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以内科杂病为主,对外科妇科的病症也有专篇论述。全书3卷,25篇,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关于杂病诊治的专书。《金匮要略》对我国东汉之前丰富的诊疗经验去粗取精,将体虚感受风邪,从经络进入脏腑列为发病的首要原因,强调诊脉时以脏腑经络为辩证重点,并且结合营卫气血、阴阳五行等理论展开论述,依照《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原则,针对诸多疾病提出预防和养生建议。该书记载的温熨、烙法、洗浴法、药摩等外治法,对临床治疗学来说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金匮要略》中收录方剂262个,其方剂因精炼严密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其中不少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本书原书共6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以三焦为纲,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诊断、治法、治疗禁忌、方药、预防等内容;卷四为杂说,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讨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卷六为“解儿难”,讨论小儿急慢惊风、痘证等。本书原文选自清代时的问心堂刻本,参校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的梅花版,在整理过程中根据内容有所精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