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内科学》是经典的内科学教科书,传承 60余年不断更新、再版,全球销量超过百万册,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所有内容。第19版更新了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全书逻辑性强,内容丰富、权威、新颖。阅读本书不但可以获得**全的医学知识,同时对提高医学英语水平也大有裨益。
本书阐述了呼吸系统生物学、细胞学及分子机制、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肺功能及相应的改变,并全面、详细介绍了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瘤、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本书第5版对肺病医学的发展、干细胞和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遗传学与精准医疗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全书共500万余字,2000余幅图,60个视频,18000条参考文献。本书是呼吸科临床医生、实习生、肺部疾病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Williams血液学》是血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涵盖了血液学的所有方面,介绍了患者临床评估、血液病的分子学和细胞学基础,并具体阐述了红细胞疾病、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髓系肿瘤性疾病、淋巴组织疾病、止血和血栓、输血医学等内容。第9版在第8版的基础上做了大篇幅的修改和更新,以反映血液学领域的*进展。新增加了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血液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内容。本书是血液科临床医生、实习生、血液学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佳作,也是学习血液学专业英语的工具书。
静脉疾病在目前为常见的疾病。《静脉学》全书分五个部分,共计四十七章,全面地描述了静脉外科的基础与治疗。在基础篇全面阐述了静脉解剖、病理生理、各种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在临床的各个部分重点阐述了静脉疾病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做到了经典和现实的有机结合
本书基于作者实战病例,每个病例包括简要病史、影像学诊断及图片、手术设计方案(作者给出手术设计思路)、手术示意图和手术过程照片,配有较详细手术操作。版式设计力求新颖,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手术过程。每个案例会给出具有共性的手术注意要点(Tips);每一类手术或并发症均有作者述评及补充阅读文献。包含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各种建立方式(中心静脉插管除外,拟另做丛书分册出版)、几乎所有并发症的诊断、鉴别及处理(含罕见并发症)。
精选70例代表性好的胸部疾病疑难影像病例,展示多种影像资料,辅以多位专家多角度点评分析,提供精美图片300余幅。其资料和思路主要基于广东省影像学会组织广东省各大医院的定期读片会,这些资料经过精心的整理和严格的筛选,并经过读片会专家的集体分析。受众面更广泛。更面向基层,其实用性也就更高。
系统地介绍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IgG4相关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发病机制、影像学/内镜特征、诊断标准与治疗策略等,是一部直接反映欧美和日韩等国胰腺病学家对该领域共识和不同观点的图书。该书图文并茂,病例翔实,包含大量典型、清晰的影像、病理和内镜图片,对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明确诊断、优化治疗、改善预后很有实用价值。
由朱玲、翟振国主编的《肺栓塞临床实战》由10 部分组成,如: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原因分析、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识别与诊治、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 的预防、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肿瘤 与静脉血栓栓塞症、超声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 中的应用等等,每一部分由临床病例入手,对真实案 例进行分析,解决病例中的困惑和疑问,其后以问答 的方式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本书是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很新发布的心血管预防与康复指南,实践性与指导性较强,影响力大,对于指导我国心血管疾病慢病防控具有深远影响。作为会议资料分发给参会人员,对于提升我社心血管图书的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在北京协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手册》在2012年出版,至今已印刷近7万册,并获得“2012~2013年度全行业书”的荣誉。过去8年中,此书已经成为许多年轻医师、医学生的案头书、工具书,陪伴着许多住院医师度过了紧张的漫漫值班夜。 与第1版编写团队的组成结构相同,第2版编者均为年轻的内科住院医师,审阅专家为各专科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所有编者结合8年来相关疾病的诊治进展及在协和内科诊疗实践中的所识所感,在第1版基础上完成了本版的编写。既有传承又有发扬。首先,立足“三基三严”,重视知识点的更新。其次,贴近临床,服务临床,重视读者获取知识点的方便性及快捷性。再次,体现协和内科疑难罕见疾病诊治的内科临床思维,重视系统的脏器累及、多学科协作。最后,体现外公认的新进展,增加
《冠状动脉影像与生理学》由国际冠状动脉影像学与生理学评价专家Myeong-Ki Hong主编,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晖教授和姚道阔教授主译,详述了冠状动脉影像与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影像与生理学》共分为3篇31章,在简要介绍冠状动脉解剖与循环的基础上,着重就临床上常用的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冠状动脉生理学评价做了详细介绍。第一篇为血管内超声,主要介绍了血管内超声的原理、影像识别、对冠状动脉定性与定量评价、指导PCI的临床证据、PCI前对病变和支架置入后及PCI远期并发症的评估、对可降解支架的评价、近红外光谱等。第二篇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介绍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成像原理、影像采集技术、对冠状动脉定性与定量评价、指导PCI的临床证据、PCI前对病变和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