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涵盖风湿性疾病领域的综合性书籍,涵盖了23个临床疑难病例讨论,重点围绕临床、影像和病理方面展开讨论,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一项重要医学教育活动,本书有利于培养青年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巩固基础理论,熟悉学科进展。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 overview, CRP)作为新兴的诊断形式能够将临床病例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非常有利于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深入理解和充分认识。本书还将对医生、研究人员和学生等风湿性疾病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实践指导,旨在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进展。
本书共20章,从病理诊断的角度,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叙述了各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并把关键点汇总成表格,关键内容配有图片说明, 以方便理解和记忆。本书将肺部病理学的表现归为六大类:急性肺泡损伤、纤维化、慢性细胞性增生、肺泡充填、结节和几乎正常肺组织六大类,通过此分类把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相结合共同诊断疾病。这一方法得到了呼吸、胸外、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的一致好评,并经临床验证已取得极佳的反馈。
编者为长期从事基层医院临床工作的全科医生,根据自身长期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及经验总结编写本书。书中不仅重点介绍了 100 种常见病早期的快速西医诊断方法,还归纳了高效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措施及新方法。书中遴选的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治疗】【心悟】顺序编排,附有朗朗上口的歌诀,同时辅以简洁明了的图表。本书内容新颖,与时俱进,系统全面,易学易用,可供全国基层医院临床各科医生、社区医生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广大医务人员、医政管理工作者、各大中专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医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引进自ELSEVIER出版集团,由麻省总医院的G.PeturNielsen教授和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AndrewE.Rosenberg教授联合编写,为全新第3版。著者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多更新,基本上涵盖了第5版WHO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学分类(2020)中所介绍的骨肿瘤类型。此外,还增设了一些非肿瘤性骨病章节,并增加了骨肿瘤影像学,使得骨病理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本书内容全面,图片丰富,条目明晰,非常适合从事骨科疾病诊治的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和病理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参考实用,有助于提高骨疾病的诊治水平。
本书是 长三角临床病理质量控制联合体临床病理检查规范系列丛书 之一,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细胞病理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高该专业常规形态学诊断、免疫分子检测以及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全书内容包括细胞病理学室设置的基本条件、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操作规程,以及细胞病理学工作的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法。 本书立足临床,实用性强,可作为广大从事临床细胞病理工作相关人员的指导性工作规范。
本书共12章,通过高度简洁精炼的表格和1500幅清晰、有代表性的图片相结合,阐明了外科手术中涉及的细胞病理学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等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系统地解决病理与外科病理鉴别诊断中极具挑战性的细胞病理学,掌握细胞病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特征。在专家指导下,帮助读者掌握区分易混淆的细胞病理的决策过程。不仅比较了细胞学形态相似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并重点关注鉴别诊断中的细节问题;除了大量分项列出的细胞形态学描述和代表性图像外,还包括了不同疾病间的临床鉴别要点,以及每种疾病当前已知的分子学改变。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本书共提出疑难问题1001条,并都给出了专家解析,特别是对于在常规操作、科研实验中一些较为特殊的组织以及冷门的技术,也有很好的介绍,本书以老师讲课的形式,给技术同仁们介绍了100多种病理技术中的技巧、经验及较为经典的改良方法。作者购书。
《轻松记忆"三点"丛书:病理学速记(第2版)》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配套用书之一,全书高度浓缩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切中要点又充分保留了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更广泛吸取了各名校很好学习者的高贵
本书共20章,从病理诊断的角度,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叙述了各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并把关键点汇总成表格,关键内容配有图片说明, 以方便理解和记忆。本书将肺部病理学的表现归为六大类:急性肺泡损伤、纤维化、慢性细胞性增生、肺泡充填、结节和几乎正常肺组织六大类,通过此分类把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相结合共同诊断疾病。这一方法得到了呼吸、胸外、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的一致好评,并经临床验证已取得 的反馈。
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卫生部特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发生的疾病比较少见,因而病理医师对脾脏发生的病变没有消化系统、乳腺等器官疾病了解深入,且脾脏疾病的病理学图谱比较少。本书全面介绍了发生于脾脏的疾病各种病理学变化,并附有清晰的图片,非常有助于病理医师和血液科医师了解脾脏各种疾病的病理学变化,病理医师可根据图谱的形态学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脾脏病例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从而正确诊断脾脏疾病,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本教材为第4版,是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教材吸取了外各版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材编写经验,并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超微结构学、临床诊断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进展来丰富和充实了病理学的内容,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和蛋白质五个层面揭示疾病的本质,突出整合医学的原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计26章。总论共计19章,主要介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细胞凋亡与疾病,黏附分子与疾病,应激与疾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水肿,缺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发热,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代谢综合征;各论
《瘢痕防治蔡景龙2016观点》内容简介: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瘢痕生长超过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