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时,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特点、规律和机制的学科。高原地区人群(包括世居和移居人群)的疾病谱、人口结构、心理状态、健康概念、生活习俗等社会环境均有其特殊性。高原生理学的任务就是以暴露在高原环境的人及其他动物为研究对象,将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揭示高原暴露时机体各种变化的特点、规律及其机制。高原生理学的许多内容来自实验研究,高原生理学实验是高原生理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生理学实验教程》包括低氧模型制作、低氧对各系统影响、综合实验等内容,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实验的设置旨在重点展示高原环境对人及其他动物各系统、各器官等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本书在之前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部分实验项目和内容,增添了新的实验项目。全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动物生理学实验基础,主要介绍了动物生理学实验课常用的实验器械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常用实验动物和基本的生理学动物手术操作技术、生物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38个基本实验,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的基本功能、神经生理、血液生理、血液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泌尿生理、内分泌和生殖生理。结构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充实、新颖,具有可读性。本书注重传授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为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主要面向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动物科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作为师范、医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
本教材按照54学时编写,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肾的排泄功能、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另附实验指导、主要参考文献和自测题参考答案。本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在“中科云教育”平台提供课程配套数字资源。
1.以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 为教材基本编写原则。注重教材内容的整体优化,把握好深度、广度、内容的衔接。2.根据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教材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坚持能力体系与知识体系并重,并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便于学生取得相应执业或专业技术资格。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深入到临床、深入到病房,了解临床的现状,防止出现脱离实际和知识陈旧的问题。4.教材的编写应有利于教和学,层次要分明,重点要突出,语言要精练,应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特点,以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