运输,厂址选
《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是该系列《导则》之一。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不断上升,灾害脆弱性已经成为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抗震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受到地震影响时维持或恢复其功能的能力,其实质是在保证地震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震后的工程结构、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功能快速恢复,以避免现代城市遭受地震后出现重建难度大、时间长、社会代价巨大等问题。目前我国如何开展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还无章可循,亟需制定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组成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将为我国城市抗震韧性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太原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高铁客运枢纽之一、也是高铁客运枢纽在代际更新过程中,首个以 站城一体 为理念建成并运营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力图从交通、规划、布局、公共空间设计、站区土地综合利用、工程设计中的革新思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运营及使用中的总结思考等等多个系统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同时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建筑学在交通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帮助。
《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
本书作为“上海市建筑标准设计”,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19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 的通知》要求,编制组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先进标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书的主要内容有:设计说明,小箱梁设计依据及适用范围、主要技术标准、材料、设计及计算要点、施工要求;计算结果,小箱梁验算图表;设计图纸;附录A-B。本书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改建公路和城市桥梁上部结果的后张法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
《一带一路国家法律制度及风险防范指引》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本书内容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领域法律制度、法律风险和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参考价值。本书的特点是列举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一本很有实操价值的图书,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支撑服务。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
本书从全国200多个一线工程项目的两万余张现场照片中精选出1000余张典型工程的工艺做法,通过大量的工程现场暴露出的问题做法和成熟做法照片来展现现代建造中重要的施工工艺环节,一图胜千文,让读者一看便明白该怎样做,不应怎样做,同时辅以少量文字形成图解。全书共分五章,图解了从铝模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建造、高精度砌体施工、ALC条板安装、墙体薄抹灰施工等当下新型建造的关键技术措施和作业细节。书中讲解简明易懂,用图说话,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碎片化信息时代下工程行业人员的阅读习惯。 本书读者定位为甲方技术管理、工程监理、现场施工等一线人员,同时对设计人员也有很好的借鉴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