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如何在药物研发中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新药开发,不仅包括蛋白质组相关技术、原理及其综合运用,还包括科研工作中必需的管理性知识。书中介绍了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质谱、液相色谱、芯片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技术相互之间的综合运用,还详细介绍了它们在具体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和进展。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参考目前国际上主要的三大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包括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EUCAST)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发布的标准,汇总近年来我国自主制定的抗细菌新药流行病学折点数据。在此基础上,推荐介绍可供实验室检测重要耐药细菌的实用方法和新兴检测技术,并列举40种典型细菌药敏试验报告给予示范解读。本书权威性和实用性均较强,可供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选择抗细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阅读参考。
本书包括12个部分100问,分别论述了阿司匹林基础知识,阿司匹林的规范化应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中的应用,阿司匹林在围术(操作)期的应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以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临床常见问题,并用大量图表进行了归纳总结。目的是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一本便捷、实用、可靠的工具书,帮助大家快速查阅和了解、掌握不同学科、特定临床情况和特殊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特点。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是临床医师尤其是心血管科医师的参考书。
1862年1月20日,美国人埃德温 史密斯获得了两卷古埃及的纸草书,其中提到的一味药 柳树,作为药物的关键成分就是后来被称为灵药的阿司匹林。本书就是从数千年前的药方开始的。英国的爱德华 斯通牧师1763年4月给学会的会长写了一封信,报告他用柳粉治病的情况。到了19世纪初,研究柳树皮重新受到重视,多位化学家提炼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和提炼的方法,犹如一幅拼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被不同的人造出来,后终于形成了阿司匹林的完整图画 在拜尔公司,化学家们注意到柳苷、水杨酸、水杨酸钠的治疗效果,但对胃的伤害等
碳青霉烯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甚强的一类抗生素,是临床重症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先选择药物。本书围绕该药类物在临床药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加以阐释,包括临床药理篇与临床应用篇两部分,涵盖碳青霉烯抗生素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近29个专题展开简明扼要的阐述。力求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和成果,全面涵盖新的重要的基本公认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