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引发的偏瘫通过康复训练能够恢复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本书共5章,以图解形式介绍了康复训练技术、社区训练治疗效果简易评定、偏瘫患者常见并发障碍、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及康复训练器材。本书在第2版基础上对内容进行部分修订,使其更形象易懂、实用性强。本书附有13个视频文件制作成二维码,介绍康复师指导偏瘫病人康复训练(观看视频扫描二维码)。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危急值和周转时间》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危急值和周转时间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详细的阐述。由于危急值报告和全程周转时间(turnaroundtime,TAT)监测非常重要,国内外许多文件,包括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的患者安全目标,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以及我国《患者安全目标手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 三好一满意 活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指标(医疗机构)》等都对危急值报告和,TAT监测有要求。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其中临床检验专业的15项质量指标中也有4项指
本书以简明实用为特点。结合临床,内容全面。内容包括体外循环仪器设备、体外循环前准备和评估、体外循环技术操作常规、术中监测和管理、不同病种体外循环操作、书中重要脏器的保护等内容。同事对体外循环期间的意外、非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及ECMO等也有较为详尽的介绍。适合从事体外循环、心血管麻醉、心脏外科、ICU,呼吸内科、急诊及相关工作人员阅读。
本书针对当今科学界与体育界对治疗人类遗传疾病的基因操纵技术可能会被用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员,以增强他们运动能力的担忧而撰写,以期引起科学界、体育界、政治界更多的人对基因增强,以及运动兴奋剂问题的关注。
本书是《灾害医学救援装备》系列之一,主要以灾害医学救援面临的形势为切入点,从灾害医学救援装备顶层设计和全系列丛书开篇导引的角度,在概念、分类、装备体系及装备论证、研制、模块化、效能评估、管理及标准化等方面,对灾害医学救援装备进行理论、方法等进行系统论述,为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及医学应急管理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应急培训机构等提供参考,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工具书。
全书共八章,分别从海洋医学救援的建设与管理、组织与实施、现场一线紧急救援、早期救治、专科救治、平时常见急诊的救治以及海洋特殊环境引发疾病与伤害的救治和海洋救援人自身的卫生管理8个方面,介绍了海洋医学救援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在传承和创新的指导原则下,总结归纳了军内外近年来在海洋医学救援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特别是我军在战伤救治、海上医疗救护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可治性罕见病》主要针对可治疗的罕见病,由上篇和下篇两部分组成,共涉及117种疾病。上篇为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2月5日发布的“上海市主要罕见病名录(2016年版)”所包括的56种疾病,下篇为其余61种可明确诊断、具有可行治疗方案的疾病。《可治性罕见病》在介绍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附有各种疾病的典型病例介绍,包括特征性的躯体异常及基因异常图片等,以使阅读者更直观全面地了解该种疾病。
《行为分析师执业伦理与规范(第3版)》是乔恩·S.贝利(Jon S.Bailey)博士和玛丽·R.伯奇(Mary R.Burch)博士的新力作,是帮助读者了解和执行美国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BehaviorAnalyst Certificatiorl Board,BACB)新修订的《行为分析师专业伦理执行条例》(Professionaland Ethical Compliance Code for BehaviorAnalysts)的珍贵指南。它带领读者走进行为分析的伦理世界,学习与伦理有关的要素,并促进读者理解和思考行为分析师在实践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相较于此前两版,第3版的特色在于增加了大量的真实案例研究,并加入提示以引导读者找到合乎伦理的解决方法。第3版与新修订的《行为分析师专业伦理执行条例》同步更新,在行为分析师的培训与实践方面亦有所丰富,是BCBA/BCaBA认证考试备考者及所有为特殊需要人士提供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宝
本书共2篇(入门篇和提高篇)8章。入门篇4章,重点介绍了血流参数及仪器调节、颅外动脉检测及流程、颅内动脉检测及流程、TCD试验,本篇适用于初学者及未经过规范化培训的TCD操作者。提高篇4章,重点介绍经临床循证医学充分肯定的临床应用: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评估、脑动静脉畸形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检测、TCD监测技术,适用于经过入门学习的初学者及有TCD基础需要提高诊断、评估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本书适于经颅多普勒检查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神经介入科、老年病科、体检中心等相关的临床、药物及科研机构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阅读。本书特色是避免冗长的理论阐述,重点讲解技术操作和规范,结合相关标准和经验总结,突出实用性。
本书注重基础、原理和新进展,在传统核医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CT与MR的相关知识,对核医学的优势项目,诸如定量分析、放射性测量统计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且完善了计算机图象重建、核医学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系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