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器具学》(版)从腔内血管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化研究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血管腔内器具学的学科概念。本书对血管腔内器具及其临床应用、输送配合管理做了系统性论述。通过基础篇、应用篇、管理篇三个篇章,对血管腔内器具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案、操作步骤与管理模式做了归纳和阐述;结合大量复杂病例,深入分析了上述器具的组合选择及使用操作技术。同时,从敏捷供应链管理、自主智能决策、神经管理学与医疗智慧服务等角度,为面向临床手术的器具输送配合服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方法与智能技术。
数字骨科学作为骨科学科新的分支,涉及人体解剖学、立体几何学、生物力学、材料学、信息学、电子学及机械工程学等众多领域,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新兴学科。数字骨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建立,必将促使骨科未来的诊疗行为数字化、个性化、可视化、虚拟化、精准化与智能化,并进一步达到骨科诊疗行为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数字脊柱外科学/数字骨科学丛书》属于临床分册,主要介绍了导板技术、导航技术、脊柱手术机器人技术等尖端数字技术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
《骨科临床路径:创伤部分/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路径汇编》为《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路径汇编》第十五分册骨科创伤部分,主要为创伤骨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路径,共包含36条。由解放军总医院创伤骨科医护团队在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家卫计委医政司《临床路径管理丛书》及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按病种收付费规范》单病种临床路径,结合药学、营养学、康复学、心理学、疼痛学等多学科诊治建议,借助统计学方法综合编制。创伤骨科临床路径是骨科临床路径章节之一,本章节旨在针对创伤骨科疾病建立的标准化诊治模式和程序,包含了创伤骨科大部分病种诊疗路径,如关节周围骨折、骨干部位骨折、脊柱与骨盆骨折、神经肌腱血管损伤及骨髓炎骨感染等疾病治疗路径。其中骨髓炎骨感染的手术治疗为创伤骨科的高难度复杂手术,解放军总医院在全国早一批开
《颈椎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第4版)》由经验丰富的筋伤科专家撰写,在前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系统论述了颈项部应用解剖知识,常用检查方法,颈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和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详尽介绍了颈椎病各种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穴位注射与封闭、中西药物、刮痧与拔罐、理疗、体育疗法),以及颈椎保健措施。 《颈椎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第4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并附有多个典型病例介绍,适合临床医师(特别是颈椎病专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颈椎病患者阅读参考。
脂肪移植是近两年才开展起来的技术,虽尚未完全普及,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微创面部整容手术图谱:脂肪移植与面部年轻化》详细讲述了面部衰老的解剖基础,面部重要血管、神经及腺体等解剖结构,面部重要注射定位解剖点,面部脂肪移植中脂肪获取部位的选择、提纯制备、注射方法,以及脂肪移植后的临床对照效果图等。书中插图绘制精美、生动形象,操作步骤解释详尽、通俗易懂,值得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等医师参考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从发病、诊治和预后方面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年中的临床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靠前外大型会议上的近期新报告和近期新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临床参考书。
在过去的几十年,肺叶切除术被认为是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近些年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已经证实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对小的肺原发病灶进行完整切除。“意向性”肺段切除术,甚至是楔形切除,在特定病灶[即肺部磨玻璃影为主的小病灶]中已达到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保留更多具有肺功能的肺实质可使患者术后拥有更好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这本书汇编了一系列杰出文章,分3个部分26个章节,以案例形式,图谱和手术视频相结合,对各种肺段切除术进行细致讲解,诠释了如何进行亚肺叶切除和为什么要选择亚肺叶切除,而且能让我们了解仍需完成哪些工作以明确这项技术在肺部肿瘤患者管理中的最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