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对当前实验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加强学生动力手能力、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从实验内容的更新,实验安排的系统性及与理论课教学的同步性等方面进行了安排。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 基础性验证实验,包括微生物细胞形态与细胞结构的染色与观察,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物品的灭菌、消毒方法,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培养与保藏等基本技术,微生物遗传、生理及环境等相关实验内容。第二部分 综合性实验,为本学科或相关学位多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练习与培养。第二部分,设计创新性实验,是一些与研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独立操作、相互协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图文并茂,兼顾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本书分为4章,共25个实验,涉及微生物遗传学基本操作技术;微生物正向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微生物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基因表达和调控研究技术等4个主要部分。实验操作对象既有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芽胞杆菌、放线菌),又有真菌(丝状真菌、酵母菌)和古菌。实验技术包括了基因突变,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对菌株进行随机诱变等遗传育种方法,也有目的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功能互补和目标蛋白功能性氨基酸位点分析等技术。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方法,有基因表达分析、细菌单杂交、凝胶阻滞、Footprinting寻找调控蛋白与DNA结合序列等方法。全书力求涵盖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技术和手段。
微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微生物学实验(第二版)》由长期从事微生物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编写,总结了编者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微生物学实验(第二版)》包括93个实验,共分六大部分:①微生物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介绍微生物的制片、染色及形态观察;②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介绍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微生物接种技术;③微生物的营养及环境条件,介绍微生物的培养及生长条件;④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介绍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操作技术;⑤微生物育种技术与菌种保藏,介绍微生物的遗传、育种、菌种保藏实验操作方法;⑥应用微生物实验,包括不同环境中(土壤、水体、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微生物细胞的荧光标记、酶活性检测等研究技术,