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随笔》是作者近年来在微信中发表的一些数学随笔,每次一篇,涵盖了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日积月累,集成此书。对热爱解题,希望提高解题技巧的读者极有实用意义。通过研读此书,不仅可以掌握数学解题的方法,还可以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数学随笔》适合初、高中师生阅读,亦可供数学爱好者参考。
这本教材包含了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穿插了有关史料及费马、欧拉、高斯等数论大师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许多数论名题及相关进展。本书包括正文7章及附录:自然数的基本性质,整除性、素数及算术基本定理,带余除法、*公因数及*小公倍数,辗转相除法与线性丢番图方程,同余式、剩余类及中国剩余定理,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及威尔逊定理,二次剩余理论及其应用,作者提出的十个数论猜想。本书起点较低,在每章后都配有习题,便于具有高中以上水平的读者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 初等数论 课程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从一道北京大学金秋营数学试题的解法谈起,详细介绍了伽罗瓦理论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介绍了伽罗瓦小传、群是什么、群的重要性质、一个方程式的群、伽罗瓦的鉴定、用直尺与圆规的作图、伽罗瓦的鉴定为什么是对的、可计算域和伽罗瓦理论等内容.本书适合数学专业学生、教师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数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3版)》的配套书籍。本书给出了《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3版)》中全部习题的解答及程序设计,另外针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又给出一些补充习题及解答。本书的程序来自于教学实践,有许多经验心得体现在编程的技巧中。这些技巧不仅实用,也很有特色。书中提供了全部习题的程序,读者可以将这些程序直接作为工具箱来使用。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平面解析几何学专著,原书第1版出版于1923年,主要讨论三线坐标.书中以三线坐标为工具,系统地探讨了直线形与二次曲线的相关性质.该书例题丰富,讲解由浅入深,便于初学者学习. 本书适合大、中学师生和平面几何学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问题甄选于《数学奥林匹克命题人讲座》系列丛书《圆》中的习题(其中较简单或较复杂习题未选),其解答均为作者原创.出于对初等数学特别是平面几何的热爱,作者将其多年在几何方面掌握的技巧和长年以来培养的解答几何题的能力分享给读者并撰写成本书. 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使读者体会到题目解答过程中包含的几何性质和几何美感,感受到作者解题时的巧妙思路和轻松自在.
In this thesis we construct an additive category whose objects are embedded graphs (or in particular knots) in the 3-sphere and where morphisms are formal linear combinations of 3-manifolds. Our definition of correspondences relies on the Alexander branched covering theorem [1], which shows that all compact oriented 3-manifolds can be realized as branched coverings of the 3-sphere, with branched locus an embedded (not necessarily connected) graph. The way in which a given 3-manifold is realized as a branched cover is highly not unique. It is precisely this lack of uniqueness that makes it possible to regard 3-manifolds as correspondences. In fact, we show that, by considering a 3-manifold M realized in two different ways as a covering of the 3-sphere as defining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branch loci of the two covering maps, we obtain a well defined associative composition of correspondences given by the fibered product.
本书紧扣许立炜、赵礼峰编著的《矩阵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生教材的内容体系,另外增加Hermitr二次型一章内容。本学习指导对矩阵论课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结论和常用方法作了简明扼要的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对大量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解析,进一步揭示矩阵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各章课后习题给出习题解答;每章还选录了部分高校的考博真题,许多题目选自张明淳教授的《工程矩阵理论》(第2版.,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戴华教授的《矩阵论》.(科学出版社出版)。阅读这本《矩阵论学习指导》,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矩阵理论的理解,提高数学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矩阵论的各种题型与解题方法几乎可在此找到。
《数学分析》共分三册来讲解数学分析的内容。在深入挖掘传统精髓内容的同时,力争做到与后续课程内容的密切结合,使内容具有近代数学的气息,另外,从讲述和训练两个层面来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数学分析:第3册》是第三册内容包括无穷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用多项式一致逼近连续函数,含参变量积分,傅里叶分析。书中配备大量典型实例,习题分练习题、思考题与复习题三个层次,供广大读者使用。 《数学分析》可作为理工科大学或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的教材,特别是基地班或试点班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教师与数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与智力游戏趣题,内容主要包括《九章算术》与方程术、不定方程、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刘徽、祖冲之与祖率、杨辉三角与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剩余定理、古代数学趣题等。本书通过对数学中各种 高智商 游戏谜题的介绍,试图勾勒出传统印象中数学 抽象、枯燥、严肃 表情的另一面。读者对象为中学生、学生家长、大学生以及对数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本书为科普图书,目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些情况。
本书从一道1978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试题谈起,详细介绍了切博塔廖夫猜想的相关问题,共分12章:有限域上的多项式、分圆多项式系数的性质、Q上分圆多项式的系数猜测及机器计算、分布与测度等,并配有大量相关文献,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适合大中专师生及数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大卫 希尔伯特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数学界的一位领袖人物,他于1900年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激发了整个数学界的想象力,造就了20世纪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作者除了介绍希尔伯特在数学上的探索,还穿插了若干深度的哲学思辨性内容,而且对23个数学问题做了详尽的交待,是一部重理论探索又有深度的英雄纪录片。旨在从直观、直觉的角度呈现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本书强调通过几何图形和直观想象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依赖复杂的分析和抽象的推理。希尔伯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几何学的美和深度。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初中数学中面积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即解题方法编和试题精粹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使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应用。灵活使用解题方法. 本书适合初中师生和广大数学爱好者研读。
本书是一部英文版的数学专著,中文书名可译为《近似不动点定理及其应用》。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施薇塔.萨赫德瓦(Shweta Sachdeva),印度人,石油与能源研究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另一位是潘卡吉.库马尔.米什拉(Pankaj Kumar Mishra),印度人,石油与能源研究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
本书涵盖了1987-1991年列宁格勒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及解答,附录部分还介绍了这5年中每一年的获奖情况。在书中前言部分介绍了列宁格勒奥林匹克竞赛的一些历史及其比赛规则。本书中的问题涉及代数、几何等多个方面,问题的解答完整且翔实。本书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广大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的深度思考。 本书适合中学生、教师以及任何对数学抱有热情的读者参考及阅读。
阿基米德定理是一个古老且著名的数学问题。本书将这个涉及抛物线弓形与阿基米德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问题类比到双曲线、椭圆、幂函数等曲线,得到了相应的关于这些曲线的几何不等式,本书还将抛物线中的阿基米德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斜率关系类比到某些初等函数曲线,也得到了相应的不等式。 本书可供大中师生及数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及常规的非形式化数学符号,向读者阐述了初等集合论的基本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高等数学的初学者来说是必须要了解的。通俗化的论述能够使读者充分理解集合论中抽象的定理,并且会深刻认识到集合论在数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用作教材或自学课本。 目次: 外延公理; 限定公理; 无序对; 并与交; 取余与幂; 序偶; 关系; 函数; 族; 逆与复合; 数; Peano公理; 算术; 序; 选择公理; Zorn引理; 良序; 超限递归; 序数; 序数集; 序数算术; Schroder-Bernstein定理; 可数集; 基数算术; 基数.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本书是一部英文版的泛函分析学著作,中文书名或可译为《经典分析和泛函分析的应用:分析学的应用》。
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方法是怎样在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使读者能够更为亲切地接触数学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改变世界的数学、游戏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书中的每一个数学问题和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也能够认识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人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人的发展会发挥长久的作用。
本书是一本获得非线性偏微分方程(NLPDEs)精确解的介绍性书籍。本书包含了非线性PDEs无处不在、相容性、微分替换、点变换与接触变换、第一积分、泛函可分性、解等内容。
(1)数学思想对于从宏观上把握整个数学十分重要。数学语言,由于追求形式逻辑的严格和应用的广泛,因而与通常语言差别越来越大。因此跳过高度抽象的高级数学语言,把数学思想(特别是现代数学思想)用容易懂的初级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让广大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其本质, 是一个挑战, 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本书的特色 [1] 目标是讲解数学思想,不仅仅是回顾数学史实; [2] 重点是介绍数学在几千年发展中一些*重要的思想;[3] 对于这些*重要的思想的含义, 讲细,讲清楚,而不是流于表面; [4] 特别注重现代数学思想:本书介绍了二十世纪数学界中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
《张量分析简论(第2版)》是Springer 数学本科生教程 系列丛书之一,适合于工程、物理、数学以及相关应用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可以作为学习连续介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很好的过度教材。这部简明教程还包括给出解答的问题和一些练习。读者有基本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知识,并对力学和几何的基本观点熟悉将会更容易学习理解本书内容。第2版增加了不少新的练习,也增加了专门讲述微分几何的章节。
本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自如。每一个数学故事都让读者不仅要推理,还要磨练他们的计算技能,同时故事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让读者在愉悦中接触数学。除了这些故事,书中还介绍了某些数学概念,以及它们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数学竞赛中几何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和技巧,书中融合了作者多年来在几何不等式领域中的研究体会和培训学年的经验,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书中的问题经过精心的选择,不少问题还是近年来初等几何不等式研究中的成果,书中大量引用学生的优秀解法,显现他们不同的思维视角,点评其解法的关键所在,捧读此书,你可感到这些年轻智者的创造风釆,领略难题是怎样解成的诀窍。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全书用英文写成,帮助读者了解数学研究是如何去专业表达的,与国际接轨,助力更多的年轻读者在未来走上科学研究之路。本书是一本对数学爱好者和未来有志科学研究的中学生来说价值极高的课外读物。
本书考察了作为探索世界之有力工具的数学之发展。以数学的方式观察引力、电磁波和时空宇宙等现象,追踪了以伽利略和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发明,继而又探究了现代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终阐明世界重要科学发现的运作方式,即数学是一门能使我们穿透自然现象之秘密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