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外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我国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本书从我国法定报告的39 种传染病中选择出21 种重点传染病,加上近年来对人们健康构成威胁的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对其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控制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重点突出其识别与防制技能。
分为10章,包含慢性病防控概论、慢性病监测、社区诊断、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健康管理、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疾病管理、评估、慢病组学、慢病信息化等内容。目前有关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死因监测、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防控等单个方面的专著,但是在*层面还没有针对慢性病防控的系统的综合的专著,本书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阐述慢病性预防与控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大杀手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时有卷土重来之势,生物战、生物恐怖导致传染病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不可轻视。传染病监测、疫情预测与控制三者相互关联,如何基于实际监测结果快速、准确地进行疫情预测?如何基于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预测结果进行科学控制?又如何通过监测、预测与控制三者的相互反馈信息,提出最优控制方案使疫情发展引起的损失和控制代价最小?如何实现传染病一体化防控?以上都是传染病疫情防控领域的科学技术难题。本书从传染病监测、疫情预测和疫情优化控制三个方面较系统和深入地论述了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大部分属于原创性研究成果,在本书中首次公开。
本书共分29 章,首先对不同型的流感进行了整体介绍,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介绍了A 型流感病毒的29 个亚型,对每个亚型都从流行病学、诊断、防控与预警、研究进展四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不同型和不同亚型流感的学术专著,本书内容新颖、科学、实用,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以权威而详实的史实展现了人类几千年来同烈性传染病不断抗争、不断取得医学史上重大突破的历史,揭示鼠疫、天花、霍乱、艾滋 这些横扫过人类的瘟疫在带走了上千万人的生命的同时,对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深刻意义。讲述瘟疫的历史,也讲述历史中的瘟疫。 书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描述和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普及了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和疫苗学的基础知识,并对琴纳、巴斯德、伍连德、科赫等为人类健康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学家们致以敬意。此外,本书还以大事记的形式概括性地梳理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及抗疫举措。
许国章、魏晟主编的《现场流行病学》保留了前两版书的长处,并坚持以从公共卫生现场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场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参考了国内外近期的相关资料和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现场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对策、措施、评价等内容。全书共29章,**~十章介绍流行病学现场应用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第十~~二十一章是现场调查与控制技术的内容,便于指导读者进行现场相关工作时参考;第二十二~二十九章结合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生物恐怖、应激心理障碍、自然灾害等处置方法阐述流行病学理论在现场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本书非科研专*,也不是使用手册,而是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生教材,适用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硕士和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基层预防医学、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员
传染病是21世纪全球头号威胁,因长期存在且难以察觉,成为全人类的致命敌人。大流行病的暴发,一夜之间改变全球的贸易、工业、旅行和日常生活,我们所关切的不仅是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数字,还有疾病对世界经济、政治、人类福祉的次生灾害。 但如今我们对现代大流行病的类型、传播途径、治疗手段和预防方法了解得太少,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给予的关注和投资太少。每当人类战胜一次重大疫情,常将疾病的伤痛和损失抛诸脑后。只有少数科学家在积极准备应对下一次流行病。 作者以美国流行病专家、传染病研究与政策负责人的视野,讲述他在艾滋病、结核病、疟疾、SARS和MERS直至新冠暴发期间40余年的工作经验与个人回忆,让大流行病的全貌走出公卫教科书,走进21世纪的真实社会环境。他不仅解答什么是流行病、如何为致病微生物分类、疾病的传播方式与
在很多介绍纵向数据分析的书中,数理统计理论 往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几乎所有的此类书由统 计学家编写,但他们通常无法用一种简单、让人容易 理解的方法来解释其中的内容,而研究人员往往*关 注如何应用及怎样解释分析结果。乔斯 W.R.特维斯 克是一位流行病学家。相对于统计学家,流行病学家 *多关注如何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且如 何解释得到的结果。《实用流行病学纵向数据分析方 法(第2版)》着重介绍了纵向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的 实际应用,旨在提供实用性的指导来帮助研究者处理 纵向研究的数据资料,对纵向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可 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本书同样适合于 非统计专业 研究者阅读。
篇至第三篇共八个章节,介绍了在卫生管理学实践中常用的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贯穿了相应的统计学常用分析指标及统计学检验方法。第四篇两个章节,介绍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预防和控制策略,以及突发传染病决策基础和应对措施。第五篇共四个章节,专门介绍了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四大类统计学分析方法,并重点结合医院管理和卫生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第六篇的两个章节专门介绍目前常用的数据管理方法、流程、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第七篇四个章节分别介绍目前在医学研究和卫生管理领域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基本的编程方法及对分析结果的合理解读。以案例为基础,上机实际操作编程和运行分析软件。
数十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在诊治经典传染病及感染病的医疗中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收治了大量疑难和发热待查病例,其中不少病例是较为经典和疑难病例。本书精选这一两年来较为精彩的确诊案例,对它们的诊治过程加以描述,附上医师经验体会和诊疗思路,配以翁心华教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师的实践心得,并结合 外参考文献加以病例评论,相信对临床有浓厚兴趣的医生可以从这些 揭开谜底获得确诊的疑难杂症分析过程中获得独特享受,在愉悦的医学思维流中获得疑难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对计算流行病学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介绍,着重阐述了该领域发展中的主要方法论范式,并强调了对向系统流行病学转变的急迫需求,以便有效地应对疾病防控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现实挑战。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流行病学中的基本概念、计算模型及相关工具,并展示了如何利用以上概念、模型与工具对异构宿主人群间的疾病传播动态进行刻画,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发与利用计算方法来应对群组实施干预措施所面临的挑战(例如疫苗分配策略的优化)。
本书是写给基层医生的一本参考读本,内容包括疫情发现与报告,工作流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送,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处理等总论部分,介绍了重大传染病、甲类传染病、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病。
1.本系列以科普挂图的形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防控规范操作的内容。 2.本系列包括6张挂图,分别介绍有效的消毒方法、个人消毒规范、场所消毒规范、消毒误区、消毒剂选择及使用、七步洗手法等内容。 3.以手绘的操作步骤图为重点,普及各种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所采取的安全有效且科学规范的消毒和防护知识,纠正已有的认识误区。 4. 旨在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科学、安全的消毒宣传,指导做好病毒防控工作。本系列也可供各地疾控和卫生系统相关部门作为宣传资料使用。
《中国公共卫生:免疫规划》为 中国公共卫生系列英文版图书 的一册,反映了中国免疫规划工作所采取的策略与措施,以及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就等,主要论述近年来在麻疹强化、甲流疫苗、脊灰输入的免疫规划策略及实践。中国近40年的免疫规划工作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值得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
新冠肺炎大型方舱医院对轻症确诊病例应收尽收、集中治疗,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创造的 中国经验 。做好方舱医院感染管控,是方舱医院救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前提。本手册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方舱医院的感染管控实践总结,作者在武汉市方舱医院现场实践的基础上,以工作人员和患者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功能分区、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健康风险防护建议及应对措施。作者团队还对在一线感染管控实践工作中遇到的经典案例展开分析并给出整改对策,凸显实用和创新价值! 本书采用中英双语出版,方便国内外同行阅读参考。
本书详细介绍了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术要点及发展现状,全面介绍了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重要研究标记、基因测序技术,以及人类基因组研究,尤其是人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深入介绍了如何通过基因组技术,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研究成果和人类基因组多样性(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样性)研究成果,来研制疫苗的相关技术思路,以及目前进展和发展方向。
本书是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应当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书。该书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为线索,系统地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以及事件报告、现场处置中应掌握的各项技能,并将应急准备的新内涵、风险管理与评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等新技术介绍给读者。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核技术应用发展迅猛,核能发电、核技术应用已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学事业、科学研究和军事等各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然而,核和辐射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受到一定剂量辐射照射时,可能引起急慢性放射病,甚至导致死亡。核能是清洁和安全能源,为保障我国核能核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核或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建立完善 核或辐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掌握核或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决策、指挥和处置专业技术人员和队伍,编辑和出版《核或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为广大应急管理和处置人员提供一部科学、严谨、实用的培训教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书
本书由权威专家组织编写,图文并茂。作者详细回顾了中国作为创始国在发起创建世界卫生组织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早期的合作;简述了从互相拒绝到承认的曲折经历以及中国重返世卫组织后初期合作的探索与磨合;梳理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双方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突出介绍了双方在推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合作及贡献,以此彰显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理念。全书主题鲜明,资料翔实,对读者了解中国与世卫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特别是共同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和成果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详细介绍了传染病症候群基本特征、主要病原谱及其监测、检测策略;监测目的、监测人群、病例定义、哨点与监测诊室选择、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处理与检测要求、监测质控要求等监测要求;各病原体基本特征、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生物安全要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