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九章,在分析心肺康复重要性的基础上,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分别对心肺康复的理论基础、评估及治疗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常见心肺功能障碍及原因分析、基本的心肺康复技术操作及传统中医技术在心肺康复中的应用,对广大临床一线康复工作者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丰富了康复治疗体系。此外,本书还对运动处方、常见疾病伴发的心肺功能障碍及康复策略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将心肺康复的应用范围扩展至重症患者和亚健康人群。
一方面详细解说了各项特殊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各种器械的规格和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两年大量高水平病例进行回现并辅以专家点评的方式,系统阐述了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如何把握适应证和正确选择介入策略和器械,对于进阶者进一步规范技术、提高水平有很大帮助。
本书共9章,分别阐明了分级诊疗是做好高血压防治的保障,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分级诊疗即各级医疗机构连续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诊疗的活动。本书注重人才培养,探索高血压分级诊疗实施办法;将复杂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诊疗内容及流程以通俗易懂、实用的方式介绍给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强调各级医疗机构诊疗内容与标准的一致性;并提出了合理解决高血压分级诊疗难点的方法;同时重视健康教育,以及患者与家属的重要作用。
心血管医师会诊手册由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羊镇宇教授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是供心血管内科医师在内、外、妇、儿等相关科室进行辅助会诊时使用的实用口袋书,供心血管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的诊断决策、处理等进行随时查阅指导,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指导价值。
《贝塞斯达临床血液学手册》(第3版)是目前国际的血液学工具书,内容涵盖了所有血液疾病的关键诊疗信息,推荐所有血液科临床医生、住院医师、医学生及血液学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将其作为随身携带的工具书。内容依据疾病种类合理编排,架构清晰连贯,方便读者阅读与快速查阅内含近300个临床实用的表格和图片,直观展示了相关内容的重要知识点由30余位世界公认的血液学专家参与编写,是精英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阐述力求全面且简明扼要,是临床实践中快速参考的理想手册第3版更新了血液病各个病种的重要诊疗进展,以便读者改进临床决策第3版由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主译,数十位血液学专家学者参与,精心翻译,严谨审校,完整、准确地展示了原书内容
一方面详细解说了各项特殊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各种器械的规格和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两年大量高水平病例进行回现并辅以专家点评的方式,系统阐述了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如何把握适应证和正确选择介入策略和器械,对于进阶者进一步规范技术、提高水平有很大帮助。
本书是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针对高血压专业学科临床应用所设置。目前从高血压发展的现状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相关科室重视血压的管理,从规范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依据指南和临床经验编写了这本《高血压临床诊断治疗规范》的专业应用书籍,以指导临床专业医师在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能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应用,并可以作为高血压专业医师定期考核的指导书籍。
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冠心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出现拐点,总体呈下降态势,而我国则呈上升态势,尤其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冠心病的目标是:一、降低“硬终点”:死亡和心肌梗死;二、改善“软终点”:症状和生活质量等;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事件的发生。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应从整体论的角度防治冠心病,关注预防一治疗一心脏康复和解剖一功能的有机整合。《冠心病规范化防治:从指南到实践》与系列丛书中的《冠状动脉疾病规范化介入治疗——从指南到实践》为姊妹卷,侧重于规范化防治,两书相对独立,更相互联结。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冠心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包括一
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适应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以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山东大学和山东医科大学合作编写本套《人体结构与功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系统整合课程教材。本教材分心脏与血管两大部分,共十六章,以器官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将心血管系统所涉及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针对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所涉及的结构学基础、功能学基础、病理改变、诊断基础、药物治疗原则等展开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功能-疾病-诊断-药物治疗”为主线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