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 之一。本书首先介绍骨与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实验技术;其次总结和介绍21世纪以来我国在骨与关节临床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与新进展,包括对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发生机制的认识、关节和脊柱的生物力学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以及与假体和骨折内固定设计有关的生物力学原则,骨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等。本书内容对骨生物力学研究人员、骨科临床医生、研究生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口腔力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新进展,在总结了口腔解剖生理及力学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颌面部各重要组织器官(骨改建、软骨分化、口周肌肉、牙周膜重建、颞下颌关节和气道)进行力学生物学剖析,并阐述了口腔种植、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及牙体牙髓等口腔临床重要应用的力学生物学原理。《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从大量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着手,全面总结了力学生物学在口腔领域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兼具科学性与前沿性,适合从事口腔医学、力学生物学研究、临床及产业应用的读者阅读参考。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近期新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近期新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
《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介绍了康复工程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的若干新进展,重点是我国学者近十多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涉及的内容包括假肢、矫形器、轮椅等康复辅具设计和评价中的生物力学问题,脑卒中、脑瘫、糖尿病足、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等特殊病患的康复评价与训练中的生物力学问题,以及传统康复治疗中和康复机器人设计与应用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等。 《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内容对康复工程研究人员、康复医生、假肢矫形师、研究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 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