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早期往往没有特别的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往往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早期治疗的时机。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更为重要。上消化道主要包括: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肠。本书详细讲解了上消化道各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并配以精美的内镜图、病理图等,是一本难得的全面的上消化道诊断用书。跟社里之前出版的《胃肠诊断图谱》或《内镜诊断与鉴别诊断》相比,相当于精简本,内容也相对好啃。它另有的一个独特之处是每一个病变,还增加了内镜操作、注意事项,对中初级内镜医生来说略宝贵。
本书为日本医学书院引进图书,作者中村恭一是日本久负盛名的病理学专家。本书对日本消化道病理领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构建完整的日本早癌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其中很多观点依然是该领域的 金标准 。对于消化道疾病的病理和活检诊断,本书给出了很多方法和思考。全书包括五大部分:食道疾病的病理及活检诊断,胃病的病理及活检诊断,十二指肠、小肠疾病的病理及活检诊断,大肠疾病的病理及活检诊断,肛门管疾病的病理及活检诊断。这些内容都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问题,都给予了详尽贯通的讲解和阐述,对临床医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生化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如何早期检测和处理大肠疾病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内镜是发现早期病变的手段,因此,提高内镜诊断水平和运用新方法对大肠微小病变的识别是大肠癌早期发现的关键,也是每位内镜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渴望学习的重点。本书是日本羊土社的新书,该书从常规内镜诊断、放大内镜诊断、图像增强观察、超声内镜诊断、内镜切除标本的规范化取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解说,对年轻内镜医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尤其在 病例学习 这一章,通过一些典型的病例再次强化了理论知识点,通过一些有难度的病例对内镜医生的疑惑进行了深度解析和回答。本书是一本实战性很强的内镜工具书。
在睡眠的秘密世界,神经科学家佩内洛普 A.刘易斯探索了大脑在夜间的活动,以了解睡眠的真正益处。她展示了当我们的身体休息时,大脑如何演练它在白天接收到的任务,重现创伤以平息它们,并与久远的记忆建立联系。通过了解夜间大脑在我们白天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激发创造力,变得更聪明。这是对神经科学*令人惊讶的身体结构的迷人探索,显示了科学如何能够利用睡眠的力量来改善学习、健康等。
卒中是目前发病率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 化的日益加剧,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 位原因。在我国所有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已超过80%, 国际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有效的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致 残率和死亡率的措施就是在发病时间窗内给予再灌注治疗, 包括发病4.5 h内的静脉溶栓和发病6 h内的血管内治疗。 但目前,上述两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堪忧, 其中静脉溶栓这一指标,在过去的10年间仅从13.5%提升 至33.4%;自2015年至今,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hina Stroke Center Alliance,CSCA)连续登记了超过100万例卒中患者的 数据,显示有静脉溶栓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的静脉 溶栓率仅为22.9%,而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静脉溶栓治疗 率已超过90%。目前基于发病6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适 应证人群的血管内治疗率尚无大样本队列的结
本书结合手绘图和术中照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每个手术的流程进行解释。此外,还为每个术式步骤附加了手术视频 ,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际手术的操作。从视频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术者能量装置的操作技巧,还可以关注非优势手术钳的操作方法以及助手的牵拉方向及力度等,这些都将会对实际手术帮助巨大。此外,细致入微的围术期管理、日本结直肠外科医生人手一册的《日本大肠癌规约》、日本内镜外科学会的技术认证体系等都在此书作了介绍,这会使中国的外科医生们进一步加深对日本的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的了解。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纵览从结直肠癌手术的基础知识到高难度技术的各个方面内容。诚挚推荐大家花些时间阅读本书,或许在明天的手术中就可以用得上。
第五版与第四版相比,不同之处在于: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世界心脏病联盟(ESC/ACCF/AHA/WHF)将《急性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更新至第4版。根据指南内容,对书中的“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分型和诊断”等概念都做了相应更改;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仍进展较慢,乙胺碘呋酮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的使用地位有所下降,一些新的药物本书中也做了适当介绍。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历来备受临床关注,最近20年来采用体表心电图判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方法层出不穷,既快速且准确性高,本书中一并推荐。本本书通过“宽、窄、快、慢”4字法则,抓住心室电活动与机械活动这条主要思路,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从心电角度评估患者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并据此迅速确立相应的诊治措施,为抢救危
超声内镜检查术也叫内镜超声术,简称EUS,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内镜是目前继早癌之后的又一个热点,很多医生都有学习的愿望。本书是日本羊土社新出版的经典之书,甚至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内容非常符合这些需求,内容包括基础篇、中级篇、病例篇、检查篇、治疗篇,操作技巧等,既按不同读者层次(初级、中级)分,有附带一些病例进行详细解析,还分别讲述观察方法和一些技巧,很能满足各级临床医生的学习需求。全书还配有视频,动态解说书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要点和重点,属于点睛之笔。本书将成为从事胆胰EUS相关的临床医生的推荐之书,提高之书。
《胃与肠》系列以消化道形态学诊断为中心,每本结合内科、外科及病理,以提高疾病诊断能力为目的,病历报告涵盖内容广泛,用优质的内镜及X线图像解释疾病,是消化内科医师的专业性图书。 肠道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肠炎) 的诊断终大多是通过微生物学检查被确定,但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从内镜表现和临床表现推断出致病微生物,甚至可以做出确诊。此外,肠道感染性疾病往往在与其他炎症性肠病,特别是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的影像诊断上的鉴别成为问题,令人苦思焦虑于两者之间鉴别的病例也不罕见。为了IBD 的正确诊断和适当的治疗,熟悉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本书由编著的目的是重新整理包括近受到关注的疾病在内的肠道感染性疾病,请临床一线的医生们以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为中心进行解说,为肠道感染
本书以北京协和医院标准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为切入点进行撰写,精选35个疑难重症皮肤病案例,在选择这些案例时兼顾了几方面,有简单也有复杂、有常见也有罕见,以便于更多的医师去阅读。对每一病例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层层剥茧,终显现疾病真相。在 主任医师查房 部分,我们增加了 住院医师补充患者的病史资料 环节,因为在主任医师查房时,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入院后的检查结果已经回报,需要对病史资料进行补充说明,然后才是 主任医师查房 内容(如 主任医师总结病例特点 )。在本书中,编者将每个病例的主诉作为题目,而不是按照传统的以疾病名称进行撰写,以期给医师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启发医师去思考,同时开拓医师的思路。 如何阅读本书?笔者建议,首先阅读题目,也就是患者的主诉,可以适当停留,思考一下患者的可
《甲状旁腺:基础与临床》(第3版)是甲状旁腺领域的经典专著,内容涵盖了当今国际已知的所有甲状旁腺基础知识,以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优选进的治疗方法,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甲状旁腺激素治疗的潜在应用等。本书内容丰富翔实,是一部高质量的内分泌学科专业书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临床实践指导作用。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内分泌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医生全面了解甲状旁腺的基础及临床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众所周知,伴随着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血液病的发生率激增,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然而,由于历史、教育、培训、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血液病的临床管理缺乏有效规范,总体上不容乐观。本书的问世可以帮助血液病从业人员更加准确地理解、解读临床路径的每一个具体操作流程,把握和正确运用临床路径,使临床路径的实施真正起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本书由靠前临床药学、药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就临床路径及相关释义中涉及药物的部分进行了补充释义和拓展阅读。全书涵盖了药品的政策和学术来
本教材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选学模块三个部分,基础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内容是必修内容,选学模块内容可供各校选择使用,本教材教学参考总学时数为82学时。本教材共分9篇58章,内容涵盖内科学课程基本要求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及造血、内分泌及代谢、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并对内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新进展和部分脏器疾病的早期康复治疗内容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近3年血液净化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的有关专业人员和专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并参阅新文献编著而成.全书约50万字,内容新颖,编辑规范,语言流畅,图表文字结合得体。本书适合肾内科、血液净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的研究生及高年级的医学生阅读参考。
脊椎后方内镜技术是国际上都比较先进的技术,*初由美国人先开展,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这20年来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令业内人瞠目结舌,器械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发展,使得日本的脊柱内镜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进步,本书主要介绍了脊柱疝手术摘除、腰部脊柱管狭窄症的治疗、颈椎病性脊髓症和其内镜适应证、脊柱减压等大部分技术都可以在内镜下完成。内镜、照相机、显示器的进步使医生可以在监视器中看到非常漂亮及全面的手术图像,这也使得医生可以更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本书*部分介绍了脊柱后侧入路的解剖结构、内视镜器械的设置、体位、不同患者的应对方法、内视镜操作的基本技术。 第二部分介绍了椎间盘疝、椎间管狭窄、腰椎变性疾病、椎孔狭窄、囊肿、颈部脊髓疾病、颈部神经根病变、颈椎间盘突出,胸椎病变等疾病的内视镜下手术方法。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及通风在中国常备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四高,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各国相关研究以及专家诊治指南也不断发表和更新。令人吃惊的是,截止目前,我国该病发病率高达25%左右,其中小于50岁的人群占50%以上。由于高尿酸血症与通风疾病概念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使得我国的临床医师和患者对该病的认识还不清晰、不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结核病患者关怀手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