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本书通过对地质学、海洋学、气象学和天文学等的简要介绍,旨在让人们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球科学,然后分七篇分别介绍了构成地球的物质、地表的形成过程、地球内部活动、地球的演化、海洋学、大气学、天文学等。全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示例,说明了地质、海洋、气象和天文活动对生活的影响,同时说明了各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大气监测》按照不同的知识内容划分为七大项目,概化为模块。一个模块是大气监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概述、主要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大气监测技术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二个模块是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道路移动污染源监测、室内空气污染监测、自动监测五个项目。第三个模块是综合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应用的能力。此外,还配套编写了实训指导,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扩展。《大气监测》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或作为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学习,还可供环境保护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参考。
《沉积盆地地热学》从盆地热传递出发,系统介绍了盆地内岩石热物理性质和沉积盆地地温测量与大地热流研究方法,以及沉积盆地热体制和热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介绍了我国主要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史及地热与油气资源的关系;同时,针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介绍了沉积盆地地热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沉积盆地地热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反映了沉积盆地地热学的近期新进展。《沉积盆地地热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以及其他地质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热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生产及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基于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建设成果及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辐射校正场与真实性检验外场仪器设备与技术研发” (GYHY200906036)的研究成果,参考了近年来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遥感卫星使用地面均匀场地开展辐射校正与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工作的技术内容,包括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与热红外波段辐射定标技术、航空飞行辐射定标技术、风云三号极轨卫星在轨综合定标技术以及对常用的云产品和陆表遥感产品开展真实性检验的相关技术,涉及了地面光学仪器太阳辐照度仪的设计与实验技术。
本书以2009年到2015年的七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为节点,深入探讨了国际气候制度变迁的驱动力、主要参与方的谈判策略以及“德班谈判”的关键综合性问题,呈现了在大国下多边机制发生变迁的渐进过程及其必然性。
《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深远海创新理论及技术应用丛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执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期间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区域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Argo数据质量控制技术、Argo数据管理及其共享服务、Argo数据产品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等。 《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深远海创新理论及技术应用丛书》可供从事海洋事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们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