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材料工程要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 现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30-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43.213.22 4.122 4126(12)5.1.3条(款) 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3.0.63.012 5177.2.7条。 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第41164.4.852.35.3.47.2.12条 四、《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3.0.5、4.5.14.5.54.5.64.574.814.9.15.1.6条。 五、《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第3210321733.12 10.2.1条。 六、《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第3.2.2、3.5.2、3.5
.
现发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3820 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 T 3821 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 T 3831 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 T 3832 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 T 3833 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 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坡
修订后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包括3章和7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概算预算编制方法、3概算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附录A~G。
《标准》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本书所有文字、数据、图像、版式设计、插图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未经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同意, 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作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复制、转载、出版或变相出版。任何侵犯本书权益的行为,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奖举报电话: (010) 85285150
本规范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726号)、《关于同意变更《四川省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名称的函》(川建标函[2015]902)的要求编制完成。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路基;6基层;7面层;8人行道;9广场和停车场;10挡护结构;11道路绿化;12附属设施;13特殊气候条件施工;14道路相关海绵城市设施;15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书编写组根据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编写人员多年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经验,全面汇编(选编)了我国涉及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本书是涉及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政策标准的权威资料,它既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科学规范执法的依据,又是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运输的学习及培训材料。
本书共9章,第1章为绪论,第2~9章分别针对薄壳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索穹顶结构、开合结构、张弦结构8种常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类型,详细论述了该类型结构的定义、构造特点、研究应用现状、分类、受力特点及设计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空间结构方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土建专业从事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的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靠前外相关标准规范的优选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1〕115号《关于下达2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造价管理局承担《公路隧道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简称“本定额”)的编制工作。本定额以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适用于编制新建、改(扩)建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投资估算时,应根据项目的设计文件,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建设条件,掌握各项基础资料,正确引用指标、取费标准、人工单价、材料与设备价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进行编制。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造价文件分多段编制时,应统一编制原则,将分段投资估算汇总成项目总投资估算。需单独反映造价的联络线、支线以及规模较大的辅道、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公路建设项目投资?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交办公路函〔2015〕312 号文?关于下达2015 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 由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作为主编单位? 负责修订?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JTG M20 2011) (以下简称 本办法 )?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适用于编制新建、改(扩)建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投资估算时,应根据项目的设计文件,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建设条件,掌握各项基础资料,正确引用指标、取费标准、人工单价、材料与设备价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进行编制。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造价文件分多段编制时,应统一编制原则,将分段投资估算汇总成项目总投资估算。需单独反映造价的联络线、支线以及规模较大的辅道、
本书包括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理论概念篇、历史与未来征程篇、先进经验篇、技术创新篇、体验交通篇、全球交通篇、货运新型业态篇、城市交通篇、低碳交通篇等。全书从现代化的视角,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和组织方式的交互推动,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站位;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和世界科学、技术、文明进步趋势,勾勒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快速通达、畅美宜人、人人享有、兼行天下"的交通运输发展愿景,研究提出2030年和2050年两步走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作用和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以期供有关部门决策和相关交通规划研究借鉴。 本书可供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和感兴趣人
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2018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 (第二批)的通知》(甘建标[2018]511号)的要求,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甘肃地区机制砂的应用现状,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工程经验,吸收《机制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参考有关国内外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机制砂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施工;8.质量检验及验收。 本标准在《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基础上增加了精品机制砂的粒形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 球形度比 的概念,补充了球形度比检测方法,增加了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以广州为例,过去10多年间快速发展。但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囿于部门条块限制,加上建设速度影响,决策往往欠完善。特别是站点建设,利益纠葛与难易程度导致许多站点设置,无法与城市功能良好契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铁这样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的实际效用。有鉴于此,成芳博士的论文针对广州100多个站点进行分析研究,反向求证规划的合理性,以此希望得到方法论上的反思,也希望有利于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
本指南是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分8章、2附录,主要包括: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原沥青路面材料回收、预处理及取样、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试验评价、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应用实例等。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的基础,结合行业成熟的施工工艺编写。全书包括2项工程概述与10项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工程总体工艺概述、路基开挖施工工艺标准、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支挡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路面工程总体概述、水稳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标准、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标准、人行道及附属施工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