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辑录针灸源流、针灸手法、认症定穴、五脏俞 募会穴、奇经八脉、络脉、各家治疗经验及歌诀等;下卷记载寻穴诸法。并载十二经图、穴目及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等。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对初学针灸者于临床时有参考价值。
校注》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辑录针灸源流、针灸手法、认症定穴、五脏俞募会穴、奇经八脉、络脉、各家治疗经验及歌诀等;下卷记载寻穴诸法。并载十二经图、穴目及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等。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对初学针灸者于临床时有参考价值。
校注》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辑录针灸源流、针灸手法、认症定穴、五脏俞募会穴、奇经八脉、络脉、各家治疗经验及歌诀等;下卷记载寻穴诸法。并载十二经图、穴目及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等。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对初学针灸者于临床时有参考价值。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盖因医学知识枯燥乏味,强记诚难若融书本内容于韵律优美之歌诀中,则韵味顿生而脍炙人口一经熟读.历久而不忘有时思路不通,往往于吟哦声中,句诀一泻而下,记忆的窍门豁然开朗,故歌诀之功用,妙不胜言。
本书版出版于1963年,是迄今为止收录完整的经外奇穴图谱之一。本次修订第三版,共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录1649个奇穴,且每穴均详述其别名、定位、与经穴的关系、主治、针法、引证。其中,上卷经上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奇穴),计345穴;中卷经外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外的奇穴),计1213穴;下卷集合奇穴,计91穴。上卷按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分段插图;中卷、下卷每穴均有一图。书末还有穴名索引,方便查阅。本书编写权威,内容严谨,绘图精确,图文互参,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精研、收藏。
我国针灸于201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国人对针灸尤其对于针灸治病的神奇效应,知之甚少,或者说是一点也不知。 本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都做了独特而精要的介绍和论述,其中不乏有许多是秘而不宣的绝招。使学习者能明晰针刺“全神养针”、“修养和神”之旨,把握针灸“补神固根”、“神守天息”之道,追求针灸“守神”、“守机”之境界,掌握针灸“以意和之”之妙法。
我国针灸于201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国人对针灸尤其对于针灸治病的神奇效应,知之甚少,或者说是一点也不知。 本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都做了独特而精要的介绍和论述,其中不乏有许多是秘而不宣的绝招。使学习者能明晰针刺“全神养针”、“修养和神”之旨,把握针灸“补神固根”、“神守天息”之道,追求针灸“守神”、“守机”之境界,掌握针灸“以意和之”之妙法。
我国针灸于201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国人对针灸尤其对于针灸治病的神奇效应,知之甚少,或者说是一点也不知。 本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都做了独特而精要的介绍和论述,其中不乏有许多是秘而不宣的绝招。使学习者能明晰针刺“全神养针”、“修养和神”之旨,把握针灸“补神固根”、“神守天息”之道,追求针灸“守神”、“守机”之境界,掌握针灸“以意和之”之妙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讲述了贺氏针灸流派的理论精华:三通法(微通、温通、强通)、扶正原则、套穴形成过程与应用。下篇主要讲述了贺氏针灸擅长治疗的64种疾病的方法和案例。
我国针灸于201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国人对针灸尤其对于针灸治病的神奇效应,知之甚少,或者说是一点也不知。 本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都做了独特而精要的介绍和论述,其中不乏有许多是秘而不宣的绝招。使学习者能明晰针刺“全神养针”、“修养和神”之旨,把握针灸“补神固根”、“神守天息”之道,追求针灸“守神”、“守机”之境界,掌握针灸“以意和之”之妙法。
郑魁山先生为中国针灸大家、中国传统针灸针法传承与创新之杰出代表、郑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在其近70载之临床、教学和科研生涯中,以传承弘扬传统针灸为己任,成就斐然,对中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之发展做出了贡献。方晓丽整理的《甘肃郑氏针法流派临床经验全图解》分为三章,内容包括: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郑氏针法流派临证精要、郑魁山针炙临床经验视频 图解。
本书 版出版于 1963 年,是迄今为止收录 完整的经外奇穴图谱之一。本次修订第三版,共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录 1649 个奇穴,且每穴均详述其别名、定位、与经穴的关系、主治、针法、引证。其中,上卷经上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奇穴),计 345 穴;中卷经外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外的奇穴),计 1213 穴;下卷集合奇穴,计 91 穴。上卷按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分段插图;中卷、下卷每穴均有一图。书末还附有穴名索引,方便查阅。本书编写,内容严谨,绘图,图文互参,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精研、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